2010臨床助理醫師[病理學]輔導:炎性病變


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包括變質(aheration)、滲出(exudation)和增生(proliferation)。在炎癥過程中它們以一定的先后順序發生,一般病變的早期以變質和滲出為主,病變的后期以增生為主。但變質、滲出和增生是相互聯系的。一般說來變質是損傷性過程,而滲出和增生是抗損傷和修復過程。
1.變質
炎癥局部組織發生的變性和壞死稱為變質。變質既可以發生于實質細胞,也可發生于間質細胞。實質細胞常出現的變質性變化包括細胞水腫、脂肪變性、細胞凝固性壞死或液化性壞死等。間質成分如纖維結締組織,常出現的變質性變化,包括粘液變性和纖維素樣變性或壞死等。變質由致病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環障礙和炎癥反應產物的間接作用引起。因此炎癥反應的輕重一方面取決于致病因子的性質和強度,另一方面也取決于機體的反應性。
2.滲出
炎癥局部組織血管內的液體成分、纖維蛋白原等蛋白質和各種炎癥細胞通過血管壁進入組織間質、體腔、體表和粘膜的表面過程叫滲出。滲出是炎癥最具特征性的變化,在局部發揮著重要的防御作用。
以血管反應為中心的滲出性病變是炎癥的重要標志,在局部具有重要防御作用。
滲出液(exudate)與單純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漏出液(transudate)的區別在于前者蛋白質含量較高,含有較多的炎癥細胞成分和細胞碎片,比重高于1.020,常外觀渾濁。但兩者均可引起水腫或漿膜腔積液。
3.增生
巨噬細胞、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同時炎癥病灶周圍的上皮細胞和腺體等實質細胞也增生。增生可限制炎癥擴散和修復。
炎癥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1.局部表現
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紅、熱:炎癥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
腫:局部炎癥充血,血液成分滲出
痛:滲出物壓迫或炎癥介質直接作用神經末梢
功能障礙:實質細胞變性、壞死、代謝功能異常及炎性滲出物造成的機械性阻塞、壓迫等引起。
2.全身反應
發熱、末梢白細胞計數增多、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細胞增生及氣管實質細胞發生不同程度的變性、壞死和器官功能障礙。
- 2010年醫衛類教學研討會醫師老師視頻匯總
- 網校09年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成績查詢與反饋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四大變革
- 2010年醫師資格搜狐訪談實錄
- 2010醫師考試時間9月11~12 日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