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輔導:骨性關節炎(1)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輔導:骨性關節炎(1)
概述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骨質增生,肥大性關節病。以關節軟骨變性、骨贅形成和軟骨下骨質囊性變為特點,導致關節癥狀和體征的一組異質性疾病。本病好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而增加,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為1:2.多累及手指關節,膝、髖、脊柱等,是影響老年人活動的最常見原因。
分類
按有否明確病因,可分為原發性 ( 特發性 ) 和繼發性骨性關節炎;按關節分布可 分為局限性和全身性骨性關節炎;按是否伴有癥狀可分為癥狀性和無癥狀性 ( 放射學 ) 骨性關 節炎。本章主要討論原發性癥狀性骨性關節炎。
流行病學
患病率隨年齡、性別、民族以及地理因素不同而不同。如45歲以下女性患病率僅2%,而 45~65歲則為 30%,65歲以上達68%.55歲以下男女骨性關節炎關節分布相同,而高齡男性髓關節受累多于女性,手骨性關節炎則女性多見。黑人骨性關節炎比白人多見,中國人髓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率低于西方人。
病因和發病機制
病因
可能與患者自身易感性,即一般易感因素;以及導致特殊關節、部位生物力學異常的環境因素,即機械因素有關。
1. 一般易感因素 包括遺傳因素、高齡、肥胖、性激素、骨密度、過度運動、吸煙以及存在其他疾病等。
2. 機械因素 如創傷、關節形態異常、長期從事反復使用某些關節的職業或劇烈的文體活動等。
發病機制
對本病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過去認為導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關節軟百消耗磨損,或者所謂“退行性變”所致。但這種觀點不能解釋本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近來對軟骨的結構、生化組成,以及代謝變化的認識增多,加以軟骨細胞培養、骨性關節炎動物模型的研究;認識有所提高。現認為本病是多種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主要有:①軟骨基質口成和分解代謝失調;②軟骨下骨板損害使軟骨失去緩沖作用;③關節內局灶性炎癥。
病理改變
關節作為一個器官,骨性關節炎除了軟骨,還可累及滑膜、關節囊和軟骨下骨板。其主要病理特點為修復不良和關節結構破壞。
一、關節軟骨軟骨變性為本病特征性病理改變,也是骨性關節炎最基本的病理改變。初起表現局灶性軟化,表面粗糙,失去正常彈性,繼而出現小片脫落,表面有不規則小凹陷或線條樣小溝,多見于負荷較大部位,如膝和筒。進一步出現微小裂隙、糜爛、潰瘍。軟骨大片脫可致軟骨下骨板裸露。鏡檢可見基質粘液樣軟化、軟骨細胞減少、裂隙附近軟骨細胞成堆增、軟骨撕裂或微纖維化、潰瘍面可被結締組織或纖維軟骨覆蓋及新生血管侵入。關節邊緣軟過度增生,產生軟骨性骨贅,軟骨性骨贅骨化形成骨贅。骨贅脫落進入關節腔,即為 “關節鼠”。
二、骨質改變軟骨糜爛、脫落后,軟骨下骨板暴露。關節運動時摩擦刺激,骨質逐漸變為致密、堅硬,稱“象牙樣變”。氣關節軟骨下骨髓內骨質增生、以及軟骨下骨板囊性變等。本病軟骨下骨板囊性變可能為軟骨或軟骨下骨板壓力異常、局部骨質挫傷、壞死或壓力增高,關節液被擠入骨內所致,與類風濕關節炎血管黯侵入所致骨囊性變不同。
三、滑膜改變輕度的滑膜炎一般為繼發性,由滑膜細胞吞噬了落入滑液的軟骨小碎片所引起。早期可有充血、局限性圍管性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后期由于軟骨及骨質病變嚴重,滑膜呈絨毛樣增生并失去彈性,其內可埋有破碎軟骨或骨質小塊,并可引起異物巨細胞反應。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隨累及關節而異。一般起病隱醫,進展緩慢,癥狀多見于 40 歲以后,隨年齡增長而發病增多。主要臨床表現是局部關節及其周圍疼痛、僵硬以及病情進展后出現的關節骨性肥大、功能障礙等。
一、癥狀
( 一 ) 疼痛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特點為隱匿發作、持續鈍痛,多發生于活動以后,休息可以緩解。隨著病情進展,關節活動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時也可發生疼痛。睡眠時因關節周圍肌肉受損,對關節保護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時一樣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動,患者可能痛醒。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由于軟骨缺乏感受疼痛的神經纖維,疼痛多為關節內高壓剌激關節囊內痛覺神經纖維,或骨內高壓刺激骨膜或骨周圍神經纖維,或軟骨下微骨折,或骨贅、關節周圍肌肉、以及滑液中前列腺素和其他細胞因子刺激滑膜感覺神經末梢所致。
( 二 ) 晨僵和粘著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類風濕關節炎不同,時間比較短暫,一般不超過 30 分鐘。粘著感指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后,開始活動時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動即可緩解。上述情況多見于老年人、下肢關節。
( 三 ) 其他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攣曲、不穩定、休息痛、負重時疼痛加重。 由于關節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痊孿和收縮、關節囊收縮,以及骨刺或關節鼠引起機械性閉鎖,可發生功能障礙。
二、體征
( 一 ) 關節腫脹因局部骨性肥大或滲出性滑膜炎引起,可伴局部溫度增高、積液和滑膜肥厚,嚴重者可見關節畸形、半脫位等。
( 二 ) 壓痛和被動痛受累關節局部可有壓痛,尤伴滑膜滲出時。有時雖無壓痛,但被動運動時可發生疼痛。
( 三 ) 關節活動彈響 ( 骨摩擦音 )
以膝關節多見。檢查方法:患者坐位,檢查者一手活動 膝關節,另一手按在所查關節上,關節活動時可感到“咔眩”聲。可能為軟骨缺失和關節面欠光整所致。
( 四 ) 活動受限由于骨贅、軟骨喪失、關節周圍肌肉痊孿以及關節破壞,可導致關節活動受限。
三、常見受累關節及其臨床特點
( 一 )手手指關節的退行性變表現在遠端指間關節的Heberden“s結節好發于中指和示指,近端指間關節的Bouchard”s結節較少發生,常被誤認為類風濕小結,第一掌指關節的退行性變可引起腕關節橈側部位的疼痛,除此之外的掌指關節很少累及。Heberden“s結節的發生與遺傳及性別有關,女性多見,大多無明顯疼痛,但可有活動不便和輕度麻木刺痛,并可引起遠端指間關節屈曲及偏斜畸形,部分發展較快的病人(常發生在過度用力者),可有急性紅腫疼痛表現。
( 二 )膝原發性骨關節炎影響膝關節最為常見。患者常訴關節有喀喇音,走路時感疼痛,休息后好轉,久坐久站時覺關節僵硬,走動及放松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癥狀時輕時重,甚至每天可有差別。關節腫大常由骨質增生,亦可由少量滲液所致,急性腫脹提示關節腔內出血。病情進展時膝關節活動受限,可引起廢用性肌萎縮,甚至發生膝外翻或內翻畸形。
( 三 )髖髖關節的原發性骨關節炎在我國較為少見,往往是全身退行性關節病的一部分,多發生于50歲以上,男多于女。繼發性者常由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后缺血性壞死,或先天性髖脫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臨床表現主要為髖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大腿內側甚至膝部上方,開始于活動及負重時發生,進而疼痛轉為持續性,走路跛行,當病情發展嚴重時,髖關節屈曲內收,代償性腰椎前凸,此時可有嚴重的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檢查髖關節局部壓痛,活動受限,“4”字試驗陽性。
( 四 ) 足足骨性關節炎以第一跖趾關節最常見。癥狀可因穿過緊的鞋子而加重。姆囊炎可引起腫脹和疼痛。體征可見骨性肥大和腳外翻。附骨關節也可累及。
( 五 ) 脊柱脊柱骨性關節炎包括骨突關節骨性關節炎和椎間盤退行性變。骨突關節骨性關節炎和椎間盤退行性變是兩個不同的病理過程。骨突關節骨性關節炎和其他關節骨性關節炎相同,椎間盤退行性變多伴有椎體唇樣骨贅,兩者密切相關,常同時存在。其關聯可能是一方解制上的變化,加重另一方的負荷和壓力。以頸、腰段多見。表現為局部疼痛、僵硬,久坐或久站后加重。疼痛可向臀部或下肢放射。伸展時疼痛加重多提示骨突關節病變,屈曲時加重多提示椎間盤病。
1. 頸椎骨性關節炎最多見于第 5 頸椎。頸項疼痛、僵硬主要由骨突關節引起。脊神經根受壓可出現上臂放射痛,脊髓受壓可引起肢體無力和麻痹,椎動脈受壓可致眩暈、耳鳴以至復視、構音和吞咽障礙,嚴重者可發生定位能力喪失,甚或突然跌倒,但不伴意識障礙。
2. 腰椎骨性關節炎第 3 至第 5 腰椎是好發部位。骨突關節受累可引起腰痛。椎間盤病可引起腰、臀疼痛并放射至下肢。神經根刺激可引起鏡關節局部疼痛而不向下放射,應注意鑒別。
( 六 ) 其他部位 肩鎖關節、顏下頒關節、肘關節也可累及。
四、骨性關節炎的特殊類型
( 一 ) 全身性骨性關節炎多見于中年以上女性,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典型表現累及多個指間關節,有 Heberden 結節和 Bouchard 結節,有上述至少三個部位如膝、鏡、脊柱的累及。關節功能預后良好。此型骨性關節炎之所以被列為特殊類型,乃因除上述臨床表現外,還有與 HLA-A1 、 B8 等遺傳基因相關。提示本病的發生,是在一種遺傳素質背景的基礎上,被一種環境因素觸發所致。本型預后較好。 環球網校
( 二 ) 侵蝕性炎癥性骨性關節炎起病和結節性全身性骨關節炎相似,但有明顯的發作性負癥表現。主要累及指間關節,受累關節可發生凍膠樣囊腫、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壓痛。放射學檢查可見關節軟骨喪失、骨贅形成、軟骨下骨板硬化和明顯的骨侵蝕。后期可發生骨性強直。本病可持續多年,但最終大多沒有癥狀。早期輕型病例只有少數軟骨下骨囊性變,與全身性骨性關節炎難以鑒別。
( 三 ) 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 (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 , DISH)
多見于老年人。主要侵犯脊柱,全身其他關節也可累及。特點為椎體前方韌帶波浪狀鈣化,以胸椎最多 見;脊柱外肌腱、韌帶附著點如足跟、鷹嘴骨突、指間關節等部位也可發生。癥狀輕微以至沒有疼痛,脊柱可有中度活動受限。無椎間關節及骶髂關節累及,與 HLA-B27 不相關,可與強直性脊柱炎鑒別。
( 四 ) 快速進展性骨性關節炎發病機制不清。多見于髖關節,疼痛劇烈,關節間隙于短期內明顯變窄,故名。其他關節也可發生。有學者認為6個月內關節間隙減少2mm或以上者即可診斷。
- 2009年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反饋中獎名單
- 09臨床助理醫師保過班辦理流程圖
- 09醫師考試綜合筆試合格分數線
- 09臨床助理醫師綜合筆試成績查詢
-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