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臨床助理醫師醫學心理學備考:心理應激


心理應激與應對
(1)心理應激定義
個體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情境時,一時無法消除威脅而脫離困境,所伴隨著軀體機能以及心理活動改變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也稱應激狀態。心理應激是指人對外界有害物、威脅、挑戰經認識評價后,所產生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的適應性反應過程。應激的心理反應:認識反應、情緒反應、行為反應、自我防御反應。
(2)心理應激對健康的影響
應激的結果可以是適應或適應不良,前者有利于促進身心成長,維系健康;后者持久或過強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的、生理的和社會功能障礙,甚至引起疾病。
過強的持久的失助抑郁和孤獨使副交感神經、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障礙,容易產生哮喘、潰瘍病、皮膚病、腫瘤等。適度的心理應激是人成長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3)心理防御機制
1)自戀型(精神病性):例如,否認機制是指完全否認現實,采取“眼不見為凈”。
2)神經癥型:①轉移機制是指對某人情感轉移到他人身上,采取“遷怒于人”,心理治療中的移情是特例;②合理化機制是為擺脫痛苦而給自己找理由,采取“知足常樂”或“傻有傻福”的想法,是最常見的一種機制,還有“酸葡萄機制”和“甜檸檬機制”;③反身形成機制是將不能表達的沖動采用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現出現,采取“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策略。
3)不成熟型:①退行(化)機制是采用幼兒時策略應對現實挫折,如“已經不尿褲的孩子又像幼兒一樣尿褲,是為了讓媽媽照顧”;②幻想機制,如做“白日夢”和“灰姑娘的故事”。
4)成熟型:①升華機制:如孔子著《春秋》;②幽默機制有益于擺脫窘境;③潛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機制,所有防御機制要先經過壓抑,表現為將痛苦“ 忘了”。
(4)應對心理應激的方法
應對應激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比較常用的方法為:消除、逃避或回避應激源;調整對刺激事件的認識態度,常常要降低期望值;增加對刺激事件的可控性和可預測性;提高自身應對能力與經驗;采用自我防御機制;學會放松和自我調節;取得社會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種有效的應對資源;請心理咨詢師或治療師給予幫助,必要時選用適當藥物。
以上內容就是環球網校為你分享的“2021年臨床助理醫師醫學心理學備考:心理應激”。希望考生們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調整備考心態,保持良好的備考狀態,小編也預祝大家2021年醫師考試一切順利!此外,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臨床助理醫師考試復習輔導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即可免費下載獲取!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