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臨床助理醫師考試泌尿系統單元練習題(6)
一、A1
1、骨關節結核下列哪種情況,不適于手術治療
A、有明顯死骨,較大膿腫
B、經久不愈的竇道
C、脊柱結核合并截癱
D、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衰弱,重度貧血
E、早期全關節結核,為了搶救關節功能
2、早期滑膜結核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鑒別的可靠依據是
A、累及關節的數目
B、血沉是否正常
C、關節間隙是否狹窄
D、結核菌素試驗
E、滑膜組織病理學檢查
3、有關髖關節結核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多見于兒童
B、雙側發病居多
C、不會形成寒性膿腫
D、“4”字試驗陰性
E、髖關節過伸試驗陰性
4、髖關節全關節結核合并囊性膿腫形成,診斷確定后最好應
A、立即進行切開引流
B、立即進行病灶清除
C、應用抗結核藥物2~4周后行病灶清除術
D、應用抗結核藥物2~4周后行膿腫搔刮
E、髖人字石膏固定,并應用抗結核藥物
5、一般多采用非手術治療的骨關節結核是
A、破壞較明顯,進展快,又很靠近關節軟骨的單純骨型
B、全關節型早期
C、病灶內有較大死骨
D、單純滑膜型
E、竇道長期未愈合
6、X線片上成人的椎體結核和椎體腫瘤的主要鑒別點是
A、椎體的破壞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軟組織陰影
D、椎間隙是否狹窄或消失
E、椎體骨質疏松的程度
7、診斷成人腰椎結核最可靠的依據是
A、低熱盜汗、乏力、食欲不振
B、貧血、血沉增快
C、腰痛、活動困難、棘突叩痛
D、X線片示椎間隙窄,椎體鄰緣模糊
E、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導航:第一頁-A1型題;第二頁-A2型題;第三頁-A3/A4題;第四頁-答案
二、A2
1、12歲女孩,左膝關節彌漫性腫脹已10個月。自覺輕度疼痛,無外傷史,檢查見左膝關節腫脹,X線片顯示肌肉分層不清,骨質輕度疏松,無破壞,可能為
A、左膝關節結核性滑膜炎
B、左膝關節風濕性關節炎
C、左膝關節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D、左膝關節滑膜瘤
E、左膝關節類風濕性滑膜炎
2、青年男患,右膝關節慢性腫痛半年,活動障礙,但皮膚色澤正常,血沉增快,X線片示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變窄,診斷考慮為
A、單純骨結核
B、單純滑膜結核
C、全關節結核
D、化膿性關節炎
E、化膿性骨髓炎合并關節炎
3、女患,診斷為右膝關節單純滑膜結核。已行滑膜切除術后3周,病情恢復平穩,此時對膝關節的處理原則,是
A、待病情穩定后施關節融合術
B、用石膏管型固定于功能位促其骨性強直
C、繼續皮牽引3個月,避免關節活動
D、逐漸開始練習不負重關節活動
E、必須大運動量,加強練習關節活動
4、一男孩,10歲。右膝部疼痛跛行2年,有夜間痛,檢查右膝活動良好,右髖不能伸直,大腿肌肉萎縮,血沉28mm/h。X線片示髖關節骨質疏松,診斷優先考慮為
A、髖關節類風濕性滑膜炎
B、髖關節結核性滑膜炎
C、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
D、髖關節風濕性滑膜炎
E、膝關節滑膜結核
5、青年患者,患胸椎結核,經1年抗結核治療未見好轉,近1個月有截癱趨勢,其治療應選用
A、繼續抗結核藥物+石膏床固定
B、更換抗結核藥物治療觀察3個月
C、施行胸椎病灶清除及椎管減壓術
D、施行胸椎融合術
E、采用椎管內注射鏈霉素,每日1次,共3個月
6、5歲男孩,駝背,疼痛5個月,消瘦貧血,無神經癥狀,經檢查雙肺浸潤性結核,6~8胸椎結核,伴椎旁膿腫,ESR112mm/h,在支持療法及全身抗結核治療同時應首選
A、病灶清除術
B、石膏背心
C、臥硬板床
D、冷膿腫穿刺
E、矯正駝背
7、第7、8胸椎結核病灶清除術后,恢復工作已1年。近3個月來又出現背痛乏力、盜汗低熱和雙下肢無力癥狀。查體第7、8胸椎局部有明顯叩擊痛,雙下肢肌力Ⅲ級,巴彬斯基反射(+),血沉增快,最適當的治療措施是
A、非手術治療,臥石膏床
B、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必要時行病灶清除術
C、在抗結核藥物保護下盡早行病灶清除術
D、按急癥病灶清除術
E、后路植骨融合術
8、一個5歲男孩,低熱、頸痛數月,檢查頸部旋轉受限,X線側位片可見寰椎向前脫位,咽后壁增寬,其診斷最大可能為
A、外傷性寰椎脫位
B、自發性寰椎脫位
C、咽后壁膿腫
D、寰樞椎結核
E、寰樞椎畸形
9、男患,26歲。截癱,雙下肢肌力Ⅱ級,劍突以下痛,觸覺消失,膝踝反射亢進,巴彬斯基反射陽性,疑診脊柱結核所致。攝脊柱X線片應以
A、第3胸椎為中心
B、第5胸椎為中心
C、第7胸椎為中心
D、第9胸椎為中心
E、第11胸椎為中心
導航:第一頁-A1型題;第二頁-A2型題;第三頁-A3/A4題;第四頁-答案
三、A3/A4
1、女性,18歲。咳嗽4個月,伴低熱,1個月前右膝部外傷。體格檢查:跛行,右股四頭肌萎縮,右膝腫脹,浮髕試驗(+)
<1> 、肺部平片示右上肺有散在鈣化灶,血沉90mm/h,這時初步診斷是
A、類風濕性關節炎
B、化膿性關節炎
C、結核性關節炎
D、創傷性關節炎
E、風濕性關節炎
<2> 、該患者應首先進行哪項檢查
A、右膝CT
B、血常規
C、血沉
D、右膝穿刺抽液,生化檢查及細菌培養
E、胸部平片及右膝正側位片
導航:第一頁-A1型題;第二頁-A2型題;第三頁-A3/A4題;第四頁-答案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選D。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衰弱,重度貧血,不能耐受手術,應待全身狀態好轉后再行手術,以減少術中及術的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這道題選E
早期滑膜結核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都可以有大關節受累,癥狀也類似,可以引起關節畸形,和血沉增高,故病理活檢是金標準。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髖關節結核多見于兒童或青壯年,以單側發病居多;“4”字試驗包含髖關節屈曲、外展或外旋三種運動,髖關節結核者本試驗應為陽性;髖關節過伸試驗陽性,可用來檢查兒童早期髖關節結核,患兒俯臥位,檢查者一手按住骨盆,另一手握住踝部,把下肢提起,直到骨盆開始桌面升起為止。同樣試驗對側髖關節,兩側對比,可以發現患側髖關節在后伸時有抗拒感覺,因而后伸的范圍不如正常側大,正常側可以有10度后伸。結核病灶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是可以形成寒性膿腫的。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髖關節結核凡在活動期或手術前、后期都應規范使用抗結核藥物;由于手術可能造成結核分枝桿菌的血源性播散,為提高手術安全性,術前要規范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4~6周,至少2周。術后要繼續完成規范化療全療程。(另骨關節結核的治療中沒有膿腫搔刮治療這種說法)。
5、
【正確答案】 D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X線片上成人的椎體結核和椎體腫瘤的主要鑒別點是椎間隙是否狹窄或消失。
7、
【正確答案】 D
二、A2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題問的是可能的診斷,在常見的小兒關節疾病中。無外傷史,輕微痛。腫脹。X線片顯示肌肉分層不清,骨質輕度疏松,無破壞應考慮結核。
結核性滑膜炎臨床表現:
患者多為兒童或青少年,常為單發,雙側很少同時受累。結核性滑膜炎也有腫脹,積液,慢性過程等特征,但關節呈彌漫性腫脹,疼痛,不紅不熱,浮髕試驗陽性。穿刺液為黃色渾濁液體。細菌培養有可能有結核桿菌生長。患者可能伴有午后低熱、盜汗、周身乏力、消瘦等全身癥狀。化驗檢查血沉增快,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照片僅見軟組織腫脹。如果侵犯軟骨或骨質,會出現關節間隙狹窄。
結合患者臨床表現考慮選A。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全關節結核單純骨或滑膜型結核進一步發展,除骨與滑膜病變外,關節軟骨也發生破壞或被剝離,而發展為全關節結核。關節軟骨再生能力很差,一旦破壞,即使病變停止,缺損處也只能被纖維組織修復,失去其原有的光滑面,使關節發生纖維性或骨性強直,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變窄。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于膝關節部位表淺,早期癥狀明顯,診斷比較容易,有利于早期關節腔穿刺抽膿和灌注抗結核藥物等非手術療法的應用。對單純滑膜結核,如能早期治療,可以治愈病變,并能保存關節功能,應優先應用。
單純滑膜結核術后3周進行適應性訓練,訓練時不負重。
所以此題應該選D.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夜間痛是骨結核的表現,這種痛是持續的性,不緩解的。這是它的一個特點。再加上“血沉28mm/h。X線片示髖關節骨質疏松”,故首先考慮結核。
題干己經描述到: 檢查右膝活動良好,右髖不能伸直,大腿肌肉萎縮,血沉28mm/h。X線片示髖關節骨質疏松 最可能提示: .髖關節結核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脊椎結核出現神經癥狀而影像學檢查有脊髓受壓表現,且受壓節段與臨床癥狀、體征檢查平面相一致時,原則上都應該接受手術治療。
如果術后繼續堅持抗結核藥物治療一般出現血行播散的風險較小。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脊柱結核治療: 非手術治療脊椎結核無手術指征的病人,應用合理的化療方案治療和局部制動。病人低熱和脊背痛或生物力學不穩定者,應臥硬板床休息。
題干問的是“在支持療法及全身抗結核治療同時應首選”說明不是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非手術療法包括:①全身支持療法;②應用抗結核藥物;③局部制動。患者需要長期臥硬板床休息,可在醫師指導下定時起床活動。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據題意,該患者很明顯結核又活動起來了,所以我們首先需要考慮清除病灶,但是同時我們也要對活動性結核進行相應處理,C項兼顧了這兩個治療要求,所以我們必然作為首選。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寰椎骨折脫位是較常見的一種上頸椎損傷,約占上頸椎損傷的50%,臨床上見到的寰椎骨折脫位,神經癥狀輕重不一,有的當場死亡,有的伴有不同程度脊髓高位損傷,表現為腦神經癱瘓、四肢癱或不全癱和呼吸功能障礙,常需立即輔助呼吸;有的僅為枕頸部疼痛和活動障礙,神經癥狀輕微。恰恰是這類患者臨床上最常見并有潛在危險,應予以高度重視和積極采用相應治療。
先天性畸形脫位,枕頸部有發育異常者,外傷后較正常人更易發生寰樞關節急性脫位。多數病例是在少年以后逐漸發生寰樞關節不穩定。常見的兩種:(1)分節障礙,表現為枕骨寰椎融合成頸2~3椎體融合;(2)齒狀突發育不全。
自發性脫位
成人病例多繼發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則多繼發于頸部深在感染。
寰樞椎旋轉固定的實質是陳舊性脫位。 Fielding(1977年)把自發出現或輕度外傷后出現的寰樞椎旋轉性半脫位狀態稱為寰樞椎旋轉固定。在以后(1983年)他又稱之為旋轉性移位。
病理性脫位也為緩慢發生的脫位,與自發性發生脫位的區別在于確有寰椎和/或樞椎的骨質破壞性病變。在我國以寰樞椎結核為多見,也偶見于寰樞椎腫瘤或骨髓炎。
且此題中給出患兒有低熱結核中毒癥狀,所以寰樞椎結核的可能性最大。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感覺的節段性支配
1.皮節是一個脊髓后根支配的皮膚區域。有31個皮節,與神經根節段數相同。
2.胸部皮節的節段性最明顯,體表標志如乳頭水平為T4,劍突水平為T6,肋緣水平為T8 ,平臍為T10,腹股溝為T12和L1。
3.脊髓感覺平面與椎體差距:
頸段:水平對應。
上胸段:向上1個椎體。
下胸段:向上2個椎體。
腰段:向上3個椎體。
本題的損傷平面在T6屬于上胸段,向上數一個椎體就是第5胸椎體。
三、A3/A4
1、
【正確答案】 C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根據患者病史進一步明確診斷,咳嗽低熱臨床需注意是否有結核的可能,患者目前提示關節積液,所以首先注意題目問的是首選,應該行簡潔而有效的診斷方式,相比而言B、C診斷價值不大,A、D診斷價值較強但并不是首選方式,胸片可以除外肺部結核情況,關節X線片有利于局部情況分析,所以E為首選。
以上內容就是環球網校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頻道分享的《2019年臨床助理醫師考試泌尿系統單元練習題(6)》。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點擊下方按鈕,可免費領取2019年臨床助理醫師考試獨家復習資料!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6月2日)2024-06-02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5月4日)2024-05-04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3月3日)2024-03-03
- 2022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題庫2022-04-15
- 2021年公衛執業醫師技能考試試題2021-09-30
- 2021年臨床助理醫師綜合考試易錯習題+解析2021-09-15
- 2021年臨床助理醫師綜合考試易錯題:生物氧化2021-09-15
- 2021年臨床助理醫師綜合考試模考測練錯題復習2021-09-15
- 2021年臨床助理醫師模擬試題:艾滋病/性傳播疾病2021-08-26
- 2021年臨床助理醫師高頻考點:心理衛生和心身疾病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