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口腔執業醫師備考資料(導致口腔癌的外在因素)


關于“導致口腔癌的外在因素”的內容,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
癌癥的外在致癌因素有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等因素,這些因素與免疫,遺傳和代謝等內在因素共同作用,使正常細胞轉變成惡性細胞而發生癌變。目前多數認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多階段和多基因作用的結果。必須指出的是,有了致癌因素并不一定會發生癌癥。與癌癥發生有關的生活習慣,嗜好和環境等外在因素也有很多。
1.煙和酒
煙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學物質苯芘,煙草致癌,特別是口腔癌和肺癌幾乎已成定論。一般認為,長期吸煙者患癌癥的可能性大大高于非吸煙者;吸紙煙者更易發生肺癌,而吸煙斗,雪茄或咀嚼煙草者主要導致口腔癌。酒精因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損害肝臟和抑制免疫而增加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其發生率可隨飲酒量的增加而上升。更為有意義的是,同時有煙酒嗜好者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更高,比單嗜煙或酒者高2~3倍。普遍認為吸煙多于1包/日或飲酒超過25克/日者,患口腔癌或其它部位癌癥的可能性遠遠高于非吸煙或飲酒者。
2.漫性刺激和損傷
在口腔中有銳利的牙尖殘根殘冠牙嵴和不良修復體者,其相應部位經長期慢性刺激后有發生癌變的可能,尤其常見于舌癌和頰癌。有統計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變部位有尖銳的刺激因子。另外,口腔衛生不良者的長期慢性炎癥刺激也可能成為促癌因素。
3.紫外線和電離輻射
從事戶外工作者,長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膚癌的發病率都較高。電離福射可引起遺傳物質DNA的改變,激活腫瘤基因而導致癌變,無論是r線或 X線都有致癌作用。在廣東省,由于鼻咽癌放射治療的廣泛應用,放射區的口腔任何部位第二原發癌的發病危險性都有所增高。
4.其他
諸如微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飲,鋅和砷的缺乏等都會增加機體對致癌物的敏感性。
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導致機體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與口腔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以上就是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的2020年口腔執業醫師考試備考資料“導致口腔癌的外在因素”,希望大家能夠盡快投入到口腔執業醫師考試的復習狀態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掌握考試重點,理清知識脈絡。小編也預祝大家2020年口腔執業醫師考試成功!更多信息了解,請關注環球網校。
最新資訊
- 2024年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6
- 2023年口腔執業醫師綜合筆試精選模擬試題(11月1日)2022-11-01
- 2023年口腔執業醫師精選模擬試題節選2022-10-18
- 2022年口腔執業醫師備考知識點: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2022-03-23
- 2022年口腔執業醫師技能考試:松動度檢查要點精講及答題模板2022-03-16
- 2022年口腔執業醫師備考知識點:簡化口腔衛生指數2022-03-03
- 2022年口腔執業醫師精選考點:牙周病的三級預防2022-03-01
- 2022年口腔執業醫師高頻考點:尋找根管口的八種方法2022-02-28
- 2022年口腔執業醫師備考資料:牙膏的基本成分2022-02-28
- 2022年口腔執業醫師考點:運動和語言發育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