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口腔助理醫師備考資料(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表現類型)


“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表現類型”是許多考生想要了解的內容,所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
1.急性假膜型(鵝口瘡)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人,但以新生嬰兒最多見,發生率為4%,又稱新生兒鵝口瘡或鵝口瘡病。病程為急性或亞急性。病損可發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新生兒鵝口瘡多在出生后2~8日內發生,好發部位為頰、舌、軟腭及唇。損害區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自如雪的柔軟小斑點,如帽針頭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為白色或藍白色絲絨狀斑片,并可繼續擴大蔓延至扁桃體、咽部、牙齦。
早期黏膜充血較明顯,故呈鮮紅色與雪向的對比。而陳舊的病損黏膜充血減退,白色斑片帶淡黃色。斑片附著不十分緊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紅的黏膜糜爛面及輕度出血。患兒煩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難,有時有輕度發熱,全身反應一般較輕;但少數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少數患者還可并發幼兒泛發性皮膚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
2.急性萎縮型(紅斑型)
急性萎縮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見于成年人,常由于廣譜抗生素長期應用而致,且大多數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白血病、營養不良、內分泌紊亂、腫瘤化療后等。某些皮膚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天皰瘡等,在大量應用青霉素、鏈霉素的過程中,也可發生念珠菌性口炎,因此,本型又被稱為抗生素口炎。
應當注意的是,這種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以舌黏膜多見,兩頰、上腭、唇等部位亦可發生。可有假膜,并伴有口角炎,但主要表現為黏膜充血、糜爛及舌背乳頭呈團塊萎縮,周圍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覺異常或味覺喪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3.慢性肥厚型(增殖型)
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稱念珠菌性白斑,可見于頰黏膜、舌背及腭部。由于菌絲深入到黏膜或皮膚的內部,引起角化不全、棘層肥厚、上皮增生、微膿腫形成以及固有層乳頭的炎細胞浸潤,而表層的假膜與上皮層附著緊密,不易剝脫。組織學檢查,可見到輕度到中度的上皮不典型增生,有人認為念珠菌性白斑病有高于4%的惡變率,特別是高齡患者應提高警惕,爭取早期活檢,以明確診斷。
本型的頰黏膜病損,常對稱地位于口角內側角區,呈結節狀或顆粒狀增生,或為固著緊密的白色角化斑塊,類似一般黏膜白斑。腭部病損可由義齒性炎發展而來,黏膜呈乳頭狀或結節狀增生;舌背病損,可表現為絲狀乳頭增殖。肥厚型念珠菌性口炎,可作為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疾病癥狀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見于免疫功能不全綜合征和內分泌功能低下的患者。
4.慢性萎縮型(紅斑型)
慢性萎縮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稱義齒性口炎,多發生于戴義齒的患者。損害部位常在上頜義齒腭側面接觸之腭、齦黏膜,多見于女性患者。臨床表現為義齒承托區黏膜廣泛發紅,形成鮮紅色彌散紅斑。在紅斑表面可有顆粒增生。舌背乳頭可萎縮,舌質紅。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表現類型”內容的,希望大家能夠盡快投入到復習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預祝大家2020年口腔助理醫師考試成功!
最新資訊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備考知識點:創口分類2022-03-23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技能考試考點:松動度檢查要點精講2022-03-16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備考資料:診斷公式匯總2022-03-08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備考知識點:齲病的三級預防2022-03-04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備考點:可信區間2022-02-28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考點:口腔預防醫學的基本要素2022-02-14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高頻考點:牙骨質齲2022-02-07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備考知識點:齲洞2022-01-28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考點:氟牙癥光鏡觀察2022-01-25
- 2022年口腔助理醫師考點分享:成釉細胞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