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四川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真題(B級)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2013各省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四川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學(B級) 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l分,共l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據可查證的資料,人類最早的學校出現在 【 】
A.公元前1000年左右
B.公元前1500年左右
C.公元前2000年左右
D.公元前2500年左右
2.被公認為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的是 【 】
A.《理想國》
B.《大教學論》
C.《普通教育學》
D.《愛彌爾》
3.我國現行學制屬于 【 】
A.單軌學制
B.雙軌學制
C.分支型學制
D.階梯型學制
4.從作用的方向來看,教育功能可分為 【 】
A.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
B.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
C.顯性功能和隱l生功能
D.謀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5.認為人的價值高于社會價值,把人作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價值取向屬于【 】
A.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政治本位論
D.經濟本位論
6.由橫向劃分的學校階段占絕對優勢的學制結構是 【 】
A.單軌學制
B.雙軌學制
C.三軌學制
D.多軌學制
7.從學生的社會地位來看,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應處于 【 】
A.從屬地位
B.主導地位
C.主體地位
D.邊緣地位
8.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過程、速度大體相同,這說明其身心發展具有 【 】
A.順序性的特征
B.穩定性的特征
C.差異性的特征
D.不均衡性的特征
9.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是 【 】
A.教學策略
B.教學設計
C.教學思想
D.教學模式
10.以有組織的學科內容作為課程組織的基礎的課程類型屬于 【 】
A.活動課程
B.校本課程
C.綜合課程
D.學科課程
11.參與小組討論的人數一般以 【 】
A.2~3人為宜
B.5~8人為宜
C.10人以上為宜
D.20人以上為宜
12.因為遵循傳統習俗而違背教育規范所造成的失范行為被稱為 【 】
A.目的型失范行為
B.價值取向型失范行為
C.情感型失范行為
D.傳統型失范行為
13.最早提出對班級教學進行改造的是 【 】
A.“道爾頓制”
B.“哈利斯制”
C.“巴達維亞法”
D.“特朗普里制”
14.測驗結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 【 】
A.效度
B.區分度
C.信度
D.難度
15.班級組織的發育經歷的第二階段是 【 】
A.團體要求與個人屬性的矛盾
B.個人屬性之間的矛盾
C.團體要求架構內的矛盾
D.團體要求與團體文化的矛盾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2013各省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6.學校教育的失誤問題集中表現在 【 】
A.學生素質太差
B.個別教師素質差
C.心理健康教育薄弱
D.法制教育薄弱
E.教育指導思想的偏差
17.實現教師個體專業性發展,主要可以通過 【 】
A.師范教育
B.家庭教育
C.新教師的入職輔導
D.在職培訓
E.自我教育
18.認知教學理論的基本主張包括 【 】
A.理智發展的教學目標
B.動機一結構一序列一強化原則
C.學科知識結構
D.發現教學法
E.知識授受的教學過程
19.班級組織的個體化功能包括 【 】
A.促進發展功能
B.滿足需求的功能
C.診斷功能
D.指導社會規范功能
E.矯正功能
20.教師收集文獻資料可以通過 【 】
A.閱讀有關著作
B.瀏覽新的期刊
C.利用工具書
D.剪報和卡片
E.使用檢索工具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1.教育制度
22.學習壓力
23.操行評定評價法
24.觀察
25.班級管理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26.簡述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功能的主要表現。
27.簡述當代中小學生發展的時代特點。
28.簡述當代主要的教學理論流派。
29.簡述班級文化環境建設的具體做法。
30.簡述學生評價理論與實踐的當代走向。
31.簡述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教育改革的特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2.試述當代教育目的的社會價值取向和人的價值取向中應注意的問題。
33.談談校本課程的利弊,分析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的作用。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2013各省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D】 2.【C】 3.【C】 4.【B】 5.【A】 6.【B】 7.【C】 8.【B】 9.【A】
10.【D】 11.【B】 12.【D】 13.【A】 14.【C】 15.【A】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6.【ACDE】 17.【ACDE】 18.【ABCD】 19.【ABCE】20.【ABCDE】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1.教育制度: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與組織的體系及其管理規則。
22.學習壓力:學生在就學過程中所承受的來自環境的各種緊張刺激,以及學生在生理、心理和社會行為上可測定、可評估的異常反應。
23.操行評定評價法:是評價者根據一定的標準和要求,通過平時對被評價者的觀察和了解,用書面語言描述的形式對被評價者品德發展的狀況做出評價的方法。
24.觀察:是作為研究者的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的自然狀態下,根據研究的問題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看、思、記的一種方法。
25.班級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師以關注每個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參與和成長為宗旨,以開放的雨非外在控制的方式推進班級發展,共同建設一個和諧與富有成長氣息的班級組織。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2013各省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26.(1)教育促進人的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能力的發展。
(2)教育促進個體差異的充分發展,形成人的獨特性。
(3)教育開發人的創造性,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
27.(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學習目的多元化、實用化。
(3)價值觀念多元化,具有較高的職業理想和務實的人生觀。
(4)自我意識增強,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5)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增多。
28.(1)哲學取向的教學理論。
(2)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3)認知教學理論。
(4)情感教學理論。
(5)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29.創建班級文化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營造文化性物質環境。
(2)營造社會化環境。
(3)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
(4)營造正確的輿論和班風。
(5)營造健康的心理環境。
30.(1)倡導構建“以發展為本”的學生評價體系。
(2)以質性的評價模式取代量化的評價模式。
(3)強調測評的真實性和情境性。
(4)鼓勵學生評價中的合作行為。
(5)重視思維過程的評價。
31.(1)高度重視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戰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點轉向提高教育質量。
(3)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強和改進道德教育。
(5)重視提高師資水平。
(6)教育公平漸成教育改革的主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2.(1)社會價值取向確立應注意的問題。
①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指導。
當代社會教育目的的選擇、確立,只有賦予社會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根據這樣的要求來培養人,才能使社會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獲得強有力的內在把握和堅實的基礎。
②適應與超越問題。
教育目的的社會價值取向要堅持適應性與超越性的統一。首先,不能局限于在理論上抽象思考兩者統一的合理性,還要探索兩者統一在實踐上的可行性。其次,在實踐上要避免主次分明的絕對化思維。
最后,在實踐中要從現實及未來發展的方向來把握教育的連續性,體現適應與超越的統一。
③功利價值與人文價值問題。
物質生活發展與精神生活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需要。社會發展進步的這種內在需要。決定了服務于它的教育既有功利價值又有人文價值。當代教育目的的社會價值取向,在功利性和人文性的價值問題上不可忽視教育的人文價值。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近代以來,對經濟效益的渴望,使功利性成為現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標,而人文精神則漸漸受到忽視和冷落,社會對功利價值與人文價值追求的失衡越來越突出,使指引生活意義和價值的“精神世界”被充裕和富有的“物質世界”的漫天塵埃所遮蔽。由于功利主義的遮蔽,教育亦越來越被賦予了經濟發展的目的和物質利益追求的目的,生存與發展的功利性、實用性的教育成了培養人的根本所在。
④民族性與世界性問題。
堅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結合的價值取向,在實踐上需要對民族性和世界性予以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一是對民族性的理解和把握要避免僵化和封閉,二是在理解和把握世界性價值取向時要避免盲目性。
(2)人的價值取向確立應注意的問題。
①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問題。
失去社會化的個性化極易導致個體的過分自由,失去個性化的社會化極易導致社會創造活力的抑制,單純強調或重視人的社會價值或人的個性化價值都是不可取的。人的社會化,應是個性化了的社會化;人的個性化,也應是社會化了的個性化。
②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問題。
當代教育目的的選擇和確立,在價值取向上首先要避免陷入理性和非理性兩者對立的誤區。其次,要充分認識理性與非理性各有的長處與局限性,避免對兩者的盲目性。
③科技素質與人文素質問題。
當代教育目的的選擇、確立,在科技素質和人文素質的價值取向上,首先必須要擺脫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哲學觀的片面性。其次要充分認識和理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性。最后要充分認識科技素質與人文素質有機培養的時代性要求。
33.校本課程有助予最大程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助于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校本課程的開發使教師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確立了教師的專業自主地位,也給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機會。校本課程開發需要教師挖掘自己的智慧,對課程重新認識、理解。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身素質包括專業知識、教學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不過,在當前校本課程的開發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很多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都缺乏長遠的系統規劃,都是教師有什么特長就開什么課,缺乏對校本課程的系統設計和長遠規劃。因此,學校領導應注意教師隊伍成員的多樣化,包括專業多樣化、能力多樣化、年齡多樣化、學歷多樣化等。只有吸引了多樣化、全方位的人才,才有可能對校本課程進行系統開發。此外,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有助于資源共享,實現校本課程的系統性。
最新資訊
- 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一二真題答案下載地址,11月7日開始查成績2025-09-1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真題在哪里下載?查分時間是哪天?2025-09-19
- 11月7日起查分,25年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真題下載地址2025-09-19
- 2025年幼兒教資真題及答案更新,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5年下半年教資考試真題在哪里找?什么時候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幼兒園綜合素質教師資格證真題解析已更新,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真題及答案已整理完整版,查分時間已定,速看2025-09-18
- 25下半年小學教資綜合素質考試真題整理更新,記得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筆試結束已更新教師資格證科目一科目二真題,記得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筆試結束,中級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真題整理更新,成績11月7日開始查詢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