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知識講義:教育心理學發展簡況(1)


教育心理學發展簡況
一、我國教育心理學發展簡況
(一)古代思想家關于教育心理的思想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古代的教育實踐中,就萌發了教育心理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孔丘、孟軻、荀況、墨翟等思想家的著作中,已有不少有關教育心理的思想。例如:
1.關于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成長的作用的論述有: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勸學》)
2.關于強調學習的重要性的論述有: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論衡•實知篇》)
3.關于強調積極思考和刻苦鉆研的論述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思而得之則深。”(鄭玄《鄭志》)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發于隨。”(韓愈《進學解》)
4.關于學習要循序漸進的論述有: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禮記•學記》)
“先易后難而漸入。”(《鄭玄《鄭志》)
5.關于要運用啟發式教學的論述有: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禮記•學記》)
“循循善誘。”(《論語•子罕》)
中國古代思想家的這些教育心理方面的思想,到了漢、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雖不斷有所充實和發展,但仍沒有形成嚴密的思想體系,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二)清朝末年至1949年中國教育心理學發展概況
教育心理學在中國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清朝末年隨著師范教育的興起而出現的。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教育心理學家廖世承借鑒英國的教育心理學,曾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班授課,并在1924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是中國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我國早期編寫教育心理學教科書的心理學家還有肖孝嶸(1930年)、潘菽(1935年)、陳選善(1938年)等。
這個時期,中國還翻譯介紹了不少西方有關教育心理學的學說和方法。如:陸志韋翻譯了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學概論》(1926年)、宋桂煊翻譯了蓋茨的《教育心理學》(1936年)、艾偉翻譯了《教育心理學大觀》(1945年)等。此外,中國教育心理學工作者追隨西方潮流做了不少心理測驗工作,也進行了一些學科心理方面的研究。如在20年代作了語文教學心理和漢字問題的研究,對漢字的字形結構、音義、詞匯、字量、常用字,以及橫直行排列、橫直閱讀等都進行了研究。這對語文教學、漢字簡化和文字改革工作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議。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