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解析:初中語文《關雎》


編輯推薦:歷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解析匯總
【提示】2020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考試時間:2021年1月9日-10日,害怕錯過考試時間,您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解析:初中語文《關雎》
1.題目:八年級下《關雎》片段教學
2.內容: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引導分析詩中的比興手法;
(3)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試題解析】
一、常識導入,激發情感
1.教師:《論語》曰:“不學詩,無以言”。古人認為經過《詩經》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詩經》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字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冠于三百篇之首的《關雎》。
2.學生結合課前預習,介紹《詩經》,教師出示課件補充: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來只稱《詩》,后來被儒家奉為經典,改稱《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人民大眾的口頭創作,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貴族統治集團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產情況和愛情生活。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史記·外戚世家》曾經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厘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解決字詞
1.學生聽錄音配樂朗讀,正音,明節奏。
2.學生自讀,要求:①讀準字音;②抑揚頓挫。指名學生讀,教師訂正字音。
3.學生默讀詩歌,結合注釋,理解詩中關鍵詞。教師投影:
荇萊(xìng):一種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時。寐,睡時。
芼(mào):挑選。
(二)了解內容
1.學生結合注釋,譯讀全詩。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合作譯讀。①以詩譯詩;②力求押韻;③解釋擴展。
2.提問: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歌寫了什么內容?
要求:指名學生回答。
明確:這首詩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3.提問:根據詩歌內容描述幾幅畫面?
要求:學生自讀詩歌,想象畫面進行概述。
明確:雎鳩和鳴圖、少女采荇圖、長夜難眠圖、盡情狂歡圖。
三、精讀課文,深入分析
(一)找尋“美”點
提問:《關雎》被冠于《詩經》三百篇之首,一定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請深入研讀這首詩,尋覓《關雎》的美點。
要求:小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匯報。
明確:
意境美:關關鳴叫的雎鳩,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君子,左右飄搖的荇菜……
情感美:喜悅、愛慕→苦悶、惆悵→陶醉、幸福。“哀而不傷,樂而不淫”
形象美:淑女:勤勞賢惠、嫻靜美麗;君子:重情重義、志趣高雅。
語言美: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大多數句子相同,少數字詞不同,重復歌詠。這樣反復詠唱,增強了節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余味悠長的感覺。
(二)探究“比興”手法
1.提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與后面兩句有內容上的直接聯系嗎?作者寫這兩句的作用是什么?
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思考作答,教師點撥。
明確:沒有直接聯系。用雎鳩鳥來引入男女愛情的描寫,這種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的表現手法叫做——興。
托“關雎”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且,雎鳩是一種貞鳥,傳說它們雌雄形影不離。鳥類一般是群居的,而雎鳩卻有固定的配偶,也就是一夫一妻,這說明愛情的忠貞。同時就預示著這首詩的主題——贊美忠貞的愛情。它在詩中的作用很重要,可以寓意、聯想、象征、烘托氣氛等。
2.提問:這首詩中有大量的“興”句,請同學們在以下幾節中找找看說說先言什么,后興什么。
要求:學生自讀詩歌,圈畫句子體會。
明確:第二、三章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作者皆以采荇菜起興,“流”、“采、“芼”幾個動詞的變換,生動地描繪了采摘荇萊的動作,又話意雙關地寫出男子求娶女子的熱烈而急切的心情。“參差荇菜”的三次復唱,語氣回旋跌宕,起到充分抒情表意的藝術效果,加了詩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3.提問:比、興經常和比結合使用,在興的同時,又有比。所謂“比”,簡單地說,就是比喻。我們剛才分析“興”時,同時就有“比”。說說哪些語句采用了“比”的手法。
要求:學生自讀詩歌,圈畫句子體會。
明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還有以荇菜的左右無方,隨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難求。
4.教師補充資料,總結比興手法。
宋人朱熹比較準確地說明了比興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比就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比興”二字常連用,專用以指詩有寄托之意。
5.提問:全詩比興手法的運用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確:詩歌用比興的手法,渲染了氣氛,突出了詩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四、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1.教師多媒體課件出示李白的《秋浦歌》:
《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提問:說說下面兩首詩繼承了《詩經》哪種表現手法?
明確:比興。
2.配樂朗讀:美詩可美讀,美詩也可以歌唱,因為詩歌本是可以和樂而歌的。現在,讓我們和著音樂,一齊深情吟唱這首傳誦千古、經典古樸的愛情歌謠。
五、歸納總結,深入理解
教師提問,學生小結,引導:《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凈。孔子也曾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吟誦這優美文字,傳唱這古老歌謠,我相信我們都可以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六、實際演練,分層作業
課外閱讀席慕容的愛情詩《一棵開花的樹》,將將它與《〈詩經〉兩首》進行對比,看它們的寫法和情感有何異同。
板書設計:

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教師資格頻道為您整理的“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解析:初中語文《關雎》”,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免費領取教師資格考試真題、模擬試題以及其它精華復習資料,助力考生備考教師資格考試。
最新資訊
- 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一二真題答案下載地址,11月7日開始查成績2025-09-1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真題在哪里下載?查分時間是哪天?2025-09-19
- 11月7日起查分,25年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真題下載地址2025-09-19
- 2025年幼兒教資真題及答案更新,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5年下半年教資考試真題在哪里找?什么時候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幼兒園綜合素質教師資格證真題解析已更新,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真題及答案已整理完整版,查分時間已定,速看2025-09-18
- 25下半年小學教資綜合素質考試真題整理更新,記得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筆試結束已更新教師資格證科目一科目二真題,記得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筆試結束,中級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真題整理更新,成績11月7日開始查詢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