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面試說課資料匯總


【摘要】2016年下半年中小學、幼兒教師資格面試時間是2017年1月7至8日,為幫助廣大考生提前備考,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誠意整理了幼兒教師資格面試說課資料匯總,希望大家喜歡。
點擊查看:關于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解讀
幼兒
|
幼兒教師資格面試說課資料匯總 |
幼兒教師資格面試說課資料之插花 |
|
持續更新,關注環球更多資料等你來! | |
由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發布
|
編輯推薦:
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幼兒教師資格面試說課資料匯總》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摘要】2016年下半年中小學、幼兒教師資格面試時間是2017年1月7至8日,為幫助廣大考生提前備考,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誠意整理了幼兒教師資格面試說課資料匯總,希望大家喜歡。
點擊查看:關于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解讀
一、幼兒數學教育要注重幼兒思維結構的發展。
按照皮亞杰的理論,兒童的思維是一個整體的結構,兒童思維的發展就表現為思維結構的發展。
在數學教育中,幼兒學習數學知識只是發展的表面現象,關鍵是通過學習的過程促進幼兒思維結構的發展。如果說數學知識是建筑材料,那么,數學思維就是建筑師的設計方案,數學知識是固有不變的,而數學思維可以使其構建的建筑物千變萬化。幼兒學習知識是難以窮盡的,而他們一旦具備了遷移和構建知識的能力,則可以讓他在今后的學習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長期以來,幼兒數學教育存在重知識的學習、計算技能的的訓練,而輕思維方法的培養、思維結構的發展,這種傾向非常嚴重。教師總是想通過演示、講解、總結,讓孩子記住某個知識、某個規律、某個方法,讓孩子一開始接觸數學就學會死記硬背,導致幼兒獲得的知識是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既培養不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不能讓幼兒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
數學知識是學習是載體,思維結構的發展是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來實現的。例如:曾有一個幼兒在完成“給棒棒排序”之前經歷了12次失敗,而且每次只要有一點錯誤就全部推翻重來。到后一階段,孩子開始用邏輯解決問題:他每次找一根最短的(或最長的)依次往下排,因為他知道,他每次拿的最短的棒棒一定比前面所有的長,同時必定比后面的短。這就說明幼兒此時已具備了序列的觀念。如果教師把排序的“正確”方法教給他:每次找出最長(或最短)的排在前面……幼兒按照教師的方法似乎都能正確完成排序任務,但實際上,他們并沒有獲得序列的邏輯觀念,思維結構并沒有得到發展。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教給他們某樣知識或技能,而是要在充分的操作和嘗試中得到領悟。實際上,數學內容很多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幼兒能找到那一發——數學的規律,那么,大部分的內容就可以通過推理而獲得。例如:在學習“等分”這一內容中,幼兒從分餅(目測分)到分彩帶(對折剪斷分)再到用方形或圓形紙分(對折),幼兒在這一活動中理解了“二等分”的原理、規律,自然就能遷移出如何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幼兒探索、發現、總結和應用的全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的過程。
二、多選用操作性的學習方式。
我們知道,幼兒的認識要經過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在幼兒自主的操作和實踐中實現的。只有在操作中幼兒才會去探索,才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探索者和開拓者。也只有通過操作探索式的學習,孩子才能長出一雙數學“慧眼”,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以自己獨特視角和策略去解決問題。這樣,數學才能走出神秘的象牙塔,成為孩子看得見、摸得著數學,成為孩子喜歡的數學!
在操作性的學習方式中,首先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數學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設計一個《超市》的活動,幼兒按照不同特性擺放商品(學習歸類),擺放時要注意美觀、方便拿取(學習排序),用多少錢來買什么東西(學習計算),賣出多少,收了多少錢(學習統計、對應)。其次,不直接提供方法或告知結論,留給孩子嘗試、討論、想象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學習“數的分合”中,我們不直接教孩子應怎樣分,有多少分法,有什么規律……而是讓孩子自己做實驗:把吸管往杯中拋,看有多少根落在杯中,有多少落在杯外,(分)做好記錄。然后把杯里杯外的合起來看是不是總數(合),重新再拋……這樣幼兒通過操作、發現、總結、歸納出“數的分合”規律……在操作探索的學習方式中,幼兒學到的知識才是最牢固的、不容易遺忘的。正如一位兒童對皮亞杰所說的:“一旦你知道了,你就永遠知道了,”(當皮亞杰問一位達到守恒認識的兒童“你是怎么知道的”時,兒童說出了上面的話,皮亞杰認為這是一個絕妙的回答。)
三、在數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
數學學科知識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一些知識要以另一些知識為基礎,不同的知識亦有難易程度的差異。在內容安排上應遵循數學知識的邏輯和幼兒學習的邏輯順序,體現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前后聯系的特點。例如:幼兒認識“數”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邏輯觀念。理解數的實際意義是認識數的開始,更是學習加減運算的基礎,而學習數的分合既能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數的意義,又有助于幼兒學習加減運算。因此我們在安排有關“數”的教育內容時,開始只是給幼兒一些前數學經驗,如對應、排序等活動,讓幼兒獲得學習“數”的心理準備,然后讓幼兒感知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引導幼兒認識數序、數與數之間的數量關系。到大班則結合數的分合和加減,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數概念。而現在有些幼兒園為迎合家長,急功近利,一開始就訓練幼兒計算技能,忽視了數學基礎及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準備,違背了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邏輯,給幼兒學習數學造成困難,扼殺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這無異于揠苗助長,得不償失。
四、數學教育要重視個體差異。
每個幼兒都有其獨特的發展步驟、節奏和特點。在數學教育中個體差異表現得尤為突出。幼兒學習數學的個體差異,不僅表現為思維發展水平上的差異、發展速度上的差異、學習風格上的差異,還表現為能力和經驗上的差異。所以,在數學教育中不僅要“求同”,還應“存異”。例如:設計同一個操作活動,可以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活動,為幼兒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動提供條件。同時教師可根據幼兒不同差異給予適當的補充、點撥和啟發。重視個體差異是幼兒教育“以人為本”的直接體現。
五、數學教育的素材要貼近幼兒生活。
數學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玩具怎么歸類、食品怎么分發、班上有多少小朋友、游戲時怎么排隊等等。在幼兒的生活中時時能捕捉到數學的影子,幼兒對數學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兒構建連續、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幼兒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貼近幼兒生活的數學教育中,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幫助他們對新知識進行同化和順應,為幼兒學習數學提供廣泛的基礎;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兒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上述的《超市》活動,孩子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到分類、排序、計算等數學的有關問題。活動引領幼兒學習了數學,數學知識促進了幼兒游戲的深入,孩子們因有趣參與探索、因探索體驗成功、因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探索興趣……這樣的學習就有了一個良性循環;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教育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兒建立數學的應用意識。數學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只有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育內容,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編輯推薦:
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幼兒教師資格面試說課資料匯總》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