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一章第四節考點:教育制度



【摘要】學制是由國家政權機關制定并頒布實施的。制定任何一種學制都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約。方便大家備考復習,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了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一章第四節考點:教育制度,助力備考,大家做到心中有數。
點擊查看: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科目章節考試重點匯總
一、學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學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學制是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培養目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管理體制以及各級各類學校的關系等。
(二)影響學制的因素及當代學制發展的特征
1.影響學制的因素
學制是由國家政權機關制定并頒布實施的。制定任何一種學制都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約。這些因素有:
(1)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
(2)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
(3)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4)民族文化傳統。
2.當代學制發展的特征,
20世紀以來新技術革命掀起了社會生產的改革浪潮,給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各國都進行了有關學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并呈覡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1)重視學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開發;
(2)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4)高等教育結構多層次化,類型多樣化;
(5)接受終身教育思想,發展繼續教育。
二、學制的形成與發展
(一)歐美現代學制的建立
1.歐美現代學制的形成學制的產生是在學校產生之后,原始社會沒有學校便沒有學制。
2.歐美現代學制的類型
現代學制從性質上看,分為資本主義學制和社會主義學制兩種。由于各國、各地區的情況不同,影響學制建立的因素存在差異,到20世紀初,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種類型的學制。
(1)西歐雙軌制
(2)美國的單軌制
(3)蘇聯型學制
(二)我國學制的形成與發展
1.舊中國學制的建立
學制是學校教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學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設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漢,到唐宋時期才比較完備。但由于古代學校教育不發達,因此這一時期的學制也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
2.老解放區的學制
20世紀30--40年代,中國共產黨為適應革命戰爭的需要,在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建立了各種類型的學校、文化教育機關,創立了一種新型學制。其具體特點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干部教育與群眾教育并舉
(2)學校教育的組織形式多樣化,富于靈活性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一章第四節考點:教育制度》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摘要】學制是由國家政權機關制定并頒布實施的。制定任何一種學制都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約。方便大家備考復習,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了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一章第四節考點:教育制度,助力備考,大家做到心中有數。
點擊查看: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科目章節考試重點匯總
(3)依靠群眾辦學
3.我國社會主義學制的建立與發展
(1)1951年的學制改革
(2)1958年的學制改革
(3)我國現行的學校系統
三、義務教育
(一)義務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義務教育起源于德國。
(二)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沿革
1.新中國成立前義務教育的發展
我國義務教育的擬議和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管學大臣張百熙擬定的一系列“學堂章程”,即《欽定學堂章程》(舊稱“壬寅學制”)。
1904年,在《奏定學堂章程》中的《學務綱要》中最先出現了“義務教育”一詞,原文是“初等小學堂為養正始基,各國均任為國家之義務教育。東西各國政令,凡小兒及就學之年而不入小學者,罪其父母,名為強迫教育。”
1906年,學部頒布《強迫教育章程》十條,規定“幼童至7歲須令入學,及歲不入學者,罪其父兄”。這是中國政府計劃實行強迫義務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1909年,清政府先擬在北京試行強迫義務教育“以為各省之倡”,但調查顯示在北京須設立小學堂多處,“一時籌款困難”,決定“先從教育皇室近支子弟為提倡教育之入手”,這是與義務教育的本意相悖的。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之后,孫中山任命蔡元培為教育總長,并成立教育部。1912年7月10 日至8月10 日,蔡元培在南京主持召開了全國臨時教育會議。9月3日,臨時政府教育部頒布了這次會議簽訂的“壬子一癸丑學制”。
國民黨統治時期,也頒布過一系列的法令,以實施義務教育。
2.新中國成立后義務教育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后,對普及義務教育作出了許多規定,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保證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也曾一度致力于普及初等教育,但“文化大革命”的開展破壞了這一進程。
1982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進行了修訂并通過,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中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一章第四節考點:教育制度》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