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材料是高級經濟師評審的硬性門檻,2025年核查標準更趨嚴格,需確保材料真實完整且符合年限要求。
1、學歷與資格證明:提供學信網可查的最高學歷證書,博士需滿足中級經濟師后滿2年工作經驗,碩士/本科滿5年,專科滿10年。中級經濟師資格證書及現單位聘書需明確經濟類崗位及任職時間,部分省份認可稅務師等中級資格替代經濟師職稱。
2、屬地證明材料:非本地戶籍申報者需補充居住證或近2年社保繳納記錄,確保工作屬地與申報地一致,避免因屬地不符被駁回。
推薦點擊:
業績成果是高級經濟師評審的加分關鍵,2025年明確要求提供近5年3項以上主導或核心參與的經濟類成果,且需突出個人貢獻與量化效益。
1、項目類材料:整理重大經濟項目的合同、驗收報告及經濟效益證明,清晰標注個人在項目中的角色(主持/核心參與)。例如主導區域產業規劃項目需附政府批復文件,用“推動GDP增長8%”“降本15%”等具體數據體現成果。
2、榮譽與貢獻材料:省級以上經濟類獎項(如“數字經濟創新獎”)、政策采納函等優先提交,需附頒獎單位紅頭文件或官網公示截圖。基層申報者可按當地政策,用市級獎項替代省級獎項,同時提供基層服務證明。
3、創新成果材料: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需附上授權證書,建議制作成果轉化路徑圖,直觀展示技術到市場的商業化過程,增強材料說服力。
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對學術成果的原創性與合規性要求更高,查重趨嚴且明確不認可非經濟類主題成果。
1、論文發表要求:在具有CN/ISSN刊號的省級以上期刊發表經濟類論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1篇,單篇字數不低于3000字。需提交刊物封面、目錄、正文及近3個月內的查重報告,查重率需控制在30%以下,部分省份要求不超過15%。
2、專著與課題替代:若選擇出版專著,本人撰寫部分需不少于5萬字,需提供ISBN書號、版權頁及標注撰寫章節的目錄,避免自費出版陷阱。國家級課題1項或省部級重點課題2項可替代核心期刊論文要求,需附上立項審批表與結題報告。
1、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首次將繼續教育學時納入“一票否決”項,全國通用標準為每年完成90學時,其中公需課不少于24學時,專業課不少于56學時。
2、學時證明材料:通過人社部認證的線上平臺完成學習,打印包含課程名稱、學時數、考核結果的可追溯學習檔案,確保學時記錄真實可查。
3、加分補充材料:參加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新興領域專項培訓的結業證書可作為補充,部分省份對這類培訓實行學時加分政策,有助于提升評審競爭力。
1、避免材料堆砌:按“基礎材料-業績成果-學術成果-繼續教育”邏輯排序,刪除與經濟工作無關的內容,突出核心亮點。
2、規范裝訂格式:統一使用A4紙膠裝,左側豎向裝訂,封面標注姓名、單位、申報專業,封底附目錄及頁碼,復印件需加蓋單位公章并標注“原件已核”。
3、提前規劃時間:論文發表、課題結題等需提前6-12個月準備,業績材料至少積累3年數據,避免因時間倉促導致材料不完善。
溫馨提示:考生可以點擊文末高級經濟師“資料下載”版塊免費下載2026年高級經濟師各專業新教材變動解讀及新大綱解讀,我們會陸續為大家更新更多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復習有更多幫助,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