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點擊:
(一)基礎條件
學歷與資歷
1、博士:取得中級經濟師資格后,從事經濟相關工作滿2年。
2、本科/碩士:中級職稱后工作滿5年。
3、大專及以下:中級職稱后工作滿10年,且需提供額外業績證明。
繼續教育
完成規定學時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上海、寧夏等地增設專業模塊,學時要求遠超全國標準。例如,寧夏要求每年完成90學時,其中專業課程占比不低于60%。
年度考核
近5年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等次,部分省份要求提供考核表原件及單位公示證明。
(二)專業能力要求
1、理論水平:需掌握系統經濟理論,能結合政策法規設計實施方案。例如,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需提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具體策略。
2、實踐能力:主持或參與重大經濟項目,如企業并購、政策制定等。黑龍江、廣東等地要求提供經濟效益審計報告,量化成果需經第三方機構認證。
3、創新能力:在經濟領域有創新性研究成果,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獲得省部級獎項。重慶要求主送論文≥3000字,且查重率≤30%。
(一)材料準備階段
核心材料清單
1、基礎資質:身份證、學歷證書、中級職稱證書、現單位聘書(上海、廣東需提供社保或居住證)。
2、業績成果:項目合同、驗收報告、經濟效益證明(需量化數據)。
3、學術成果:論文原件及檢索報告(知網/萬方)、著作封面及目錄。
4、系統申報:通過當地職稱評審系統填報信息,上傳電子版材料。部分省份(如浙江)全面取消紙質材料,實現“一網通辦”。
(二)審核與答辯階段
1、網上初審:職稱部門對填報信息進行形式審查,錯誤或不符合條件者需在規定時間內修改并重新提交。
2、現場審核:攜帶原件及復印件進行線下核驗,重點審核業績真實性。部分地區(如陜西)采用“抽查制”,隨機選取50%申報者參加。
3、評審答辯:答辯形式:分為“必須答辯型”(如上海、浙江)和“隨機抽查型”(如湖南、湖北)。
4、答辯流程:
簽到準備:提前30分鐘到達,提交身份證、職稱證書及答辯通知書。
自我陳述(5-10分鐘):采用“學歷背景+核心業績+論文創新”三段式結構。
問答互動(10-15分鐘):考官提問聚焦業績材料(50%)、論文深度(30%)及表達邏輯(20%)。
總結離場(2-3分鐘):簡短總結核心收獲,避免新增內容。
(三)公示與取證
1、評審公示:答辯結束后1-2個月內,在職稱評審網站公示結果,公示期一般為7-30天。異議期內可申請復核。
2、電子證書領取:通過評審者可在職稱管理信息系統直接打印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一)理論考核類
問題示例:“請分析當前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應對策略:結合最新政策(如LPR調整),引用具體數據說明融資成本變化,提出風險對沖建議。
(二)業績闡述類
問題示例:“您在XX項目中負責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效益?”
應對策略:用STAR法則(情境-任務-行動-結果)描述,量化成果(如“成本降低15%”“效率提升20%”)。
(三)政策實踐類
問題示例:“如何將‘雙碳’目標融入企業戰略規劃?”
應對策略:提出具體路徑(如綠色供應鏈建設、碳交易市場參與),結合行業案例增強說服力。
編輯推薦:
溫馨提示:考生可以點擊文末高級經濟師“資料下載”版塊免費下載2025年高級經濟師各專業新教材變動解讀及新大綱解讀,我們會陸續為大家更新更多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復習有更多幫助,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