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點擊:
高級經濟師評審對論文數量的要求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據地區政策呈現差異化特征。例如:
1、北京地區:要求申報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如北大核心、CSSCI)上發表3篇及以上有重要學術價值的專業論文,且需排名前三,凸顯對學術深度的重視。
2、上海地區:規定申報者需提交任現職后、近5年內的2篇論文,其中至少1篇需在公開發行刊物(如省級經濟類期刊)上發表,且主審論文字數不少于3000字,更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3、山西、青海等省份:部分地區要求申報前6個月至1年內完成論文發表。如山西省2024年政策明確論文截止時間為申報前6個月,青海省則要求申報前1年完成。
4、通用策略:若當地未明確具體篇數,可參考“1篇核心期刊+1篇省級期刊”的組合策略。核心期刊論文能體現學術水平,省級期刊論文則保證通過率,兩者結合可兼顧評審要求。
高級經濟師評審論文需遵循標準化格式,否則可能因形式問題被否決。以下是必須包含的九大要素:
1、封面:包含論文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課題專業方向(如“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
2、摘要:需獨立成篇,400-500字,扼要說明研究目的、方法、結論,避免與引言或結論重復。
3、關鍵詞:3-5個反映主題的詞或短語(如“數字經濟”“供給側改革”),多個關鍵詞間用分號分隔。
4、目錄:列出主要章節及頁碼,建議不超過三級標題(如“1.1 理論基礎”“1.2 實證分析”)。
5、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如“雙循環格局下的經濟轉型”)、動機(解決什么問題)、意義(理論或實踐價值)。
論文主體:
1、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如回歸模型)或定性分析(如案例研究)。
2、數據分析:圖表需標注來源,公式需推導清晰。
3、論證邏輯: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步展開。
4、結論及建議:明確研究主旨,提出可操作的解決方案(如“優化營商環境的三大路徑”)。
5、參考文獻:需與正文加注對應,優先引用近5年核心期刊文獻,避免引用博客、論壇等非學術來源。
6、附錄:包含未在正文中使用的數據、公式推導、調查問卷等輔助材料。
論文從選題到發表需經歷撰寫、審稿、修改、排刊等環節,整個周期通常為3-6個月。若計劃2026年申報,建議:
2025年Q3-Q4:確定研究方向,結合工作實際選擇熱點話題(如“新質生產力”“數據要素市場”)。
2026年Q1:完成初稿,邀請同行專家或導師審閱,重點修改邏輯漏洞和數據錯誤。
2026年Q2:投稿核心期刊或省級期刊,優先選擇審稿周期短(如1-2個月)、錄用率高的刊物。
2026年Q3:根據審稿意見修改,確保論文在申報截止前1-2個月見刊(部分省份要求論文發表時間早于申報時間)。
風險提示:
核心期刊排刊周期長(6-12個月),需提前預留時間。
省級期刊需確認是否在當地認可名錄中,避免投稿“山寨期刊”。
合作論文需明確個人貢獻,并提供單位蓋章的證明材料。
編輯推薦:
溫馨提示:考生可以點擊文末高級經濟師“資料下載”版塊免費下載2025年高級經濟師各專業新教材變動解讀及新大綱解讀,我們會陸續為大家更新更多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復習有更多幫助,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