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獲取:
高級經濟師評審的本質是驗證考生是否具備“解決復雜經濟問題、指導團隊實踐”的能力。業績材料需通過具體案例展現以下三點:
1、專業深度:業績與報考專業高度相關(如金融、財稅、工商管理);
2、成果量化:用數據替代模糊描述(如“成本降低20%”優于“顯著節約成本”);
3、個人貢獻:明確角色定位(如“主導”“設計”“牽頭”而非“參與”“協助”)。
1、項目類:立項書、合同、驗收報告、獲獎證書;
2、制度類:新制定的經濟管理制度(需加蓋單位公章);
3、數據類:財務報表、銷售報表、成本分析表;
4、學術類:論文期刊封面、目錄、正文,著作版權頁;
5、推薦類:行業專家推薦信(需注明專家職稱、聯系方式)。
原則1:聚焦近3年成果,突出時效性
2025年評審更關注“十四五”規劃相關業績,如數字化轉型、綠色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等。建議優先選擇近3年內主導的重大項目,避免堆砌過期案例。
原則2:優先選擇“可量化、可驗證”的成果
評審專家更傾向以下類型業績:
1、經濟效益類:成本降低、收入增長、利潤提升;
2、政策影響類:推動地方政策出臺、參與行業標準制定;
3、創新突破類:首創經濟模型、開發數字化工具。
4、加分技巧:用對比圖表展示改革前后指標(如稅負率從8.2%降至6.4%),增強說服力。
原則3:避免“貪多求全”,精選3-5項核心成果
評審材料需在3000字內完成,建議按“重要性+影響力”排序,重點展開2-3項標志性業績,其余成果簡寫為附件。
第一步:結構化框架,邏輯清晰
采用“總-分-總”結構:
1、項目背景:簡述行業痛點或企業需求(如“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產品滯銷”);
2、個人貢獻:明確角色(如“作為項目負責人,制定‘線上+線下’融合營銷策略”);
3、解決路徑:描述具體方法(如“運用價格彈性理論,分階段調整產品定價”);
4、成果量化:用數據支撐(如“銷售額同比增長35%,市場份額提升5個百分點”)。
第二步:用“成果三件套”減少質疑
每項業績需附:
1、成果說明:100字內概括核心價值;
2、數據支撐:對比表、增長率曲線圖等可視化工具;
3、佐證文件:項目合同、驗收報告、獲獎證書等。
第三步:差異化表述,突出個人價值
避免使用模糊詞匯(如“參與”“協助”),改用:
1、主導:負責整體規劃與資源協調;
2、設計:提出核心框架或模型;
3、突破:解決行業共性難題。
第四步:權威背書,增強可信度
引用以下內容提升材料權威性:
1、政府文件(如“項目列入省重點工程名單”);
2、領導批示(如“市長在報告上批示‘值得推廣’”);
3、媒體報道(如“央視《經濟半小時》專題報道項目成果”)。
1、論文有效期:部分省份要求論文發表時間在評審前3年內,過期無效;
2、繼續教育學分:需完成90學時,且與經濟專業相關;
3、破格申報:僅限“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出版專著”等重大成果;
4、多頭申報:年度內只能申報一個評委會,否則取消資格并禁報3年。
>>點擊下圖,立即獲取:
溫馨提示:考生可以點擊文末高級經濟師“資料下載”版塊免費下載2025年高級經濟師各專業新教材變動解讀及新大綱解讀,我們會陸續為大家更新更多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復習有更多幫助,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