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結構工程師基礎考點:各層結構平面


各層結構平面
結構平面圖有兩種劃分方法:按“梁柱表法”繪圖時,各層結構平面可分為模板圖和板配筋圖(當結構平面不太復雜時可合并為一圖);按“平法”繪圖時,各層結構平面需分為墻柱定位圖、各類結構構件的平法施工圖(模板圖、板配筋圖以及梁、柱、剪力墻、地下室側壁配筋圖等)。
各層的“模板圖”及“板配筋圖”可按本節所述方法繪制。
⒈ 尺寸線標注:通常分為結構平面總尺寸線、柱網尺寸線、構件定位尺寸線及細部尺寸線等。標注要求同前所述。
⒉ 平面圖中梁、柱、剪力墻等構件的畫法:原則是從板面以上剖開往下看,看得見的構件邊線用細實線,看不見的用虛線。剖到的承重結構斷面應涂黑色。
凡與梁板整體連接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如窗頂裝飾線、花池、水溝、屋面女兒墻等,必須在結構圖中表示。構件大樣圖應加索引。
對平面中凹下去的部分(如凹廁、孔洞等),要用陰影方法表示,并在圖紙背面用紅色鉛筆在陰影部分輕涂。如有凹板,應標出其相對標高及板號。
樓梯間在樓層處的平臺梁板應歸入樓層結構平面之內。對梯段板及層間平臺,應用交叉細實線表示,并寫上“梯間”字樣。
⒊ 繪圖順序:一般按底筋、面筋、配筋量、負筋長度、板號標志、板號、框架梁號、次梁號、剪力墻號、柱號的順序進行。
板底、面鋼筋均用粗實線表示,宜畫在板的1/3處。文字用繪圖針筆書寫,字體大小要均勻(可用數字模板),當受到位置限制時,可跨越梁線書寫,以能看清為準。所有直線段都不應徒手繪制。
雙向板及單向板應采用表示傳力方向的符號加板號表示。
在板號下中應標出板厚。當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時,可只標出特殊的板厚,其余在本圖內用文字說明。
在各層模板圖中,應標出全部構件(板、框架梁、次梁、剪力墻、柱)的編號,不得以對稱性等為由漏標。 過梁(GL)應編注于過梁之上的樓層平面中。
梁上起柱(LZ),要標出小柱的定位尺寸,說明其做法。
⒋ 底筋的畫法
結構平面圖中,同一板號的板可只畫一塊板的底筋(應盡量注于圖面左下角首先出現的板塊),其余的應標出板號。
底筋一般不需注明長度。繪圖時應注意彎鉤方向,且彎鉤應伸入支座。
對常用的配筋如φ6@200、φ8@200、φ10@200等可用簡記法表示,與結構總說明配合使用。 分布筋只在結構總說明中注明,圖中不畫出。
⒌ 負筋的畫法
同一種板號組合的支座負筋只需畫一次。如某塊板的支座另一邊是兩塊小板時,則只按其中較大的板配置負筋。 板的跨中不出現負彎矩時,負筋從支座邊可伸至板的 L0/3(活載大于三倍恒載)、 L0/4(活載不大于三倍恒載)、或L0/5(端支座)。L0為相鄰兩跨中較大的凈跨度。雙向板兩個受力方向支座負筋的長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4。鋼筋長度應加上梁寬并取50mm的倍數。板的跨中有可能出現負彎矩時,板面負筋宜采用直通鋼筋。
負筋對稱布置時,可采用無尺寸線標注,負筋的總長度直接注寫在鋼筋下面;負筋非對稱布置時,可在梁兩邊分別標注負筋的長度(長度從梁中計起);端跨的負筋無尺寸線時直接標注的是總長度;以上鋼筋長度均不包括直彎鉤長。
板厚較大的懸臂板筋和直通負鋼筋,均應加設支撐鋼筋,并在圖中注明。
⒍ 其他
對平面圖中難以畫清楚的內容,如凹廁部分樓板、局部飄出、孔洞構造等,可用引出線標注,或加剖面索引、用大樣圖表示。
板面標高有變化時,應標出其相對標高。
砌體隔墻下的板內加筋以粗直線表示(鋼筋端部不必示出彎鉤),并且注明定位尺寸。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常考知識點2025-02-17
- 2025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頻知識點2025-02-17
-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環球網校雙11預售開啟!定金百倍膨脹,直播再返現金2023-10-25
- 環球網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限時優惠!2023-10-25
-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05-16
-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容2023-04-14
-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容變動對比2023-04-10
- 2023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基礎教材變動對比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