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剪力墻結構的厚度和配筋的問題
剪力墻結構的厚度和配筋問題
1. 根據抗震規范6.1.2條規定,8度地震區剪力墻結構的抗震等級至少應為二級;按6.4.1條要求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墻厚一、二級抗震等級時不宜小于200mm,且不小于層高的1/16,其他部位不小于160mm,當墻端頭無翼墻或暗柱時不應小于層高的1/12。以上規定目的是為防止因墻體平面外剛度過小,穩定性差,容易在偏心荷載作用下壓屈失穩,但這些規定對于八度地震區的多層及低高層剪力墻結構顯得不夠合理。例如5~15層的剪力墻結構,一般墻肢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軸壓比都小于0.2,電算結果墻體往往只需要構造配筋,但只因底部功能要求3.9m層高,墻厚就得240mm,若業主要求室內視野開闊,不設外縱墻,橫墻朝外端頭不允許帶翼墻或端柱時,當層高3>5~4.2m時,則墻厚需要320~350mm,顯然不合理。所以像這樣的特殊情況的低多層建筑不應要求死扣規范,而通過采用概念設計分析,控制墻肢軸壓比,進行墻體截面條件、強度和穩定性驗算并在構造上適當加強暗柱或配筋,保證其整體性連接等措施,是可以使墻厚減小的。
2. 墻體的配筋率,目前在“砼規”11.7.11條文強制規定在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中,豎向和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均不應小于0.25%;部分框支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3%;這配筋率比其在80年代前的配筋率).07~0.1%要大多了,和國外的配筋率0.1~0.25%的高者基本接軌,這在高層或者較長的剪力墻結構中應該是合理的,但對于低矮、短小的剪力墻值得探討。
墻的水平分布筋是為橫向抗剪以防止墻體在斜裂縫出現后發生脆性剪切破壞,同時起到抵抗溫度應力防止砼出現裂縫,設計中當建筑物較高較長或框剪結構時配筋宜適當增加,特別在連梁部位或溫度、剛度變化等敏感部位宜適當增加。但對于矮、短的房屋,其水平筋的配筋率是否適當減小值得探討。
墻的豎向鋼筋主要起抗彎作用,目前在一些多層低高層剪力墻中電算結果多為構造配筋;但配筋時所取的配筋率有人往往扣除了約束邊緣構件或構造邊緣構件中的鋼筋,筆者認為豎向最小配筋率應該包括邊緣構件中的鋼筋,墻肢的豎向配筋原則也應該盡量將鋼筋布置在墻端部邊緣區并保證鋼筋間距ㄑ300mm,也應該注意防止豎筋過多使墻的抗彎強度大于抗剪強度,對抗震不利。
最新資訊
- 2026結構工程師有前途嗎?行業趨勢與職業發展全解析2025-11-15
- 2026注冊結構工程師難考嗎?合格工程師的七大生存法則2025-11-10
- 2026巖土工程師與結構工程師終極難度對決:誰才是工程界“天花板”2025-11-10
- 2026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難考嗎?深度剖析通過率與備考策略2025-11-10
- 2025終極對決:結構工程師和一級建造師哪個好?職業黃金選擇與通關秘籍2025-11-07
- 2025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真題,11月1日考后即將發布:權威解析與備考策略2025-10-31
- 刷二級結構工程師真題的真相:一個注冊結構基礎考試通過者的深度復盤2025-10-31
- 2025二級結構工程師全國通用嗎?執業范圍與跨省注冊全解析2025-10-21
- 2025年一級與二級結構工程師考試難度對比2025-10-16
- 2025年巖土工程師與結構工程師考試難度深度對比:通過率、知識體系、就業前景全解析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