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板及墻柱保護層控制措施


樓板及墻柱保護層控制措施
1、樓板保護層控制措施
鋼筋在樓面混凝土板中主要起抗拉受力作用,用來抵抗荷載所產生的彎矩,防止混凝土板面收縮和溫差裂縫的發生,而這一個作用均需鋼筋在上下設置合理的保護層前提下才能發揮。在實際施工中,樓板底筋的保護層比較容易正確控制。但當樓板底筋的保護層間距放大到1米以上時,局部樓板底筋的保護層厚度就無法得到保障,所以縱橫向的保護層間距控制在1米左右為宜。
樓板面層鋼筋的保護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難題。其中各工種交叉作業,施工人員行走頻繁,無處落腳后難免被大量踩踏;上層鋼筋網的鋼筋支撐設置間距過大,甚至不設(僅依靠樓面梁上部鋼筋擱置和分離式配筋的拐腳支撐)。在上述原因中,對于第2個原因,建議樓面雙層雙向鋼筋(包括分離式配置的負彎矩短筋)必須設置卡槽式混凝土墊塊,其縱橫向間距不應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別是對于Ф8一類細小鋼筋,卡槽式混凝土墊塊的間距應控制在600毫米以內(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較良好的效果。對于第1個原因,可采取下列措施加以解決:
A、盡可能合理和科學地安排好各工種交叉作業時間,在板底鋼筋綁扎后,線管預埋和模板封鑲收頭應及時穿插并爭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減少板面鋼筋綁扎后的作業人員數量。
B、在樓梯、通道等頻繁和必須的通行處應搭設(或鋪設)臨時的簡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員通行。
C、加強教育和管理,使全體操作人員重視保護板面上層負筋的正確位置;必須行走時應自覺沿鋼筋支撐點通行,不得隨意踩踏中間架空部位鋼筋。
D、安排足夠數量的鋼筋工(一般應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澆筑前及澆筑中及時進行整修。
E、砼工在澆筑時對裂縫的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受力最大區域,應鋪設臨時性活動挑板,擴大接觸面,分散應力,盡力避免上層鋼筋受到重新踩踏變形。
2、墻柱保護層控制措施
墻柱保護層一般比較容易控制,主要措施:
A、墻柱保護層縱橫向間距一般控制在1米左右(且不少于2列),切忌數量太少。
B、墻、柱拉鉤的加工尺寸準確。
C、墻、柱水平筋或箍筋的加工尺寸準確。
D、盡量采用新工藝、新產品,如采用塑料墊塊或使用卡撐式定位件等。
E、模板施工時切忌破壞墻柱保護層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常考知識點2025-02-17
- 2025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頻知識點2025-02-17
-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環球網校雙11預售開啟!定金百倍膨脹,直播再返現金2023-10-25
- 環球網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限時優惠!2023-10-25
-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05-16
-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容2023-04-14
-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容變動對比2023-04-10
- 2023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基礎教材變動對比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