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渣變優質水泥中國發明凝石技術


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仿地成巖的新型建筑膠凝材料——“凝石”。這種將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種工業廢棄物磨細后再“凝聚”而成的“石頭”,與尋常水泥相比,在強度、密度、耐腐蝕性、生產成本和清潔生產等許多方面表現十分突出。“凝石”技術是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即863計劃)的一項研究成果。由清華大學孫恒虎教授發明的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已獲得多項國家專利。這一技術已于12日通過了教育部主持的項目鑒定,下一步將提請國家863計劃的主管部門進行驗收。
地質學研究表明,天然火山灰等物質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通過沉積、變質過程,可以轉變為長期穩定存在的鋁硅酸巖石。而“凝石”技術正是依據大地成巖原理,以各種工業廢棄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業固體廢棄物等)為主體原料,配以少量成巖劑,在常溫常壓條件下生產出高性能的新型建材——硅鋁基類水泥產品。
老師認為,“凝石”與普通水泥相比,具有多種優點,比如:生產過程實現“冷操作”,節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生產過程大量減少煙塵,不破壞天然資源,不污染環境:“凝石”混凝土的強度、密度、耐腐蝕、抗凍融等方面的性能優良;以各種廢渣為原料,“吃渣量”可達90%以上,是處理廢渣的最有效方法;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等等。
目前,這一技術已走出了實驗室,進入了中試階段,在吉林、河北等地分別建立了生產線。產品在道路工程、廠房建設、基礎工程、礦業工程及混凝土制品方面得到規模化應用,得到用戶好評。
多位老師認為,“凝石”技術對破解我國一些產業的環境和資源瓶頸難題,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國有數十億噸的固體廢棄物,僅煤矸石一種就高達34億噸。這些固體排放物還以每年10億噸的速度增加,造成巨大的環境壓力。僅粉煤灰一項,全國每年的處理費用就達60億元。此外,我國適宜燒制水泥的石灰石可開采儲量為250億噸,以2003年的水泥產量計算,僅夠用30余年。而一旦采用“凝石”技術,這些數量巨大的固體廢棄物將變成生產優質類“水泥”膠凝材料——“凝石”的上佳原材料。有老師表示,人類在建筑膠凝材料方面,已經歷了千年的石灰“三合土”時代,百年的水泥“混凝土”時代。“凝石”技術的出現,很可能意味著人類即將迎來新的“凝石”時代。
·2009年結構工程師考試時間:9月19、20日
·08年考試規范、標準: 二級結構工程師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常考知識點2025-02-17
- 2025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頻知識點2025-02-17
-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環球網校雙11預售開啟!定金百倍膨脹,直播再返現金2023-10-25
- 環球網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限時優惠!2023-10-25
-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05-16
-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容2023-04-14
-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容變動對比2023-04-10
- 2023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基礎教材變動對比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