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基礎科目(一)輔導---半導體三極管


7.1.1 基本結構
半導體三極管(簡稱晶體管)是在一塊半導體上生成兩個PN結組成,有NPN和PNP兩大類型,其結構和符號如圖8-7-1所示。
由圖可見,它們有三個區,分別稱為發射區、基區和集電區。三個區各引出一個電極,分別稱為發射極E、基極B、集電極C。發射區和基區之間形成的PN結稱發射結,基區和集電區之間的PN結稱集電結。晶體管制造工藝的特點是:發射區摻雜濃度高,基區很薄且摻雜濃度很低,集電區摻雜濃度低且結面積比發射結大。這些特點是晶體管具有電流放大能力的內部條件。
7.1.2 晶體管的放大原理
1.晶體管處于放大狀態的條件:為了使晶體管具有放大作用,除了結構上的條件外,還必須有合適的外部條件。這就是要求外加電壓使發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根據偏置要求,外加直流電源與管子的連接方式如圖8-7-2所示。
?08年考試規范、標準: 2009年一級結構工程師考試網上遠程輔導招生簡章!
?09年結構工程師老師輔導,現在報名可贈07、08年課程!
2.晶體管內部載流子的傳輸過程:晶體管在放大電路中有三種連接方式(或稱組態),即共發射極、共基極和共集電極接法,如圖8-7-3所示。
為了分析晶體管的放大原理,簡單介紹一下晶體管內部載流子的傳輸過程。以共射接法的NPN型管為例(圖8-7-4)。
1)發射區向基區發射電子的過程:由于發射結正偏,發射區的多子(電子)向基區擴散,形成射極電子流JEN,同時基區的少子(空穴)也會向發射區擴散,形成空穴流IEP。由于基區摻雜濃度很低,這部分電流可忽略,IE≈IEN,方向由發射極流出。
(2)電子在基區的擴散和復合過程:大量電子流人基區后,繼續向集電結方向擴散,在擴散過程中,部分電子與基區的空穴相遇而復合,復合掉的空穴由基極電源來補充,從而形成基極電流IB,其方向由基極流人。由于基區很薄,摻雜濃度又低,復合的機會很小,即IB很小,大部分電子擴散到集電結邊緣。
(3)集電極收集電子的過程:到達集電結附近的電子,因集電結反偏,有利于把電子吸引到集電區,形成集電極電子流ICN。集電區的少子(空穴)在反向電壓的作用下向基區流動,這就是PN結的反向飽和電流ICBO,此電流很小,可以忽略,即IC=ICN+ICBO≈ICN,方向由集電極流人。
3.晶體管的電流放大作用:在晶體管中各電極電流滿足如下關系
IE=IB+IC
由上述分析可知,IC比IB大得多,IC和IB的比值稱晶體管共射極直流放大系數,用β表示。對共射電路來說,IB是輸入電流,IC是輸出電流。IC相對IB來說得到了放大。
7.1.3 晶體管的特性曲線
以共射接法NPN管的特性曲線為例進行分析。
1.輸入特性曲線:它是指UCE為常數時,輸入回路中基極電流IB與基一射極電壓UBE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8-7-5所示。它與二極管的正向特性類似,當UCE≥1V時,不同UCE對應的輸入特性基本上重合,通常以UCE=1V時的一根輸入特性為代表。

2.輸出特性曲線:它是指IB為常數時,輸出回路中集電極電流IC和集一射極電壓UCE之間的關系曲線,在不同的IB下,可得出一組曲線,如圖8-7-6所示。根據晶體管工作情況(或稱工作狀態)的不同,通常把輸出特性分為三個工作區。
(3)集一射極反向擊穿電壓U(BR)CEO:當基極斷開時,允許加在集一射極間的最大反向電壓即為U(BR)CEO,當UCE>U(BR)CEO,管子就會被擊穿而損壞。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常考知識點2025-02-17
- 2025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頻知識點2025-02-17
-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環球網校雙11預售開啟!定金百倍膨脹,直播再返現金2023-10-25
- 環球網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限時優惠!2023-10-25
-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05-16
-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容2023-04-14
-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容變動對比2023-04-10
- 2023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基礎教材變動對比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