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結構師專業輔導:淺談地基基礎處理1


1 地基處理的目的及意義
建筑物的地基所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四方面:a.強度及穩定性問題;b.壓縮及不均勻沉降問題;c.滲漏問題;d.液化問題。當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存在上述四類問題之一或幾個時,即須采用地基處理措施以保證建筑物的安全與正常使用。我國地域遼闊,從沿海到內地,由山區到平原,分布著多種多樣的地基土,其抗剪強度、壓縮性以及透水性等因土的種類不同而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地基條件區域性較強。因而使地基基礎這門學科特別復雜。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不僅事先要選擇在地質條件良好的場地上從事建設,而有時也不得不在地質條件不良的地基上進行修建;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結構物的荷載日益增大,對變形的要求也越來越嚴,因而原來一般可評價為良好的地基,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非進行地基處理不可。所以不僅要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不同的結構物選定合適的基礎形式、尺寸和布置方案,而且要善于選取最恰當的地基處理方法。利用換填、夯實、擠密、排水、膠結、加筋和熱學等方法對地基土進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2 山區地基的處理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山區基巖起伏變化較大,由于基巖起伏,其上覆土層的厚度不同,常常使建筑物一部分基礎置于堅硬的基巖上,另一部分基礎則置于土層上甚至是人工填土上,易使建筑物產生不均勻沉降;另外,地面高差懸殊很大,大量的平整場地工作往往使同一建筑物的部分基礎置于挖方區,而另一部分基礎置于填方區,一部分基礎置于河道上,而另一部分基礎置于硬上層上,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山區地基由于土層在平面與豎向分布上常有很大的差異,不但層次多,且各種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相差懸殊,常常遇到同一深度處部分巖層物理指標良好,而另一部分則處于全~強風化狀態,不宜同時直接應用為建筑物的持力層;基巖與填土交接。當建筑物部分坐落在巖石上,另一部分坐落在人工填土上,巖石與填土的交接處若不被妥善處理,極易產生地基間滑移,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甚至傾覆破壞;山區常遇到有河道溝渠的淤泥細砂,軟塑狀粘性土層等局部軟弱土層,一般面積不大,對一個建筑物地基的影響雖只是局部的,但如果處理不當,易產生基礎不均勻沉降,也應重視。針對上述特點山區建筑地基基礎可采取下列處理方法:
2.1樁基礎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采用爆擴樁、灌注樁,打入樁穿過軟弱土層,將基礎支撐在堅硬土(石)層上,根據建筑物具體的情況,選擇撞擊的持力層、確定樁型和長度,使建筑物的沉降差滿足設計要求,這種方法能同時取代或減少地基處理和開挖基坑的土方工程,可以節約人力和縮短工期,山區普遍采用此法。要使樁基礎達到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安全可靠,必須做到精心設計和精心施工,否則雖采用了樁基礎也會發生問題。
2.2充分利用覆土層,根據具體建筑物附近地質的情況可采用淺基礎
當地基上部土層的強度較高、分布較均勻且具有一定的厚度,應優先采用淺基礎較為經濟合理。若部分位置分布有軟弱土層,應進行軟弱下臥層的驗算及相應措施,但不應影響采取淺基礎的基礎形式。
2.3換填
換填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雜填土地基及暗溝、暗塘等的淺層處理。根據具體工程采取不同的墊層種類,或以強換弱或以弱換強,總之為協調建筑物的地基基礎整體平衡性,采取合理作法至關重要。
2.4強夯法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強夯法一般適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對高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地基,當采用在夯坑內回填塊石、碎石或其它粗顆粒材料進行置換時,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直接采用強夯法加固高飽和度的粘性土,一般來說處理效果不顯著,尤其是淤泥和淤泥質土地基,處理效果更差,應慎用。
2010年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報名時間信息匯總
結構工程師基礎科目(一)考試普通化學練習題匯總
2010年結構師考試9月18、19日
更多信息請訪問:結構工程師頻道 結構工程師論壇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贾R點2025-02-17
- 2025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頻知識點2025-02-17
-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環球網校雙11預售開啟!定金百倍膨脹,直播再返現金2023-10-25
- 環球網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限時優惠!2023-10-25
-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05-16
-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容2023-04-14
-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容變動對比2023-04-10
- 2023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基礎教材變動對比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