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結構工程師基礎知識講義:鋼結構設計原理
鋼結構設計原理
(1) 將預埋的插筋清理干凈,按1:6調整其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先綁2~4根豎筋,并畫好橫筋分擋標志,然后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畫好豎筋分檔標志。一般情況橫筋在外,豎筋在里,所以先綁豎筋后綁橫筋,橫豎筋的間距及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2) 墻筋為雙向受力鋼筋,所有鋼筋交叉點應逐點綁扎,豎筋搭接范圍內,水平筋不少于三道。橫豎筋搭接長度和搭接位置,符合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
(3) 雙排鋼筋之間應綁間距支撐和拉筋,以固定鋼筋間距和保護層厚度。支撐或拉筋可用φ6和φ8鋼筋制作,間距600mm左右,用以保證雙排鋼筋之間的距離。
(4) 在墻筋的外側應綁扎或安裝墊塊,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
(5) 為保證門窗洞口標高位置正確,在洞口豎筋上畫出標高線。門窗洞口要按設計要求綁扎過梁鋼筋,錨入墻內長度要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6) 各連接點的抗震構造鋼筋及錨固長度,均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綁扎。
(7) 配合其他工程安裝預埋管件、預留洞口等,其位置、標高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2、頂板鋼筋綁扎
(1) 清理模板上的雜物,用墨斗彈出主筋,分布筋間距。
(2) 按設計要求,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綁扎板底鋼筋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全部綁扎外,其余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
(3) 板底鋼筋綁扎完畢后,及時進行水電管路的敷設和各種埋件的預埋工作。
(4) 水電預埋工作完成后,及時進行鋼筋蓋鐵的綁扎工作。綁扎時要掛線綁扎,保證蓋鐵兩端成行成線。蓋鐵與鋼筋相交點必須全部綁扎。
(5) 鋼筋綁扎完畢后,及時進行鋼筋保護層墊塊和蓋鐵馬凳的安裝工作。墊塊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如設計無要求時為15mm。鋼筋的錨固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最新資訊
- 2026結構工程師是做什么的?職業定位與備考指南2025-11-18
- 2026一級結構工程師考試科目全解析:備考策略與通關秘籍2025-11-18
- 2026一級結構工程師考試介紹:報考指南、備考策略與行業價值深度解析2025-11-10
- 2026年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科目2025-11-04
- 2026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免考條件2025-11-03
- 2025年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規范目錄及簡稱速查手冊:備考必讀指南2025-11-01
- 2025一級結構工程師考試科目揭秘:考前一天必看的高分沖刺方案2025-10-31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題目類型全解析:核心考點與備考策略2025-10-30
- 2025年結構工程師答辯都問什么問題?核心問題清單與應答策略全解析2025-10-30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題型分布:深度解析與備考指南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