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級結構工程師專業知識:地基與基礎(6)
1. 地基處理是指對不能滿足承載力和變形要求的軟弱土地基進行人工處理;地基處理對象:軟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2. 地基處理的目的: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強度2)降低地基土的壓縮性3)改善地基土的滲透特性4)改善地基土的動力特性。
3. 震級指一次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烈度指某一點在該次時所受到的影響程度;基本烈度指一個地區在今后一定時期內在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抗震設防烈度是指按國家規定的權限批準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
4. 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特殊設防類(甲類),重點設防類(乙類),標準設防類(丙級),適度設防類(丁類)。
5. 地基液化:地基土的液化主要發生在飽和的粉砂,細砂和粉土中,其宏觀現象是:地表開裂,噴砂,冒水,從而引起地基失效,造成上部建筑物下陷,浮起,傾斜,開裂等震害現象。
6. 目前我國基坑開挖與支護狀況具有以下特點:1)基坑深度大2)施工條件差3)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大4)基坑圍護方法多5)事故發生具有突發性6)信息化施工很重要。
基坑開挖的形式分為放坡開挖,擋土支護開挖和分部開挖三類。
7. 按支撐方式分類:1)摩擦型樁是指在豎向極限荷載作用下,樁頂荷載由樁側阻力承受,分為摩擦樁和端承摩擦樁兩類;2)端承型樁是指在豎向極限荷載作用下,樁頂荷載由樁端阻力承受,分為端承樁和摩擦端承樁;按設置效應分類:擠土樁,部分擠土樁,非擠土樁。
8. 負摩阻力:在土層相對于樁側向下位移時,產生于樁側的向下的摩阻力;群樁:樁基礎都是由多根樁通過承臺連接在一起組成群樁,共同承受上部荷載;群樁中的每根樁稱為基樁;群樁效應:豎向荷載作用下的群樁,由于承臺,樁,土相互作用,其基樁承載力和沉降性狀與相同地質條件和設置方法相同的單樁有顯著差別;摩擦型群樁主要通過每根樁側的摩擦阻力將上部荷載傳到樁周及樁端土層;當樁數較多,樁距較小,樁端處地基中各樁傳來的壓力互相重疊,樁間摩擦力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在樁端產生應力疊加,因此,群樁的承載力小于單樁承載力與樁數的乘積。
9. 樁承臺效應:絕大多數情況承臺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地基土直接接觸,而且在上部荷載作用下,承臺與地基土壓得更緊。
10. 樁基礎設計步驟:1)選擇樁的類型和幾何尺寸2)確定單樁豎向和水平承載力設計值3)確定樁的數量,間距和平面布置方式4)驗算樁基的承載力,必要時驗算樁基沉降5)樁身結構設計6)承臺設計7)繪制樁基礎施工圖。
11. 常用地基基礎方案:1)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2)人工地基上淺基礎3)深基礎;地基基礎的設計等級分甲,乙,丙三等;地基基礎滿足的要求:1)承載力要求,2)正常使用要求。
12. 無筋基礎稱作剛性基礎,由鋼筋混凝土材料修建的基礎為柔性基礎。
13、擋土墻土壓力在很大程度上與土體可能經受的側向變位有關,按土變位的特定情況可以分為三類:靜止土壓力、主動土壓力、被動土壓力。
靜止土壓力:在未受擾動的天然土體內部的側向自重應力就是靜止土壓力。
主動土壓力:在墻后填土作用下擋土墻向前移動,填土有下滑趨勢,土中各點的抗剪強度逐漸發揮,作用在墻背上的土壓力逐漸減小,直至墻后填土進入極限平衡狀態,此時作用在擋土墻上的土壓力值最小,稱為主動土壓力。
被動土壓力:在外力作用下擋土墻向填土方向移動,墻后填土有向上被擠出的趨勢,土中各點的抗剪強度逐漸發揮,作用在墻背上的土壓力逐漸增加,直至墻后填土進入極限平衡狀態,此時作用在擋土墻上的土壓力值最大,稱為被動土壓力。

最新資訊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前實戰試題解析:突破考試瓶頸的終極指南‌2025-10-13
- 2025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常考知識點2025-02-17
- 2025年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高頻知識點2025-02-17
- 2024年度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2024年度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資料:規范、標準、規程2024-08-13
- 環球網校雙11預售開啟!定金百倍膨脹,直播再返現金2023-10-25
- 環球網校結構工程師雙11活動來啦,限時優惠!2023-10-25
- 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下載2023-05-16
- 2023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大綱內容2023-04-14
- 2023年結構工程師教材內容變動對比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