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點:濕地脆弱性評價原則


濕地脆弱性評價原則
1濕地脆弱性評價原則
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脆弱生態環境的表現特征不同。因此,在進行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時應遵循地域性、主導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
2.評價因子
2.1.主要成因指標
(1)水資源
水主要通過降水量多少、降水穩定性、蒸發與降水關系對利用的影響、徑流變率及地下水礦化度等影響脆弱生態環境的形成。影響張掖黑河濕地的水分條件是年降水量和河流徑流量,其值越大越有利于濕地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因此為了操作方便、簡化評價工作,堅持可比性、精煉性原則,我們只選直觀易獲的降水量、降水變化率和黑河年徑流量作為濕地脆弱生態環境的水資源成因指標。
(2)熱量資源
由≥10℃的連續積溫表示,它是熱量充足與否的重要指標。熱量資源不僅本身直接影響脆弱生態環境,而且還通過與水資源配合狀況(可以干燥度中得到體現)、植被分布類型及分布密度影響脆弱生態環境。
(3)干燥度
水熱配合不當,矛盾突出,氣候炎熱干燥,造成極度干旱。干燥度越大,生態環境越脆弱,干燥度大小正好與生態環境的脆弱度大小成正相關。干燥度K(申元村,1995)可從式⑴求得。
K=0.16Σ≥10℃ /式中:0.16 為常數;R 為氣溫≥10℃連續期的降水量,用mm 表示;Σ≥10℃為氣溫≥10℃期間的連續積溫。
(4)人均耕地面積
它同時代表人口與土地兩大資源及二者的結合情況,也是促成脆弱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與生態環境的脆弱成反相關關系。
(5)地表植被覆蓋度
從普遍的意義上講,不管哪一種脆弱表現形式的脆弱強度均與植被覆蓋度(地表裸露度)有較好的相關關系,生態環境脆弱度與地表植被覆蓋度成負相關關系。黑河地表植被覆蓋度僅用濕生植被的蓋度來表示。
2.2.結果表現指標
脆弱生態環境的指標體系實際上是估價人口、生產、社會發展、環境整體生產能力及潛力的程度,以及環境能否被持續、穩定利用的綜合性衡量標準。因此,脆弱生態環境結果表現指標是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脆弱生態環境結果表現可歸納出以下指標。
(1)經濟發展水平
包括工、農業發展水平指標和綜合經濟發展水平指標。主要包括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工業產值、鄉鎮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等3 個指標。無論是農業現代化還是工業現代化水平均與生態環境脆弱度成負相關(趙躍龍,1996a,b)。
(2)社會發展水平
這是所有脆弱生態環境成因與環境發生作用后,在生態環境的主體――人類上的最終表現指標,即結果指標以非農業人口比例、恩格爾系數、人口素質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四大指標表示。人口素質主要由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即健康狀況構成,文化素質以非文盲率來衡量,身體素質用壽命的長短來衡量。
2.3.自然因子影響水平
區域生態環境脆弱度越高,越易收到諸如干旱、澇洪、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因此本文選用成災面積與受災面積的比來反應自然因子對研究區影響水平的指標。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一套評價脆弱生態環境的指標體系(表6.1),共包括17項指標,除其中的干燥度和恩格爾系數的大小與脆弱度大小成正相關外,其它12 項指標均與脆弱度大小成負相關。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