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考點:下滲


下滲
下滲又稱入滲,是指水從地表滲入土壤和地下的運動過程。它不僅影響土壤水 和地下水的動態,直接決定壤中流和地下徑流的生成,而且影響河川徑流的組成。 下滲強度指的是單位面積上單位時間內滲入土壤中水量,用下滲率/表示,常用毫 米/分或毫米/小時計。在超滲產流地區,只有當降水強度超過下滲率時才能產生徑 流。可見,下滲是將地表水與地下水、土壤水聯系起來的紐帶,是徑流形成過程、 水循環過程的重要環節。
在天然條件下,下滲過程往往呈現不穩定和不連續性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土壤特性的影響。土壤特性對下滲的影響,主要決定于土壤的透水性能及 土壤的前期含水量。其中透水性能又和土壤的質地、孔隙的多少與大小有關。一般 來說土壤顆粒愈粗,孔隙直徑愈大,其透水性能愈好,土壤的下滲能力亦愈大。
降水特性的影響。降水特性包括降水強度、歷時、降水時程分配及降水空 間分布等。其中降水強度直接影響土壤下滲強度及下滲水量,在降水強度/小于下 滲率/的條件下,降水全部滲入土壤,下滲過程受降水過程制約。在相同土壤水分 條件下,下滲率隨雨強增大而增大。尤其是在草被覆蓋條件下情況更明顯。但對裸 露的土壤,由于強雨點可將土粒擊碎,并充填土壤的孔隙中,從而可能減少下滲率。 此外,降水的時程分布對下滲也有一定的影響,如在相同條件下,連續性降水的下 滲量要小于間歇性下滲量。
流域植被、地形條件的影響。通常有植被的地區,由于植被及地面上枯枝 落葉具有滯水作用,增加了下滲時間,從而減少了地表徑流,增大了下滲量。而地 面起伏,切割程度不同,要影響地面漫流的速度和匯流時間。在相同的條件下,地 面坡度大、漫流速度快,歷時短,下滲量就小。
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活動對下滲的影響,既有增大的一面,也有抑制的 一面。例如,各種坡地改梯田、植樹造林、蓄水工程均增加水的滯留時間,從而增 大下滲量。反之砍伐森林、過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則加劇水土流失,從而減少 下滲量。在地下水資源不足的地區采用人工回灌,則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增加下滲
水量;反之在低洼易澇地區,開挖排水溝渠則是有計劃有目的控制下滲,控制地下 水的活動。從這意義上說,人們研究水的入滲規律,正是為了有計劃、有目的控制 入滲過程,使之朝向人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