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律法規》備考題4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生活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 保護和改善
B: 維護和治
C: 保持和改善
D: 保護和改良
參考答案:A
2.《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屬于()。
A: 環境保護單行法
B: 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C: 環境保護部門規章
D: 環境保護標準
參考答案:C
3.以下屬于環境保護部門規章的是()。
A: 《海洋傾廢管理條例》
B: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C: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D: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
參考答案:C
詳細解答:選項中,C項為部門規章,A、B項均為環境保護行政法規,D項為環境標準。
4.某環評機構在為某建設項目做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發現《環境影響評價法》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對某一問題的要求不同,則應()。
A: 遵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執行
B: 遵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C: 請示國家環保總局
D: 擇一要求低的執行
參考答案:A
詳細解答:不同位階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有沖突的,應按照位階高的規定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為法律,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為部門規章,因《環境影響評價法》的位階較高,故應遵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執行。
5.某環評機構在為某高架橋項目做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發現《環境影響評價法》與《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對某一問題的要求不同,則應()。
A: 遵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執行
B: 遵照《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執行
C: 請示國家環保總局
D: 擇一要求低的執行
參考答案:A
詳細解答:相同位階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有沖突的,應遵照從新的原則處理,即執行較晚出臺的法律法規的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法》自2002年起施行,而《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施行,因《環境影響評價法》出臺較晚,故應選A。
6.依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山東省政府所制定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須報國家環??偩?)。
A: 批準
B: 審核
C: 備案
D: 許可
參考答案:C
詳細解答:《環境保護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故應選 C。
7.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建立()。
A: 環境保護規劃制度
B: 環境保護計劃制度
C: 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D: 環境保護公告制度
參考答案:C
8. 某化工廠自建成投產以來,一直向附近水域直接排放污染物,到2005年7月31日該水域內養殖戶所養的水產品陸續全部死亡,經調查,當地環境保護部門于 2005年9月30日認定,化工廠直接排污是導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如養殖戶擬就提起訴訟以獲取損害賠償的話,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應于()前起訴。
A:2007年7月31日
B:2008年7月31日
C:2007年9月30日
D:2008年9月30日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北敬问录蛘J定污染導致損害的時間為2005年9月30日,應自此時起算訴訟時效,故應選D。
9.某化工企業因拒絕繳納排污費被處以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如該企業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
A: 提起行政復議
B: 提起行政訴訟
C: 再次處以罰款
D: 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考答案:D
詳細解答:《環境保護法》第四十條規定,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處罰,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做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0.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A: 環境污染
B: 生態惡化
C: 環境影響
D: 環境破壞
參考答案:C
11.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有行業主管部門的建設項目的環評文件的審批程序是()。
A: 建設單位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B: 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C: 經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D: 經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復核
參考答案:B
12.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某海運碼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審批程序是()。
A: 建設單位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B: 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預審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C: 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簽署意見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D: 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復核
參考答案:C
詳細解答: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條的規定,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簽署意見后,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故應選C。
13.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后,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投入試運行。
A: 可以與主體工程同時
B: 可以在主體工程之后
C: 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
D: 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
參考答案:D
14.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日內完成驗收。
A: 15
B: 30
C: 45
D: 60
參考答案:B
15.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超過3個月,建設單位未申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應處以的行政處罰是()。
A: 責令限期治理
B: 責令限期辦理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手續
C: 責令停業整頓
D: 責令停止試生產
參考答案:B
16.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長途客運站建設項目的環評文件,建設單位應當委托具備()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機構編制。
A: 特級
B: 一級
C: 甲級
D: 乙級
參考答案:C
17.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管理機構是()。
A: 國務院
B: 環境保護總局或其委托機構
C: 人事部
D: 各級人民政府
參考答案:B
18.以下說法中,不符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規定的是()。
A: 國家對甲級評價機構數量實行總量限制
B: 國家對乙級評價機構數量實行總量限制
C: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根據環評機構的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限制數量
D: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申請機構,按照其提交完整申請材料的先后順序作出是否準予評價資質的決定
參考答案:B
詳細解答:《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國家對甲級評價機構數量實行總量限制。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業務的需求等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限制數量,并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申請機構,按照其提交完整申請材料的先后順序作出是否準予評價資質的決定。
19.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規定,評價機構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評價資質的,除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取消其評價資質外,評價機構在()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評價資質。
A: 1
B: 2
C: 3
D: 4
參考答案:C
20.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以下不符合甲級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條件的是()。
A:具備20名以上的專職技術人員
B: 具有健全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保證體系
C: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登記的各類所有制企業或事業單位
D:近3年主持過3項省級以上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
參考答案:D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