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律法規》備考題2


1.以下說法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的是()。
A: 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防止污染環境
B: 開采礦產資源,應當節約用地
C: 關閉礦山,必須提出礦山閉坑報告
D: 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礦受到破壞的,礦山企業應當采取復墾利用措施
E: 開采礦山資源,應當效率優先,兼顧環境
參考答案:ABC
詳細解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防止污染環境。開采礦產資源,應當節約用地。關閉礦山,必須提出礦山閉坑報告及有關采掘工程、不安全隱患、土地復墾利用、環境保護的資料,并按照國家規定報請審查批準。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礦受到破壞的,礦山企業應當因地制宜地采取復墾利用、植樹種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復墾利用措施。故DE兩項是錯誤的。
2.防洪區是指洪水泛濫可能淹及的地區,它又可分為()。
A: 洪泛區
B: 蓄滯洪區
C: 分洪區
D: 泄洪區
E: 防洪保護區
參考答案:ABE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應當與經濟和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遵循()的原則。
A: 安全優先
B: 統籌安排
C: 配套建設
D: 綜合開發
E: 合理利用
參考答案:BDE
4.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貯存、處置設施,應當()。
A:遠離村莊
B:遠離城市
C:遠離水源保護區
D:交通干道
E:與工作場所有適當的安全防護距離
參考答案:ABCDE
5.根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下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屬于禁止的是()。
A:在依法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過渡區)內開采礦產資源
B: 新建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可恢復利用的、產生破壞性影響的礦產資源開發項目
C: 在鐵路、國道、省道兩側進行開采
D: 土法采、選冶金礦和土法冶煉汞、砷、鉛、鋅、焦、硫、釩等礦產資源開發活動
E: 在依法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湖泊周邊、文物古跡所在地等區域內采礦
參考答案:BDE
6.《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中提出,對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區、草原,應劃為()。
A: 禁墾區
B: 禁獵區
C: 禁伐區
D: 禁耕區
E: 禁牧區
參考答案:ACE
詳細解答:原文摘錄:“對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區、草原,應劃為禁墾區、禁伐區或禁牧區,嚴格管護;已經開發利用的,要退耕退牧、育林育草,使其休養生息。對毀林、毀草開墾的耕地和造成的廢棄地,要按照‘誰批準誰負責,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限期退耕還林還草。”
7.根據《關于制止電解鋁行業違規建設盲目投資的若干意見》,屬于以下()情況的礦點必須依法關閉。
A: 破壞資源
B: 污染環境
C: 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
D: 虧損嚴重
E: 布局不合理
參考答案:ABCE
詳細解答:文件指出:為保護好有限的鋁土礦資源,要加強對鋁土礦開采秩序的治理整頓,依法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布局不合理和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礦點。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部門必須嚴格依法審批和頒發采礦許可證,從嚴審批鋁土礦勘查許可證,嚴格控制新建鋁土礦礦山。今后新建氧化鋁企業,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申請鋁土礦采礦權,按照批準的開發利用方案配套建設礦山,依法開采鋁土礦資源。任何未按國家規定審批和沒有落實合法鋁土礦來源的氧化鋁建設項目,一律不得自行開工建設。氧化鋁生產企業不得收購無證開采的鋁土礦,正在進行收購的必須立即停止。
有關部門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鼓勵使用國外鋁土礦資源。
8.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的“污水處理工藝選擇的原則”,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應根據(),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后優選確定。
A: 處理規模
B: 水質特性
C: 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
D: 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要求
E: 投資規模
參考答案:ABCD
9.《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所確立的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總原則是危險廢物的()。
A: 資源化
B: 生態化
C: 減量化
D: 清潔化
E: 無害化
參考答案:ACE
10.國務院發布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指出,對于()的地區,暫停環評審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
A: 超過總量指標
B: 環境污染指數較高
C: 環境質量未達標
D: 重點項目未達到目標責任要求
E: 新增污染物排放項目較多
參考答案:AD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及論壇,歡迎加入官方群:127666639,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11.依照現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納入區域性開發的建設項目,在()情況下,經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可適當簡化。
A: 編制區域開發規劃時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
B: 規劃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已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C: 建設項目的性質符合區域開發總體要求的
D: 建設項目的規模符合區域開發總體要求的
E: 建設項目采用的生產工藝符合區域開發總體要求的
參考答案:ABCDE
12.李某為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依照《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其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 定期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
B: 以個人名義接受環境影響評價委托業務
C: 對其主持完成的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工作的技術文件承擔相應責任
D: 在接受環境影響評價委托業務時為委托人保守商務秘密
E: 不斷更新知識,并按規定參加繼續教育
參考答案:ACDE
13.以下屬于乙級、評價范圍為環境影響報告表的評價機構應當具備的條件有()。
A:具備12名以上環境影響評價專職技術人員
B:固定資產不少于200萬元
C:企業法人工商注冊資金不少于30萬元
D:具備2名以上登記于該機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E: 具有健全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保證體系
參考答案:CDE
14.評價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取消其評價資質。
A: 資質證書有效期滿未申請延續的
B: 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評價資質的
C: 涂改、倒賣、出租、出借資質證書的
D: 超越評價資質等級、評價范圍提供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服務的
E: 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不負責任或者弄虛作假,致使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失實的
參考答案:BCD
詳細解答: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的規定,BCD項為正確選項。A項屬應注銷其評價資質的情形;E項屬應吊銷其評價資質的情形。
15.以下關于建設項目試生產的說法,符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的是()。
A: 建設項目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
B: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由建設項目所在地省、
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其試生產申請,并將其審查決定報送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C: 建設項目試生產前,建設單位應向項目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試生產申請
D: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接到試生產申請后,組織或委托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試生產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
E: 試生產申請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建設單位方可進行試生產
參考答案:ABDE
詳細解答:依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的規定,ABDE項為正確選項,C項應向負責其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的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16.《海洋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的應當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的區域包括()。
A: 遭受破壞但經保護能恢復的海洋自然生態區域
B: 珍稀、瀕危海洋生物物種的集中養殖區域
C: 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島嶼、濱海濕地、入海河口和海灣等
D: 海洋生物物種高度豐富的區域
E: 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海洋自然遺跡所在區域
參考答案:ACDE
詳細解答:《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凡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①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區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區域,以及遭受破壞但經保護能恢復的海洋自然生態區域;②海洋生物物種高度豐富的區域,或者珍稀、瀕危海洋生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域;③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島嶼、濱海濕地、入海河口和海灣等;④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海洋自然遺跡所在區域;⑤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護的區域。
17.以下關于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說法與《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相一致的是()。
A: 核設施營運單位應當在申請領取核設施建造、運行許可證和辦理裝料、退役審批手續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B: 核設施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
C:開發利用或者關閉鈾(釷)礦的單位,應當在申請領取采礦許可證或者辦理退役審批手續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D:開發利用或者關閉鈾(釷)礦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須報省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E:以開發利用鈾(釷)礦為主營業務的單位,其所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未經環境保護部門批準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門不得頒發營業執照
參考答案:ABCE
詳細解答:《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規定,在辦理核設施選址審批手續及申請領取核設施建造、運行許可證和辦理裝料、退役等審批手續之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未經批準,有關部門不得頒發許可證和辦理批準文件。開發利用或者關閉鈾(釷)礦的單位,應當在申請領取采礦許可證或者辦理退役審批手續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故D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不應入選。
18.以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相關規定的是()。
A: 確需圍墾河道的,應當經過科學論證,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
B: 在地下水超采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
C: 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應當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由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
D: 從事工程建設,占用農業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設施,或者對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E: 跨流域調水,應當進行全面規劃和科學論證,統籌兼顧調出和調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參考答案:BDE
詳細解答: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應當經過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禁止圍墾河道,確需圍墾的,應當經過科學論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19.根據《防沙治沙法》,下列屬于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范圍內明確禁止的行為是()。
A: 一切破壞植被的活動
B: 安置移民
C: 農牧民進行生產生活
D: 修建鐵路
E: 種植發菜
參考答案:AB
詳細解答:根據《防沙治沙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在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范圍內,禁止一切破壞植被的活動。禁止在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范圍內安置移民。對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范圍內的農牧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組織遷出,并妥善安置。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范圍內尚未遷出的農牧民的生產生活,由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主管部門妥善安排。未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指定的部門同意,不得在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范圍內進行修建鐵路、公路等建設活動。
20.以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建設工程選址中保護不可移動文物的有關規定”的是()。
A: 建設工程選址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不可移動文物的,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
B: 無法實施原址保護,必須遷移異地保護或者拆除的文物,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C: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必須遷移或者拆除的,須經國務院批準
D: 被拆除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具有收藏價值的壁畫、雕塑、建筑構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文物收藏單位收藏
E: 文物保護單位原址保護、遷移、拆除所需費用,應由建設單位列入建設工程預算
參考答案:ABDE
詳細解答:根據規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得拆除;需要遷移的,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