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章節講義2.1


點擊查看: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第二章節講義匯總
第一節污染型項目工程分析
一、工程分析的作用
1. 工程分析是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
工程分析是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污染型項目工程分析從項目建設性質、 產品結構、生產規模、原料路線、工藝技術、設備選型、能源結構、技術經濟指標、總圖布置方案等基礎資料入手,確定工程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的產污環節、核算污染 源強、計算排放總量。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技術經濟先進性、污染治理措施的可 行性、總圖布置合理性、達標排放可能性。衡量建設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保護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確定建設該項目的環境可行性。
2. 為各專題預測評價提供基礎數據
工程分析專題是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工程分析給出的產污節點、污染源坐 標、源強、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等技術參數是大氣環境、水環境、噪聲環境影響預測計算的依據,為定量評價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程度和范圍提供了可靠的 保證,為評價污染防治對策的可行性提出完善改進建議,從而實現污染物排放總量 控制創造了條件。
3. 為環保設計提供優化建議
項目的環境保護設計是在已知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污染物的環節和數量的基 礎上,采用必要的治理措施,實現達標排放,一般很少考慮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對 于改擴建項目則更少考慮原有生產裝置環?!扒焚~”問題以及環境承載能力。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工程分析需要對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論證,提出滿足清潔生產要求的清 潔生產工藝方案,實現“增產不增污”或“增產減污”的目標,使環境質量得以改 善或不使環境質量惡化,起到對環保設計優化的作用。
分析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先進性、可靠性,必要時要提出進一步完善、 改進治理措施的建議,對改擴建項目尚須提出“以新帶老”的計劃,并反饋到設計 當中去予以落實。
4.為環境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工程分析篩選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項目生產單位和環境管理部門日常管理的對象,所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是工程驗收的重要依據,為保護環境所核定的污染物排 放總量是開發建設活動進行污染控制的目標。
二、工程分析的方法
一般地講,建設項目的工程分析都應根據項目規劃、可行性研究和設計方案 等技術資料進行工作。由于國家建設項目審批體制改革,環境影響評價成為項目核準備案的前置條件,有些建設項目,如大型資源開發、水利工程建設以及國外引進 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所能提供的工程技術資料不能滿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時,可 以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其他適用的方法進行工程分析。目前可供選用的方法有類比法、物料衡算法和資料復用法。
1.類比法
類比法是用于擬建項目類型相同的現有項目的設計資料或實測數據進行工程 分析的一種常用方法。采用此法時,為提高類比數據的準確性,應充分注意分析對象與類比對象之間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如:
(1) 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所謂一般特征包括建設項目的性質、建設規模、車間組成、產品結構、工藝路線、生產方法、原料、燃料成分與消耗量、用水量和 設備類型等。
(2) 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類型、濃度、強度與數量,排放方式與去向以及污染方式與途徑等。
(3) 環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氣象條件、地貌狀況、生態特點、環境功能以及區域污染情況等方面的相似性。因為在生產建設中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即某污染 物在甲地是主要污染因素,在乙地則可能是次要因素,甚至是可被忽略的因素。
類比法也常用單位產品的經驗排污系數去計算污染物排放量。但是采用此法 必須注意,一定要根據生產規模等工程特征和生產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修正。
經驗排污系數法公式:
A=ADXM
AD=BD~(aD+bD+cD+dD)
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AD――單位產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額;
M――產品總產量;
BD――單位產品投入或生成的某污染物量;
aD――單位產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單位產品所生成的副產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單位產品分解轉化掉的污染物量;
dD――單位產品被凈化處理掉的污染物量。
?用經驗排污系數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時,必須對生產工藝、化學反應、副反 應和管理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原料、輔助材料、燃料的成分和消耗定額。一些項目計算結果可能與實際存在一定的誤差,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結果的一致性。
2.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用于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規和最基本的方法。在具體建設項 目產品方案、工藝路線、生產規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確定的情況下,運用質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即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系統的物料總量必須等 于產品數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其計算通式如下: ‘
投入產品流失
式中. SGsa――投入系統的物料總量;
――產出產品總量;
流失――物料流失總量。
當投入的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時,可按下列總量法公式進行衡算:
(1) 總物料衡算公式。
排放投入回收―處理―EG轉化―產品
式中:SGaA――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總量;
IX}產品――進入產品結構中的某污染物總量;
回收――進入回收產品中的某污染物總量;
SG ――經凈化處理掉的某污染物總量;
――生產過程中被分解、轉化的某污染物總量;
――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2) 單元工藝過程或單元操作的物料衡算。
對某單元過程或某工藝操作進行物料衡算,可以確定這些單元工藝過程、單 一操作的污染物產生量,例如對管道和泵輸送、吸收過程、分離過程、反應過程等進行物料衡算,可以核定這些加工過程的物料損失量,從而了解污染物產生量。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①總物料衡算;②有毒有害物料衡算;③有 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礎資料比較翔實或對生產工藝熟悉的條件下,應優先采 用物料衡算法計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論上講,該方法是最精確的。
3.資料復用法
此法是利用同類工程已有的環境影響評價資料或可行性研究報告等資料進行工程分析的方法。雖然此法較為簡便,但所得數據的準確性很難保證,所以只能在 評價工作等級較低的建設項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三、工程分析的工作內容
對于環境影響以污染因素為主的建設項目來說,工程分析的工作內容,原則 上是應根據建設項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設項目的類型、性質、規模、開發建設方式與強度、能源與資源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項目所在地的環境條件來確定。 其工作內容通常包括六部分,詳見表2-1。
表2-1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內容
工程分析項目 |
工作內容 |
1.工程概況 |
工程一般特征簡介 物料與能源消耗定額 項目組成 |
2.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分析 |
工藝流程及污染物產生環節 |
3.污染物分析 |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強核算 物料平衡與水平衡 無組織排放源強統計及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強統計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總量建議指標 |
4.清潔生產水平分析 |
清潔生產水平分析 |
5.環保措施方案分析 |
分析環保措施方案及所選工藝及設備的先進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與處理工藝有關技術經濟參數的合理性 分析環保設施投資構成及其在總投資中占有的比例 |
6.總圖布置方案分析 |
分析廠區與周圍的保護目標之間所定防護距離的安全性 根據氣象、水文等自然條件分析工廠和車間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環境敏感點(保護目標)處置措施的可行性
|
1.工程概況
首先對工程概況、工程一般特征作簡介,通過項目組成分析找出項目建設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列出項目組成表(可參照表2-2),為項目產生的環境影響分 析和提出合適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礎。根據工程組成和工藝,給出主要原料與輔 料的名稱、單位產品消耗量、年總耗量和來源(表2-3)。對于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原料、輔料還應給出組分。
對于分期建設項目,則應按不同建設期分別說明建設規模。改擴建項目應列 出現有工程,說明依托關系。
表2-2建設項目項目組成
項目名稱 |
建設規模 | ||
主體工程 |
1 |
||
2 |
|||
輔助工程 |
1 |
||
2 |
|||
公用工程 |
1 |
||
2 |
|||
環保工程 |
1 |
||
2 |
|||
辦公室及生活設施 |
1 |
||
2 |
|||
儲運工程 |
1 |
||
2 |
|||
表2-3建設項目原、輔材料消耗
序號 |
名稱 |
單位產品耗量 |
年耗量 |
來源 |
1 |
||||
2 |
||||
3 |
||||
… |
0 |
2.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分析
一般情況下,工藝流程應在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的可研或設計文件基礎上, 根據工藝過程的描述及同類項目生產的實際情況進行繪制。環境影響評價工藝流程圖有別于工程設計工藝流程圖,環境影響評價關心的是工藝過程中產生污染物的具 體部位,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所以繪制污染工藝流程應包括涉及產生污染物的裝 置和工藝過程,不產生污染物的過程和裝置可以簡化,有化學反應發生的工序要列 出主要化學反應和副反應式。并在總平面布置圖上標出污染源的準確位置,以便為其他專題評價提供可靠的污染源資料,圖2-1和圖2-2為用裝置流程圖說明某化肥 廠的生產過程,一般可簡化用方塊流程圖表示。
1. 污染源源強分析與核算
(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強核算。
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類型及排放量是各專題評價的基礎資料,必須按建設過 程、運營過程兩個時期詳細核算和統計。根據項目評價需要,一些項目還應對服務期滿后(退役期)影響源強進行核算,力求完善。因此,對于污染源分布應根據已 經繪制的污染流程圖,并按排放點標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點統計各種污 染物的排放強度、濃度及數量。對于最終排入環境的污染物,確定其是否達標排放, 達標排放必須以項目的最大負荷核算。比如燃煤鍋爐二氧化硫、煙塵排放量,必須要以鍋爐最大產汽量時所耗的燃煤量為基礎進行核算。
對于廢氣可按點源、面源、線源進行核算,說明源強、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 及存在的有關問題。廢水應說明種類、成分、濃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廢物進行分類,廢液應說明種類、成分、 濃度、是否屬于危險廢物、處置方式和去向等有關問題;廢渣應說明有害成分、溶 出物濃度、是否屬于危險廢物、排放量、處理和處置方式和貯存方法。噪聲和放射性應列表說明源強、劑量及分布。
污染物的源強統計可參照表2-4進行,分別列廢水、廢氣、固廢排放表,噪聲 統計比較簡單,可單列。
表2-4污染源強
序
號 |
污染源 |
污染因子 |
產生量 |
治理
措施 |
排放量 |
排放
方式 |
排放
去向 |
達標
分析 |
?、賹τ谛陆椖课廴疚锱欧帕拷y計,須按廢水和廢氣污染物分別統計各種污 染物排放總量,固體廢棄物按我國規定統計一般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并應算清“兩本賬”,即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產生量和實現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減量,二 者之差為污染物最終排放量,參見表2-5。
統計時應以車間或工段為核算單元,對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則上要求實測,實測有困難時,可以利用年均消耗定額的數據進行物料平衡推算。
?、诩几臄U建項目污染物源強。
在統計污染物排放量的過程中,應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賬”,即技改擴建前 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擴建項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擴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帶老” 削減量)污染物排放量,其相互的關系可表示為:
技改擴建前排放量一 “以新帶老”削減量+技改擴建項目排放量=技改擴建完成后排放量。
可以用表2-6的形式列出。
表2-5新建項目污染物排放量統計
類別 |
污染物名稱 |
產生量 |
治理削減量 |
排放量 |
廢氣 |
||||
廢水 |
||||
固體廢物 |
表2-6技改擴建項目污染物排放量統計
類
別 |
污染
物 |
現有工程 排放量 |
擬建項目 排放量 |
“以新帶老” 削減量 |
技改工程完成后 總排放量 |
增減量
變化 |
廢
氣 |
||||||
廢
水 |
||||||
固
體
廢
物 |
||||||
(2)物料平衡和水平衡。
在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工程分析時,必須根據不同行業的具體特點,選擇若干 有代表性的物料,主要是針對有毒有害的物料,進行物料衡算。
水作為工業生產中的原料和載體,在任一用水單元內都存在著水量的平衡關 系,也同樣可以依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質量平衡計算,這就是水平衡。根據《工業用水分類及定義》(CJ40―1999)規定,工業用水量和排水量的關系見圖2-3, 水平衡式如下: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及論壇,歡迎加入官方群:127666639,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偃∷浚汗I用水的取水量是指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海水、城 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總水量。對于建設項目工業取水量包括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又包括間接冷卻水、工藝用水和鍋爐給水。
工業取水量=間接冷卻水量+工藝用水量+鍋爐給水量+生活用水量
②重復用水量:指生產廠(建設項目)內部循環使用和循序使用的總水量。
?、酆乃浚褐刚麄€工程項目消耗掉的新鮮水量總和,艮P:
式中:G――產品含水,即由產品帶走的水;
q2――間接冷卻水系統補充水量,即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量; ft――洗滌用水(包括裝置和生產區地坪沖洗水)、直接冷卻水和其他工藝 用水量之和;
04――鍋爐運轉消耗的水量;
Qs――水處理用水量,指再生水處理裝置所需的用水量;
Qe――生活用水量。
(1)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建議指標。
在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礎上,按國家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提出工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建議指標,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建議指標應包括國家規定的指標和項目的特征污染物,其單位為t/a。提出的工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建議指標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②符合其他相關環保要求(如特殊控制的區域與河段);③技術上可行。
(2) 無組織排放源的統計。
無組織排放是對應于有組織排放而言的,主要針對廢氣排放,表現為生產工 藝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沒有進入收集和排氣系統,而通過廠房天窗或直接彌散到環境中。工程分析中將沒有排氣筒或排氣筒高度低于15 m排放源定為無組織排放。其確定方法主要有三種:
①物料衡算法。通過全廠物料的投入產出分析,核算無組織排放量。
②類比法。與工藝相同、使用原料相似的同類工廠進行類比,在此基礎上,核算本廠無組織排放量。
?、鄯赐品?。通過對同類工廠,正常生產時無組織監控點進行現場監測,利用 面源擴散模式反推,以此確定工廠無組織排放量。
(5)非正常排污的源強統計與分析。
非正常排污包括兩部分:
?、僬i_、停車或部分設備檢修時排放的污染物。
②其他非正常工況排污是指工藝設備或環保設施達不到設計規定指標運行時 的排污,因為這種排污不代表長期運行的排污水平,所以列入非正常排污評價中。 此類異常排污分析都應重點說明異常情況產生的原因、發生頻率和處置措施。
4.清潔生產水平分析
清潔生產是一種新的污染防止戰略。項目實施清潔生產,可以減輕項目末端 處理的負擔,提高項目建設的環境可行性。國家已經公布了部分行業清潔生產標準,如煉油、制革、煉焦等,在建設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分析中,應以這些基礎數據與 建設項目相應的指標比較,以此衡量建設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對于沒有基礎數據可借鑒的建設項目,重點比較建設項目與國內外同類型項目的單位產品或萬元產值的物耗、能耗、水耗和排放水平,并論述其差距。有關清潔生產分析指標的確定和 工作內容見本書第十二章清潔生產評述。
5.環保措施方案分析
環保措施方案分析包括兩個層次,首先對項目可研報告等文件提供的污染防 治措施進行技術先進性、經濟合理性及運行的可靠性評價,若所提措施有的不能滿足環保要求,則需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完善建議,包括替代方案。分析要點如下:
(1) 分析建設項目可研階段環保措施方案的技術經濟可行性。根據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物特點,充分調查同類企業的現有環保處理方案的經濟技術運行指標, 分析建設項目可研階段所?用的環保設施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及運行可靠 性,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改進的意見,包括替代方案。
(2) 分析項目?用污染處理工藝,排放污染物達標的可靠性。根據現有的同類環保設施的運行技術經濟指標,結合建設項目排放污染物的基本特點,和所?用污 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建設項目環保設施運行參數是否合理,有無承受沖擊負荷能力,能否穩定運行,確保污染物排放達標的可靠性,并提出進一步改進的意見。
(3) 分析環保設施投資構成及其在總投資中占有的比例。匯總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的各項投資,分析其投資結構,并計算環保投資在總投資中所占的比例。環保投
資一覽表可按表2-7給出,該表是指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重要參照依據。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