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點: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概述
(一)規劃類――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
目前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要求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包括土地利用規劃、區域、流域、海域開發規劃(一地三域)和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等有關專項規劃(十個專項)。在規劃編制階段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者環境影響報告書。
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不同,規劃產生的環境影響是綜合性的全局的深遠影響。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不單單關注污染和生態影響,更注重規劃的協調和對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影響。因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要特別從區域的角度,從環境容量或者環境承載力,從生態系統穩定性和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的角度出發,對規劃產生的影響進行識別、預測,提出環境保護對策與減緩措施。
1.規劃分析與評價指標體系
規劃分析一般包括三部分內容:規劃的描述、規劃目標的協調性分析和規劃方案環境影響識別。
規劃分析與建設項目工程分析類似.都是對所要評價的人類活動的分析,從活動本身出發識別預測其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但與建設項目工程分析一般只關注項目排放的污染物和產生的生態破壞不同,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更關注宏觀全局層次的影響如對區域發展可持續性、總體環境質量變化趨勢、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占用等。
(1)規劃分析
規劃分析首先要闡明并簡要分析規劃的編制背景、規劃的目標、規劃對象、規劃內容和實施方案。理清規劃中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說明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關系,并按擬定的規劃目標,比較分析規劃與所在區域/行業其他規劃特別是環境保護規劃的協調性。
(2)確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和評價范圍
根據規劃對環境要素的影響方式、程度,以及其他客觀條件確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內容。一般說來土地利用和流域區域開發規劃的影響比較綜合全面,其工作內容主要集中在規劃對于區域整體的資源消耗、環境質量、環境承載力和生態系統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影響等方面。而專項規劃則根據其內容有所不同側重,評價范圍上與建設項目評價中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規定的不同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來確定不同。
規劃的環評范圍確定要考慮地域因素、法律、行政權限、減緩或補償要求,以及公眾和相關團體意見等限制因素。地域因素一般有兩個:一是地域的現有地理屬性(流域、盆地、山脈等),自然資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漁場等).或人為的邊界(如公路、鐵路或運河);二是已有的管理邊界,如行政區等。
(3)評價指標體系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評價指標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評價因子類似,主要是用來表征活動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可以計量評估的指標。一般污染型建設項目的評價因子以污染指標(污染物含量,如SO2、重金屬含量等)為評價因子,生態影響型項目以表征生態系統穩定性或多樣性的指標(如生物量、生產力等)為評價因子。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由于其評價內容和范圍的不同,其評價的指標一般選擇表征受規劃影響的下類指標為評價指標:污染影響因子(水污染、COD、BOD等,大氣的 S02、NO2等)、生態系統指標、資源消耗或可恢復量指標、社會發展指標等。
2.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規劃環評中的現狀調查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現狀調查有類似的一面,就是對受影響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和社會經濟現狀的調查和評價。但規劃環計由于其涉及的范圍廣,影響的要素多,應針對規劃對象的特點,按照全面性、針對性、可行性和效用性的原則,有重點的進行。
(1)現狀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個方面,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經濟背景分析及相關的社會、經濟與環境問題分析,確定當前主要環境問題及其產生原因;
2)生態敏感區(點)分析,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種、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退化區、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觀、其他自然生態敏感點等,確定評價范圍內對被評價規劃反應敏感的地域及環境脆弱帶;
3)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分析,確定受到規劃影響后明顯加重,并且可能達到、接近或超過地域環境承載力的環境因子。
(2)環境限制因素分析
在對規劃影響區域現狀調查的基礎上,還應該對規劃實施和規劃目標實現產生限制的環境、資源條件進行分析。主要包括:
1)跨界環境因素分析;
2)經濟因素與環境問題的關系分析;
3)社會因素與生態壓力;
4)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對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的影響;
5)評價社會、經濟、環境對評價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
(3)環境發展趨勢分析
分析在沒有本擬議規劃的情況下,區域環境狀況/行業涉及的環境問題的主要發展趨勢(即“零方案”影響分析)。 來源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及論壇,歡迎加入官方群:127666639,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3.環境影響評價
(1)環境影響預測
規劃的影響預測與評價和建設項目不同,很難從規劃的內容和實施方案中確定出準確的污染物產生量或者生態系統結構的改變量,也沒有那么多具體的預測模式或者相關的信息數據。因此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的環境影響預測較之具體的建設項目來說不確定性要大得多。一般的規劃都應該有多個規劃目標或為達到規劃目標的多個規劃方案,預測應對所有的規劃方案進行,而不能只針對推薦的規劃方案。對于規劃來說預測的內容和方法主要包括:
1)環境影響預測,包括其直接的、間接的環境影響,特別是規劃的累積影響(空間上和時間上的累積影響);
2)規劃方案影響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預測。預測方法一般有類比分析法、系統動力學、投入產出分析、環境數學模型、情景分析法等。
(2)規劃的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應對規劃方案的主要環境影響進行分析與評價。分析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
1)規劃對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
2)規劃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3)規劃合理性分析,包括社會、經濟、環境變化趨勢與生態承載力的相容性分析。
4.減緩措施與跟蹤評價
(1)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對于規劃的環境保護對策和減緩措施。其提出應和建設項目一樣要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
1)預防措施,用以消除擬議規劃的環境缺陷。
2)最小化措施。限制和約束行為的規模、強度或范圍使環境影響最小化。
3)減量化措施。通過行政措施、經濟手段、技術方法等降低不良環境影響。
4)修復補救措施。對已經受到影響的環境進行修復或補救。
5)重建措施。對于無法恢復的環境,通過重建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環境。
(2)臨測與跟蹤評價
不是所有的規劃都需要監測和跟蹤評價,對于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規劃,在編制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擬定環境監測和跟蹤評價計劃和實施方案。對于需要開展監測和跟蹤評價的規劃,應該列出需要進行監測的環境因子或指標,環境監測方案與監測力案的實施,及對下一層次規劃或推薦的規劃方案所含具體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
跟蹤評價主要的內容是:評價規劃實施后的實際環境影響;檢查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及其建議的減緩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實施;確定為進一步提高規劃的環境效益所需的改進措施;總結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經驗和教訓,為今后開展同類型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支持。
5.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依據是《環境影響評價法》
(1)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類別:綜合性規劃、專項性規劃。
1)綜合規劃
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的:①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②區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③流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④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
2)專項規劃
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的:①工業方面的規劃;②農業方面的規劃;③畜牧業方面的規劃;④林業方面的規劃;⑤ 能源方面的規劃;⑥水利方面的規劃;⑦交通方面的規劃;⑧城市建設方面的規劃;⑨旅游方面的規劃;⑩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
(2)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
1)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組織者
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組織者是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7條第1款的規定,誰組織編制規劃,誰負責對該規劃草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根據該條款,組織編制規劃的機關是“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上述國務院有關部門是指:國務院組成部門(28個部、委、行、署).國務院各直屬機構,國務院各辦事機構,國務院各直屬事業單位和部委管理的國家局。上述設區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通常為省轄市、州、盟)人民政府,及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社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和特設機構及政府議事協調機構的常設辦事機構。
2)規劃評價的評價時機
規劃評價的評價時機是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進行。
所謂規劃評價的評價時機,是指對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的起始和終了的時間。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7條第1款的規定,綜合規劃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專項規劃應當在該規劃草案上報審批之的,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