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考點:主要的污水處理方法及各自的特點


主要的污水處理方法及各自的特點
1、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來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或乳濁物。常見有格柵、篩濾、離心、隔油、澄清、過濾等。
2、化學法:
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來去除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常見的有中和、沉淀、氧化還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電解、電解絮凝、焚燒等方法。
3、物理化學法:
利用物理化學作用來去除廢水中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常見的有混凝、浮選、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萃取、汽提、吹脫、蒸發、結晶、焚燒等。
3、 生物處理法:
利用微生物代謝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無機微生物營養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常見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消化法、穩定塘與濕地處理等。
按照廢水的處理程度,廢水處理技術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各級處理方法對比
見下表。 主要方法目的效率備注
一級處理物理方法去除廢水中懸浮狀態的固體、呈分層或乳化狀態的油類污染物可沉降顆粒物:90-95%;總懸浮固形物:50-60%;bod5:25-35%;無法去除溶解性污染物
二級處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處理、出水消毒去除一級處理出水中溶解性的bod5并進一步去除懸浮固體物質bod5和懸浮固體物質:>85%
無法顯著去除n,p,重金屬、病原菌、病毒一般工業廢水經過二級處理可達標排放
三級處理化學處理、過濾進一步去除懸浮物、營養物bod5、p、懸浮固體和細菌:>99%
含氮物質:95%
常用廢水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
將廢水和活性污泥(微生物)混合攪拌并曝氣,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污泥隨后從處理廢水中分離,并根據需要將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氣池。
生物膜法:
使廢水和生物膜接觸進行固、液相的物質交換,利用膜內微生物將有機物氧化,使廢水得到凈化。生物膜法分為滴濾池、塔濾池、接觸氧化池及生物轉盤等。
了解防治噪聲污染的基本方法
1、科學統籌進行城鄉建設規劃,明確土地使用功能分區,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區和建設布局,預防環境噪聲污染;
2、從聲源上降低噪聲;包括設備選型、工藝改進、加強管理等。
3、從傳播途徑上降低噪聲;
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和建筑物平面布局,使敏感建筑物遠離噪聲源。
聲源隔聲、減振等。
4、受聲點防護。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