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術方法》考點:環境空氣監測方案的制訂


首先,應該明確目的:即制訂環境空氣監測方案進行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的目的
1) 為預測提供背景數據;
2) 結合同步觀測的氣象資料和污染源資料進行現狀評價;
3) 結合同步觀測的氣象資料和污染源資料驗證或調試某些預測模式;
4) 為該地區例行監測點的優化布局提供依據。
(1) 現場調查:
污染物擴散環境、條件;
背景情況;
現有源:
排放量、強度、排放方式及高度、總量及最大量。擴散環境。
(2) 監測項目:
依據:
質量標準、排放標準
建設項目排放特征污染物
根據建設項目的工藝流程和初步工程分析進行判斷,一般的不同行業的特征污染物可以根據下表進行判斷,但必須結合具體項目進行調整:
(3) 監測范圍(布點)
依據:
項目排污特征、種類及擴散(高度、流速、流量)
風向、風速、地理環境
是否敏感區:居民、風景旅游、古跡保護;
評價范圍(基本一致)
一級 16~20km;二級 10~14km;三級 4~6km;
平原取上限,復雜地形取下限。
(4) 點位布設
功能區劃(質量及污染現狀)
一級 ≥10個
二級 ≥6個
三級 2~3個
下風向,工業密集區,人口密集區,增加點位,
其它可減少些,滿足精度要求。
目的:反映區域污染水平,消減或增加規律。
要求:長期性、連續性、可比性。避開干擾地帶,點位在開闊處,采樣點至建筑物距離為其高度的2倍以上。
距林木10~20m,進樣口270°范圍的氣流進入,
在行車道0.5~1m設點,采樣口與建筑物夾角小于30°,
平行樣采集距離1m(l)~2m(h)。
注意:大氣監測數據統計:
①. 實驗室提出報告前,應根據《數據統計處理和解釋、正太樣本異常值的判斷和處理》(gb4885-85)的規定,剔出失控數據,對于未檢出值,取該分析方法最小檢出限一半代之。對統計結果影響大的極值應進行核實,并剔出異常值;
②. 計算數據的集中趨勢和離散指標,一般包括濃度范圍、日均濃度及其波動范圍、季(監測期)日均濃度值、一次及日均值的超標率、最大污染時日等;
③. 在某一給定狀況下對某一現象進行連續觀測時,應采用算術平均值及相應的置信區間表示觀測值的期望值和不確定度。當需要對某觀測量進行空間和(或)時間平均時,則應采用幾何平均值及其相應的置信區間表示觀測值與不確定度。因此,在計算某一采樣點的日均值或給出某一點的長期(季或年)平均值時應采用幾何均值及其相應的95%的置信區。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