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律法規》考點:公路交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要點


第一部分 公路交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要點
公路鐵路工程應注意的問題:
1、公路、鐵路工程如遇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時,須經國務院或其指定部門的批準。
2、交通運輸類工程如遇有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時,路線布設時,應采取避繞措施。
3、公路、鐵路工程經山區、丘陵區、風沙區時,環評報告中必須要有水土保持方案。
一、工程分析主要內容
工程分析主要內容包括:
1、工程概況;
2、施工規劃;
3、生態環境影響源強分析;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5、替代方案。
(一)工程概況
1、工程概況(地理位置、路線起點與終點、預測交通量、建設標準與規模、路線方案選擇與推薦意見)
2、工程組成(技術指標與技術工程數量、筑路材料與消耗量、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梁涵洞、交叉工程、沿線設施、工期安排),列出工程特性表。
3、投資概況
4、拆遷安置及環境敏感點分布
5、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類型及數量
6、取、棄土量與取、棄土場設置
7、施工場地、料場占地和分布
8、砍伐樹林種類與數量
9、收費站、道班和服務站設置情況
(二)施工規劃
征地、工程主體、主要建筑物、輔助工程的施工布置及進度安排,包括施工條件、建筑材料、取土場、棄渣場、施工道路、施工交通、施工總進度與工期安排等。移民拆遷安置和基礎設施遷建規劃等。
(三)生態環境影響源強分析
1、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
①路基施工:開挖和填筑為主的施工活動。
對生態影響的途徑主要是改變了線型地表土地的使用性質,一般情況是:占用土地(注意基本農田);降低生物量,降低自然系統穩定現狀;干擾地表天然的物流、能流、物種流。
②橋涵工程:開挖和填筑河道兩岸。
擾動局部地表現狀,特別注意橋墩建設圍埝(堰)對地表徑流的改變,以及施工引起懸浮物增量對水生生物(尤其是土著種和特有種)的影響,如在迥游產卵季節不合理的圍堰,對生態的影響是很大的。
③隧道工程:改變地層局部構造。
除產生大量棄渣外,特別注意施工引起的環境地質問題,注意地下水自然流態的改變對生活用水、生態用水的影響,進而影響陸生生境和水生生境。施工爆破噪聲和振動對居民和大型野生動物的影響,礦山地區注意誘發巖體穩定和地面沉降問題等。
④站場工程:改變局部地表土地使用現狀。
特別注意占用基本農田和在偏僻山區誘發城市化和人工化傾向,在天然植被分布良好拼塊中開天窗,使生境破碎。
⑤輔助工程:臨時用地施工,包括施工便道、施工營地、砂石料場、臨時碼頭、便橋、材料廠和軌排基地等。
輔助工程施工主要是擾動地表,破壞植被,干擾大型野生動物的棲息,以及誘發荒漠化進程(如戈壁地區施工輔助工程擾動了地表穩定的覆蓋層―礫冪、沙冪、和荒漠草被,激活沙丘;山區輔助工程施工誘發水土流失;丘陵地區施工造成大片棄用地,形成沙源,等等)。
注意“大臨”工程,指公路、鐵路建設中的橋梁廠等,由于占地面積大、施工內容特殊,施工結束后很難恢復,要列專題評價。
⑥取棄土(渣)場:路基工程、隧道工程等自身土石方不能平衡,需另建取棄土(渣)場。
這些場地施工要改變土地利用現狀,改變局部生境的功能和過程,特別注意不要占用基本農田、占用生態敏感區域(如繁殖地、育幼地、主要覓食區域、野生動物飲水區和匯水區域、居民點上游、生態用水區域、易誘發荒漠化區域等等)。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及論壇,歡迎加入官方群:127666639,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運行期生態環境影響
①線路工程:線路工程主要指線路占地形成的條帶狀區域。
路基方案的影響:由于路基可以有全填、半挖半填、全挖等三種方式,也有路基高、低的差別,因此,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區、不同的地質(含水文地質)和不同的生態敏感類型地區,表現了不同程度的切割生境,阻斷和阻隔生態功能和過程的負面生態影響。
主要表現為切割生境,影響物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等,對動植物繁衍有一定影響。
②橋涵工程
橋梁建成主要是與景觀的協調,在風景秀麗的地區要注意維護區域整體景觀資源的自然性、時空性、科學性和綜合性,橋梁體量大小,色調配置要經過評價。橋涵(尤其是過河橋需注意運輸危險物品風險)
③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建成運行只要不改變地下水自然流態,進出口避免大規模削山辟山,它可以減小穿山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正面作用明顯。
④站場工程
站場工程運行的生態影響與占地面積大小,以及與占地類型相關密切。站場是引進拼塊,呈規則的塊狀,是對自然系統的干擾源,要規范站場人員的行為,一般來講,負面的生態影響是有限的。
⑤輔助工程和取棄土(渣)場
項目建成,所有的臨時用地,包括取棄土場都己覆墾。這些地方的生物量可以恢復,但物種組成將有改變,這個影響可能在幾十或上百年消除,也可能永遠不會恢復所有的物種。
(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
(1)噪聲源(給出定量結果)
公路地基處理:打樁機、鉆孔機械、真空壓力泵和砼拌和機械。
公路路基填筑:推土機、壓路機、裝載機
公路路面施工:鏟運機、平地機、壓路機、瀝青砼推鋪機
(2)空氣污染源(給出定量結果)
挖土、填土及泥土、水泥、石灰運輸、裝載、攪拌時產生的飄塵;物料運輸產生的產生的揚塵;物料堆放時被風吹起的揚塵;制作瀝青混凝土時產生的煙氣。
(3)水污染源(給出定量結果)
施工機械產生的跑冒滴漏的污油,雨水沖刷產生的油污染;橋下的鉆渣可能污染水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可能污染水體;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沖刷可能污染水體。
2、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
(1)噪聲源(給出定量結果)
車輛噪聲、整車噪聲,提高晝夜的交通噪聲。
(2)空氣污染源(給出定量結果)
汽車尾氣;路面二次揚塵;散裝物料被風吹起的揚塵。
(3)水污染源(給出定量結果)
雨水沖刷路面產生的油污染;服務區、管理區、收費站產生的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運輸泄漏事故可能污染水體。
(五)社會的環境影響分析
1、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社區概況、人口結構、經濟發展、路線對兩側交往的阻隔等。
2、居民生活質量和拆遷安置
居民生活收入、公共衛生、文化設施、房屋拆遷等。
3、對沿線基礎設施的影響
交通設施、通訊設施、水利排灌設施及電力設施。
4、對資源開發利用的影響
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和文物古跡資源。
5、對沿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影響
在景觀環境評述中,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進行篩選,對風景名勝資源較集中,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可供人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或路段作出評述。
(六)替代方案
從環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角度進行選址選線的比選,并給出結果。
注:交通運輸類工程如遇有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時,路線布設時,應采取避繞措施。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及論壇,歡迎加入官方群:127666639,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二、評價范圍和評價因子
1、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評價范圍:公路中心線兩側300~500m范圍;有環境敏感點或有野生動物作評價時可適當擴大。
預測評價內容:主要預測對自然保護區的整體影響;對植物生長分布及動物活動規律、棲息環境的影響;對植被覆蓋率的影響。
公路占地和營運對林業、農田、植被、濕地等的影響可參考石油開采案例分析。
2、水環境影響評價
評價范圍:橋涵通過的河流、湖泊,線路兩側各200m內水域,如有水源地可調整為1000m;
評價因子:pH、SS、COD、BOD5、石油類、鉛、氨氮等。
3、聲環境影響評價
評價等級:依據聲評價導則確定。
評價范圍:
施工期:中心線兩側200m范圍,兼顧附近敏感點及敏感區(居民點、醫院、療養院、學校)。施工場和料場外緣100m。
運行期:路線邊界兩側30m內執行執行4類標準(70/55),以外執行2類區標準(60/50)。
預測范圍:通常距公路中心線兩側200m范圍,預測評價通常為公路竣工后的第7年和第15年。
4、水土流失的影響
評價范圍:公路兩側路界內,以及取土、棄土(渣)場。
評價標準:公路所經過地區多年平均水土流失量。
評價內容:公路施工中高填、深挖處的坡面及取棄土(渣)場地,擾動后容易引起塌方、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影響。
現狀調查內容:水土流失現狀、土壤侵蝕類別、地形、地貌、地質、植被覆蓋率、降雨、土壤侵蝕模數。
5、環境空氣影響評價
評價等級:一般為三級,做一般說明。
預測范圍:中心線兩側200m,附近含有城鎮、風景旅游區等,可適當擴大至300m范圍。
評價因子:CO、NOX、TSP、THC(總烴)。
其中CO、NOX做監測和預測;TSP現狀監測評價;THC(總烴)做排放量計算。
施工期:主要分析物料貯存和道路運輸揚塵、拌和場粉塵、瀝青煙的影響,重點是揚塵預測與評價。
運營期:主要預測汽車尾氣中CO、NOx對環境的影響。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及論壇,歡迎加入官方群:127666639,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三、評價專題設置
1、工程分析
2、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3、社會環境影響評價
4、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包含水土流失預測)
5、聲環境影響評價
6、水環境影響評價
7、施工期環境影響評價
8、水土保持方案
9、環境風險分析
10、環境保護措施及技術經濟分析(如工程涉及基本農田,應包含基本農田保護方案)
11、替代方案
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選線合理性。
12、環境監督管理與監測計劃
13、公眾參與
14、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四、交通噪聲防治措施
1、調整線位,使其與現有環境噪聲敏感建筑物保持為不超標距離。
2、在公路超標一側修建聲屏障。
3、修建低噪聲路面。
4、在公路與現有環境噪聲敏感建筑物之間,種植綠化林帶。
5、修建公路隧道或降低路堤。
6、采取禁止行駛車輛鳴笛等交通管制措施。
7、為現有環境噪聲敏感點因交通噪聲影響而超標的部分建筑物,安裝隔聲設施。
8、對現有環境噪聲敏感點受交通噪聲影響而超標的部分建筑物或使用者,予以搬遷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五、有關生態環境影響的工程分析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1)隧道名稱、規模、建設點位、施工方式;棄渣場設置點位及其環境類型,占地特點;隧道上方及周邊環境;隧道地質巖性及地下水疏水狀態,景觀影響。
(2)大橋和特大橋的名稱、規模、點位;跨河大橋的施工方式,河流水體功能,可能的影響。
(3)高填方段占地合理性分析,占地類型,占地基本農田情況;
(4)邊坡防護;主要深挖路段,棄渣場設置及其占地類型、數量、環境影響。
(5)主要取土場設置及其恢復設計;公路采石場及砂石料場情況。
六、環境風險分析
是環境敏感點位交通事故所產生的環境污染風險。
⑴運輸高毒、劇毒化學物質在橋面上發生交通事故。其有毒物質大量泄露并流入地表水中。
⑵運輸劇毒、易燃、高爆化學物質通過公路的環境敏感區,如居民集中區等地發生交通事故。大量有毒物質、有害氣體泄露外溢,或引起火災和爆炸。其環境風險影響也是極為嚴重的。
隨著我國近年對交通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上述兩種環境風險產生的幾率越來越小,公路建設并不是產生這種突發性風險的直接原因,而且公路質量與路況愈好,發生風險的可能性愈小。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