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點:冶金行業環保驗收


三、冶金行業環保驗收
某電解鋁廠位于甲市郊區,已經生產十年,現有工程規模為7萬t/a電解鋁,主要設備為60kA自焙陽極電解槽160臺,產量20000t /a;120kA預焙陽極電解槽120臺,產量50000t/a。自焙陽極電解槽含氟煙氣采用干法凈化回收裝置,但由于其設計存在一些問題,電解車間天窗仍有大量無組織煙氣排放,氟實際去除率80%。預焙陽極電解槽電解過程中產生的含氟煙氣經密閉集氣罩收集后送往干法凈化系統,采用氧化鋁吸附劑處理,吸附后的載氟氧化鋁再回收進入電解槽,氟實際去除率95%。
擬建項目為年產電解鋁5萬t的預焙陽極電解槽,主要設備為200kA預焙陽極電解槽100臺,擴建現有渣場以滿足需要;建設項目投產時同時淘汰現有60kA自焙陽極電解槽80臺,淘汰產能10000t/a,其他自焙陽極電解槽全部停產。新建項目含氟煙氣也采用氧化鋁吸附干法凈化系統,氟設計去除率95%以上。
項目建成后,全廠達到年產10萬t電解鋁的生產規模。全廠主要廢水來自煅燒循環水和生陽極(生陽極指陽極碳塊的生產)系統濁循環水系統,經過廢水處理站處理后外排地表水系(V類水體),少量的焙燒爐修理時產生的廢渣送渣場填埋。經過2個月的試生產,生產設施、環保設施運行正常,現委托某監測站進行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監測。
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監測了6個點位,其中南面500m處A村莊氟化物60%超標,新建工程采用先進的煙氣治理措施,同時淘汰老舊設備。廠外各敏感點預測氟化物濃度都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可滿足標準,外排氟化物從160t/a減少到108t/a,煙粉塵排放量減少到345t/a,S02排放量減少到450t/a,可滿足地方環保局原分配的450tS02總量指標。公眾調查時,A村莊有24個居民反對該項目建設,占調查對象的12%。
(問題)
1.該項目竣工驗收執行的標準如何確定?
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執行標準要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環境影響審批文件中確認的標準進行驗收,但需用已修訂項目或新頒布的環境保護標準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進行校核。
2.該項目竣工驗收的監測重點包括哪些方面?
(1)大氣污染源及環保設施。對電解、原料車間、陽極焙燒、陽極生成及組裝、爐修等有組織源中的廢氣排放量和排放污染物濃度進行監測,分析外排廢氣是否達到標準要求,廢氣處理設施處理效率是否滿足要求。對電解車間天窗、底部側窗無組織排放粉塵和氟化物進行監測。根據全年工作時日計算判斷SO2是否滿足總量要求。
(2)廢水污染源及環保設施。對廠區排放口、廢水處理站進出口水質和水量進行監測,分析廢水是否達到排放標準要求,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效率是否滿足要求。
(3)廠界噪聲監測,分析廠界噪聲是否達標。周邊敏感點噪聲監測。
(4)對渣場土壤、植被、地下水氟化物進行監測。
3.該項目竣工驗收的現場調研重點包括哪些方面?
現場調研需要重點關注一下問題:
(1)初步調查特征污染物氟對土壤、地下水、農作物及牲畜保護敏感點目標的影響情況。
(2)各原料庫、配料倉等儲運污染防護措施。
(3)陽極生產系統多煙囪相對距離的測量及等效單元的合并。
(4)陽極系統工業爐窯無組織排放監測所需常年氣象資料的收集。
(5)電解槽大修廢料種類、數量、處置方式。建有危險廢物貯存、填埋場的按GBl8598、GBl8596檢查。
(6)危險廢物交由有相應資質的機構處理,核查該機構的相應資質及雙方簽定的處置協議。
(7)各類污染物排放污染控制標準、噸鋁排氟指標、總量控制指標及處理設施設計指標。
(8)環境管理機構、監測機構人員、設備水平。
(9)綠化面積、綠化系數。
(10)污染擾民或糾紛情況初步調查。
4.從驗收重點看,該項目存在哪些問題?能否通過驗收?
從驗收重點來看,該項目存在如下問題,因此不能通過驗收。
(1)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解鋁行業環境管理的通知》(環發[2004]94號),現有小型自焙槽應當予以淘汰,該項目擴建后仍然保留60kA自焙陽極電解槽80臺(盡管已停產),并未執行國家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上要求淘汰設備,就應該拆除,而不是僅僅是關停,關停企業還有可能再使用)
(2)按照《清潔生產標準一電解鋁業》中清潔生產污染物產生指標,其中全氟產生量一、二、三級分別要求不大于16kg/t、18kg/t、 20kg/t,本項目建成后產生氟化物(以F計)108t,按照污染設施去除率95%計算,其噸產品產生全氟為(108×l000/0.05) /100000=21.6kg/t,尚不滿足清潔生產三級標準。按照《清潔生產標準一電解鋁業》中廢物回收利用指標,廢氣凈化效率一、二、三級分別要求大于99%、98%、97%,該項目為95%,也不滿足三級標準。而且標準中要求冷卻水全部循環利用,該項目存在外排。
(清潔生產指標調查)
(3)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其南面500m處敏感點A村莊氟化物60%相對空氣環境質量超標,可見企業生產對周圍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影響,本次擴建盡管對污染重的老舊設備進行了淘汰和停產,但并未全部淘汰拆除,其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排放,對環境敏感點的污染影響仍有可能存在。
(敏感點環境質量影響調查)
(4)SO2排放量減少到450t/a,滿足地方環保局原分配的450t總量指標,可見原來項目是不滿足地方總量指標的,部分焙陽極電解槽停產但未淘汰,如果開工排放SO2仍會超過地方分配總量指標。
(總量控制指標落實情況調查)
(5)有12%的公眾持反對意見,而且全部集中在A村莊,是與其環境空氣F超標有直接聯系,但企業并未對公眾反映如此強烈的環境問題采取明確措施來解決。
(公眾意見調查)
熟悉污染型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中的主要任務以及各項工作開展的程序,了解相關行業的清潔生產標準以及產業政策要求。
掌握 按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要求,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為:
(1)建設前期環境保護審查、審批手續完備,技術資料與環境保護檔案資料齊全。
(2)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和設計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實,環境保護設施經負荷試車檢測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適應主體工程的需要。
(3)環境保護設施安裝質量符合國家和有關部門頒發的專業工程驗收規范、規程和檢驗評定標準。
(4)具備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轉的條件,包括:經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健全的崗位操作規程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原料、動力供應落實,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5)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和設計文件中提出的標準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6)各項生態保護措施按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規定的要求落實,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受到破壞并可恢復的環境已按規定采取了恢復措施。
(7)環境監測項目、點位、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符合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有關規定的要求。
(8)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提出需對環境保護敏感點進行環境影響驗證、對清潔生產進行指標考核、對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工程環境監理的,已按規定要求完成。
(9)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要求建設單位采取措施削減其他設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設項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關部門采取“區域削減”措施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的,其相應措施得到落實。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