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點:線路方案環境影響比選結論


線路方案環境影響比選結論
綜上所述,貫通方案工程在縉云山開挖白云寺隧道將影響北溫泉水量的1/6? 1/3,而且工程上難以控制,使其部分景觀功能無法恢復,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看, 鐵路工程在縉云山保護區內以隧道方式穿越不可行。
西泉地區由于小煤窯的隨意開?已使泉水水位下降,使其本身已失去部分景觀 功能,對風景區環境已經造成一定的影響;若?用璧山取直方案,西泉隧道的開挖將使西泉水位進一步下降,擴大對西泉風景區的影響。
兩跨嘉陵江方案合川至北碚段大部分線路從縉云山一釣魚城風景區邊緣通過, 工程對溫泉和植物群落沒有影響,隧道工程產生的棄渣和橋梁將會對風景區景觀產 生一定的影響,但只要設計中注意橋梁的造型、色彩與周圍環境協調,同時做好棄渣防護及綠化,上述影響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彌補。因此兩跨方案不僅工程可行, 對景觀產生的影響也是最小的。
因此環境評價報告書建議?用兩跨嘉陵江方案
分析:
鐵路項目穿越敏感區較多,從規劃相容性、土地利用、噪聲影響、投資等各方面進 行綜合比選是很有必要的。比選時應注意:(1 )涉及重大敏感問題時,比選方案和推薦 方案進行同等深度評價;(2)比選指標應量化,不能泛泛的從曲線半徑、地形條件等方 面進行比選;(3)比選時應重視當前環保熱點,如根據國家環??偩?001年108號文,新建鐵路應盡量避免穿越城區(已建成或規劃的);穿越生態特殊敏感區時應提出完全繞避方案等。
(二)鐵路噪聲影響預測
鐵路環境噪聲主要有機車車輛輻射的穩定噪聲及與行車有關的間歇噪聲。穩定 噪聲包括機車動力裝置和輔助系統輻射的噪聲及列車運行時的輪軌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等。間歇噪聲主要有機車鳴笛,列車啟動、制動、聯掛、通過曲線、道岔時 產生的噪聲及站場有線廣播等。鐵路噪聲的產生與列車運行、線路情況、機車車輛 的種類、列車的行駛速度、載重量、長度及道床、路基結構等多種因素有關。
預測計算中需要運用到客貨列車對數、列車運行速度、噪聲源強、噪聲作用時 間等參數。 ^
鐵路噪聲影響評價是鐵路環評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與其他線型工程一樣,鐵路環 評尤其應調查清楚現狀。
1. 深入理解鐵路應執行的標準,正確認識鐵路紅線。
2. 做好監測,調查清現狀。
3. 模擬與類比修正相結合進行預測。
把握鐵路采取措施的幾大原則,盡量以新帶老,尤其注意根據《噪聲污染防治 法》中“先來后到”原則。
(三)生態影響預測
工程所在區域人口眾多,農業開發歷史悠久,農業生產較發達,土地利用率較 高;區域內森林覆蓋率相對較低,水土流失面積廣,強度較高。
1. 土地利用
沿線地區人口眾多,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中耕地面積所占比重最大,約50%。 以灌溉水田和旱地為主,占總耕地面積的90%左右;園地以果園和茶園為主,兩者占園地面積的90%,林業用地主要分布于平行嶺谷區和中低山區的背斜低、中山和倒置低、中山上,占林地面積的80%,廣大丘陵地區林業用地僅占10%左右。水域 面積、交通用地面積所占比重很小,未利用土地面積較大,約占總土地面積的20%, 僅次于耕地所占比重,未利用土地的類型以田坎為主(表3)。
表3沿線地區土地利用情況
類型/地區 |
遂寧 |
潼南 |
銅梁 |
璧山 |
合川 |
北碚區 |
土地面積 |
794.98 |
237.43 |
201.38 |
137.18 |
351.48 |
131.13 |
耕地面積 |
416.40 |
115.73 |
102.36 |
66.31 |
184.61 |
43.10 |
園地面積 |
12.43 |
4.76 |
6.27 |
8.52 |
13.76 |
3.82 |
林地面積 |
154.46 |
11.07 |
24.97 |
22.84 |
23.23 |
27.78 |
水域面積 |
41.09 • |
13.49 |
7.72 |
4.36 |
20.57 |
45.51 |
交通用地面積 |
13.09 |
1.28 |
0.88 |
0.90 |
1.56 |
1.60 |
2.森林植被
沿線地區自然植被共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稀樹草叢植被等類型。其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主要的自然植被類型。除上述自然植被類型外,人工栽培植被 以水田植被為典型代表。沿線地區森林覆蓋率見表4。
表4沿線地區森林覆蓋率
|
3.水土流失
沿線區域水土流失情況嚴重,多被列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地區,線路所經地區水土流失現狀見表5。
表5沿線地區水土流失現狀
類別/地區 |
遂寧市中區 |
潼南 |
銅梁 |
璧山 |
合川 |
侵蝕模數/ (t/km2- a) |
8 728.4 |
6 294 |
5 154 |
4 223 |
5 980 |
年流失量/10[1]t |
1 161.6 |
586.5 |
283.5 |
155.5 |
776.9 |
流失面積/km2 |
1 330.8 |
931.9 |
550.1 |
368.3 |
1 297.8 |
占土地總面積/% |
71 |
58.8 |
41 |
40.4 |
55.1 |
[1] 土壤
沿線地區土壤類型主要為具初育巖成土特征的紫色土,具有人為水耕熟化特征的水稻土和具有弱富鋁化、黃化特征的黃壤以及具石灰性初育巖成土特征的黃色石 灰土,具沖積性初育特征的新積土,具黏化、淋溶特征的黃棕壤,具富鐵鋁特征的 黃紅壤,具平坦低濕山地環境、半水成土特征的山地草甸土等。其中紫色土和水稻土所占比重較大,70%?80%。
分析:
鐵路生態影響主要包括對沿線土地利用的影響,對沿線野生動植物的影響,高填深挖 影響,橋胗等重大工程影響,對生態特殊敏感區的影響,取、棄土場環境合理性分析等。
1.按照不同生態類型進行評價。由于在項目建設期和運營期所產生的影響不同,因而在評價和制定環保措施時,都應注意這種點、段差異和不同時期差異的特點。例如,一 條上百千米以至幾百千米的鐵路,可能在不同的地段分別經過農田、森林、濕地、草原等不同生態系統,地形亦可能有平原、山地、河谷和丘陵等,在進行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時,就須合理劃分生態類型,分路段并按不同的生態類型確定不同的調查內容、因子和 采取不同的調查方法,并按照不同生態類型評價其現狀和問題。與此相應,再根據不同生 態類型(環境)中相應進行的工程活動,預測其可能發生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影響的程
1. 植物。明確沿線兩側受國家保護的野生植物群落的種類及零星古樹名木與線路的位 置關系,需要采取的保護措施或移植安排(提出移植要求時應注意其能否成活);明 確沿線兩側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分布范圍、生活習性、活動規律及遷 徙路徑。
2. 隧道工程影響評價中,應在明確隧道長度、輔助坑道(橫洞、平行導坑、斜井、 豎井)、胗道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頂部水資源及利用情況、胗道排水量的基礎上,分析隧道棄渣的環境合理性,沿河隧道是否侵占河灘、河床以及充分利用溝谷與當地環境融合的情況,棄渣場總數,占地類型、數量,擋護工程類型及工程量, 地表恢復及復耕情況;隧道的排水對附近水體和洞頂居民的影響;位于城市附近或生態 特殊敏感區的,應分析洞口形式與當地景觀的相容性;隧道穿越巖層放射性異常時,應 明確輻射劑量及對周圍敏感點的影響情況等。
3. 取、棄土場環境合理性分析中,明確土石方調配、自身工程材料的利用以及與 當地城鄉、農田、水利、交通建設綜合利用的途徑;明確取、棄土數量、位置、占地類型、占地數量、防護措施及工程量、地表恢復、復耕及場站選擇的環境合理性等。應注 意:(1)在明確隧道巖性的基礎上加大棄渣的自身消納量,取土應盡量利用當地工程建 設的棄方或河道取土(但應明確河道主管部門的意見);(2)取、棄土場不能占用基本農 田,盡量少占耕地,不得設置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內。
4. 明確高路堤、深路塹的分布區段及長度,路堤高度、路塹深度及巖性情況,必 要時應提出以橋隧代路基的要求。
5. 大型臨時工程(施工便道、便橋、臨時碼頭、大型施工營地、沙石料場、軌排 基地)數量、分布,使用或占用年限及恢復補償情況。大型臨時工程應盡量利用由地現有設施或布置在鐵路永久占地范圍內,不得占用基本農田、盡量少占耕地。
6. 線路主體工程和站場工程的占地數量、類型,關注草地、耕地、濕地和基本農 田的數量、保護和補償措施;欲伐樹木的數量應按樹胸徑分別統計,并提出生物量等量補償的具體措施。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