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點:污染源分析


(四)污染源分析
1. 施工期的污染源分析
揚塵是施工期影響環境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其次是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對施工 場地近距離有影響;施工期間的生產用水在施工現場蒸發和消耗,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排入現有的排水管網后外排,對環境影響較小;施工期間的生活垃圾由廠方的 置業公司定期統一處置,技改項目主生產線坐落在石灰巖山坡上,土石方挖掘時產 生的絕大部分是石灰石,可作生產熟料的原料,施工期間產生的固體廢物對環境影響較小。
2. 運行期污染源分析
(1)現有生產線污染源簡介現有生產線(包括生活鍋爐)共有組織粉塵排放點共 37個,均達標排放,粉塵有組織排放量為620.39 t/a;廠內現有原輔料、熟料等露天堆 場三個,粉塵無組織排放量為25 t/a,粉塵非正常排放量為9.6 t/a,所以現有生產線粉 塵排放總量為654.99 t/a;煙塵、S02、NO,、氟化物等的排放量分別為5.18 t/a、183.22 t/a、 1628.4 t/a、6.15 t/a。
該廠區內現有2個排水口,生產線循環系統的排水由1#排水口排出,日排水量約為1 066 m3;廠區生活及輔助生產廢水由2#排水口排出,日排水量約為136m3。
現有生產線設備噪聲聲級在80?105 dB,由于回轉窯距離西廠界較近,西廠界 噪聲有超標現象。
分析:
對現有工程的廢氣污染源應以表格形式進行詳細描述,包括污染源名稱、污染因子、 污染物產生濃度、廢氣排放量、污染物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濃度、排放煙高度、內徑、達標情況等。對于水污染源,應將廠區廢水的治理措施及是否達標交代清楚。對于噪聲,指出了現有工程存在的環保問題,按“以新帶老”原則,需在技改工程實施時解 決現有工程存在的環保問題。
①石灰石礦山開?的污染源分析
a. 礦山開?過程中鉆孔、礦石爆破、?裝、運輸、卸料、爆破等工序均有粉塵 產生,除礦石破碎粉塵排放點為有組織排放外,其余均為無組織排放,經計算,技改工程實施前礦區粉塵的排放量為24.09 t/a;技改工程后,粉塵排放量為30.43 t/a。
b. 技改工程實施后每年爆破產生的廢氣量約為71 690 m3;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為
6 125 m3,污水經地埋式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用于礦區綠化、?場作業面灑水,不外排。
c. 礦山開?出的礦石全部搭配使用,無廢土石排棄。
②熟料生產線污染源分析
a. 粉塵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共有組織排塵點24個,均安裝了高效的收塵器,其中電收塵器2臺,分別用于窯頭、窯尾,袋收塵器22臺。技改工程廢氣排放總 量為1 175 332 m3/h,有組織粉(煙)塵排放量548.18t/a,各排塵點的排放濃度、 噸產品排放量均符合《水泥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915―1996)中的二級 標準要求。
考慮到物料種類、粒徑分布、風速大小等因素,技改工程無組織粉塵排放量約 為 10 t/a。
技改工程的非正常排放發生在以下兩種情況:一是窯尾廢氣中CO濃度超過安全閾值,電收塵器自動跳閘停止工作;二是水泥窯停窯檢修后重新點火時,電收塵 器不能在點火時同時啟動,電收塵器滯后啟動,根據我院在同類生產線實測數據, 結合該生產線具體工藝情況,確定技改工程粉塵非正常排放量約為9.8 t/a。
技改工程粉塵排放總量約為567.98 t/a。
b. S02污染源分析:根據生料及燃料的含硫率,并結合新型干法窯的特點和參 照我院對新型干法窯的實測數據,確定技改工程窯尾S02排放濃度為23.08 mg/m3, 噸產品排放量為0.07 kg/t,低于《水泥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915―1996) 中的要求(即排放濃度限值為400 mg/m3,噸產品排放限值為1.20 kg/t),年排放量 103.07 to
c. NO/污染源分析:NO-主要產生于水泥窯的高溫煅燒過程,根據近幾年國內同類窯型、同等規模回轉窯的實際監測數據類比,技改工程窯尾NO-的排放濃度為560 mg/m3,
噸產品排放量為1.61 kg/t,符合《水泥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915―1996)表3 中的要求(即排放濃度限值為800mg/m3,噸產品排放量限值為2.4 kg/t),年排放量
1 500.51 to
d. 噪聲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生產過程中各種磨機、空壓機、風機等工作時產 生噪聲,其聲級一般在90?115 dB,經車間封閉、基礎減振、安裝消聲器等措施處理 后,聲級可降低10?25 dB。
e. 水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循環系統循環水量為4 560 m3/d,損失水量為 160 m3/d,排污水量80m3/d。經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COD、SS的排放濃度為
7 mg/L、10mg/L,用于廠內綠化、堆場及道路灑水等。
分析:
技改工程污染源分析部分內容應以表格形式對廢氣、廢水和噪聲污染源進行詳細描 述,更加直觀。另外,還應補充水量平衡圖。
(1) 技改工程投產后區域污染物排放量的變化:運改后區域內大氣污染物排▲ 量的變化情況見表3。
(2) 技改工程“上大改小”方案污染物削減量:根據徐州市人民政府(徐政函 [2003] 12號文),徐州市決定關閉本市范圍內的小水泥企業11家(其中三家改造為粉磨站),壓縮小水泥生產能力172萬t,淘汰的小水泥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污染物排放總量見表4。企業分布見圖5。
表3技改前后污染物排放情況 單
項目 |
粉塵 |
―.―so,― |
NO, |
氟化物 |
技改前巨龍集團廠區污染物排放量 |
654.99 |
183.22 |
1 628.4 |
6.15 |
技改前巨龍集團礦區污染物排放量 |
24.09 |
3.4 |
― |
一 |
合計 |
679.08 |
186.62 |
1 628.4 |
6.15 |
技改工程廠區污染物排放量 |
567.98 |
103.07 |
2500.51 |
0 |
技改工程礦區污染物排放量 |
30.43 |
― |
― |
― |
合計 |
598.41 |
103.07 |
2 500.51 |
0 |
技改后巨龍集團污染物排放量 |
1277.49 |
289.69 |
4 128.91 |
0 |
技改后巨龍集團的變化量 |
+598.41 |
+103.07 |
+2 500.51 |
-6.15 |
淘汰各小水泥企業的削減量 |
-1962.0 |
-537.0 |
-949.8 |
-139.7 |
三家粉磨站的排放量 |
+38.0 |
0 |
0 |
0 |
區域污染物的變化量 |
-1325.59 |
-434.93 |
+1 550.71 |
-145.85 |
(5)現有生產線存在的環境問題
①石灰石礦山
a. 礦區非雨季開?和運輸作業時揚塵較大。
b. 礦區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到礦區外的山溝里。
序號 |
企業名稱 |
地理位置 |
生產能力/ (萬t/a) |
窯型及數量 |
粉塵 |
so2 |
NO, |
氟化物 |
關閉及改造時間 |
1 |
徐州水泥廠 |
徐州響山路 |
45 |
盧2.8 mxlO m立筒預熱器S―臺 盧3.0 mx45 m立筒預熱器密一臺 03.0 mxlO m機立奮一臺 |
514.0 |
140.6 |
248.6 |
36.6 |
2002年12月 |
2 |
徐州彭城水泥廠 |
徐州響山路 |
10 |
盧2.8 mxlO m機立密一臺 |
114.0 |
31.2 |
55.2 |
8.1 |
2002年12月 |
3 |
徐州京運水泥集團 公司 |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環境影響評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