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與標準》考前沖刺34
特別推薦:2014環評師《各科目》新舊教材對比匯總
1.已知某建設項目涉及生產加工可燃、易燃危險性廢物,判定為非重大危險源,項目擬建場址遠離環境敏感地區,則該建設項目的環境風險評價等級為(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條件不足
2.根據有毒有害物質放散起因,環境風險類型分為( )三種類型。
A.一級、二級、三級
B.重大危險源、中等危險源、一般危險源
C.有毒、易燃、爆炸
D.火災、爆炸、泄漏
3.在制訂風險防范措施時,廠址及周圍居民區、環境保護目標應設置( )。
A.空間防護距離
B.安全防護距離
C.衛生防護距離
D.防火間距
4.關于危險廢物貯存的一般要求中,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禁止將不兼容(如相互反應)的危險廢物在同一容器內混裝
B.無法裝入常用容器的危險廢物可用防漏膠袋等盛裝
C.在常溫常壓下不水解、不揮發的固體危險廢物可在貯存設施內分別堆放
D.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在施工前不必做環境影響評價
5.下列關于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倉庫式)的設計原則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必須有泄漏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導出口及氣體凈化裝置
B.設施內要有安全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
C.用以存放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且表面無縫隙
D.應設計堵截泄漏的裙腳,地面與裙腳所圍建的容積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儲量或總儲量的1/4
6.《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不適用于( )廢物的處置。
A.氰化物溶液
B.放射性
C.鹵化物溶劑
D.硝酸
7.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基礎設施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 )厚黏土層(滲透系數≤10 cm/s)。
A.1m
B.2m
C.3m
D.1.5m
8.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應選在地質結構穩定,地震烈度不超過( )的地區內。
A.6度
B.7度
C.8度
D.9度
9.下列關于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場址選擇要求,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所選場址應符合當地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要求
B.應避開斷層、斷層破碎帶、溶洞區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響區
C.禁止選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
D.Ⅱ類場應優先選用廢棄的采礦坑、塌陷區
10.下列關于《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的廠址選址要求說法不正確的有( )。
A.各類焚燒廠不允許建設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地表水環境質量I類功能區
B.各類焚燒廠不允許建設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規定的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功能區
C.各類焚燒廠允許建設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一類功能區
D.各類焚燒廠不允許建設在居民區主導風向的上風向地區
11.對環境標準實施監督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標準實施監督是指對標準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處理的活動
B.國家環保部負責對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環境標準情況進行監督
C.從省市級以上地方環保部門開始負責向同級和上級環保部門匯報工作
D.總體來說應形成“歸口管理一實施一自我監督一管理性監督”的運行機制
12.在進行環境影響預測時,需考慮環境對污染影響的承載能力,一般應該考慮兩個時段,這兩個時段指( )。
A.污染影響的承載能力最差的時段
B.污染影響的承載能力最佳的時段
C.污染影響的承載能力一般的時段
D.根據情況在以上三種時段中選擇
13.下列情況下應編寫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實施方案,以作為大綱的必要補充的是( )。
A.建設單位要求編制
B.由于必需的資料暫時缺乏,所編大綱不夠具體,對評價工作的指導作用不足
C.建設項目特別重要或環境問題特別嚴重
D.環境狀況十分敏感
14.環境影響預測中用到的環境質量參數可分為( )兩類。
A.標準參數
B.常規參數
C.特征參數
D.相關行業指定參數
15.一級評價項目多源疊加的技術要求內容包括( )。
A.計算該建設項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氣污染源的地面濃度,并在接受點上進行疊加
B.對于改擴建項目,還應計算現有全部大氣污染源的疊加地面濃度
C.對于評價區的其他污染源以及界外區的高大點源,應盡可能疊加其地面濃度
D.若難以獲得相關污染源資料或其濃度監測值遠小于大氣質量標準時,也可將監測數據作為背景值進行疊加
16.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進一步預測模式可基于評價范圍的( ),模擬單個或多個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不同平均時限內的濃度分布。
A.污染物背景值
B.評價等級
C.氣象特征
D.地形特征
17.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中,要調查評價范圍內所有環境空氣敏感區,并列表給出環境空氣敏感區內( )。
A.主要保護對象的名稱
B.大氣環境功能區劃級別
C.與項目的相對距離、方位
D.受保護對象的范圍和數量
18.大氣污染源調查中,顆粒物粒徑分布的調查內容包括( )。
A.顆粒物粒徑分級
B.顆粒物的分級粒徑
C.各級顆粒物的質量密度
D.各級顆粒物所占的質量比
19.河流水質取樣斷面的布設應遵循的原則有( )。
A.在調查范圍的兩端應布設取樣斷面
B.調查范圍內重點保護對象附近水域應布設取樣斷面
C.水文特征突然變化處、水質急劇變化處、重點水工構筑物和水文站附近應布設取樣斷面
D.在擬建成排污口上游l000m處應設置一個取樣斷面
20.下列關于排放口位置的簡化處理方式,正確的有( )。
A.排入河流、大湖庫的兩個排放口間距較小時,可以簡化為一個,其位置位于實際兩個排放口之間,排放量為兩者之和
B.排入小湖庫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簡化為一個排放量為總排放量的排放口
C.一、二級評價且排入海灣的兩個排放口間距小于沿岸方向差分網格的步長時,可以簡化為一個排放口,排放量為兩者之和
D.從多個間距很近的排放口分別排放污水時,也可以簡化為面源
答案:
1-10BDCDD BABDC 11-20ABD AC BCD BC ABCD CD ABCD ABCD ABC ABCD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