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考點:高層建筑風環境及其影響5


特別推薦:2014環評師《各科目》新舊教材對比匯總
高層建筑及其群體不良風環境的防護與改善措施
由于規劃、設計的失誤而出現的高層建筑及其群體內、外的不良風環境,特別是體型不規則及怪異的建筑物,如何防護與改善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對于風致擺動問題,最好在規劃伊始就對其氣動外形的減振效果有所估計并對其在壽命期間里可能遭遇大風暴時應具備的強度、剛度,通過科學試驗與設計計算予以解決。沿用機械工程減振措施而采用的可調質量阻尼器(TMD)及粘彈性阻尼器的方法,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補救輔助措施。下面主要提出一些高層建筑外部不良風環境的防護與改善措施。
1、對街道、廣場、人行與交通安全有影響的街道風、穿堂風、尾渦旋風,通常主動方法是改變建筑物的布局、外形,盡量把引發不良風環境的根源,消除在建成之前。被動方法是采用擋墻、格柵、種植灌木林帶、喬木林帶來改善風環境,以保證車輛行駛與行人的安全,并確保高樓后廣場、花園的潔凈。
2、對高層建筑迎風面的下沖旋渦風的防護,目前大多采用裙樓結構隔斷下沖氣流,并在大樓主要出入口設置防護頂棚,以緩沖可能墜落的幕墻玻璃及其它裝飾物。
3、建筑物的拐角處、平面與曲面的交接處、立面上凸出的觀光電梯等部位常是出現負風壓(吸力)的峰值區,設計時最好把直角邊鈍化或粗糙化,凸出部的法線與盛行風向應避免相垂直以減弱氣流分離而形成高吸力區,或在負壓峰值區設置百葉窗式的擾流罩以鎮壓過高的負壓峰值。
4、屋頂,不管是平屋頂、人字形或斜截頭屋頂、半圓形屋頂等,通常在其屋脊、四周屋檐及拐角處出現負風壓峰區。尤其平屋頂的周沿及拐角,其負壓峰值較大。防護與改善方法是在平屋頂邊緣處加一矮護墻,使拐角區域的旋渦抬離屋頂面。試驗資料表明,這一措施可使最大吸力急劇下降;也有人在拐角處安置突出物 (如煙囪、裝飾物等),擾動分離旋渦也達到減輕局部區域最大吸力的目的。
5、對于外挑梁尖角處,通常負壓較高,人們常采用繞流裝置(如鎮風獸等),以減弱旋渦分離強度。對于位于喇叭狀收縮段(風嘴口)的建筑物或構筑物,由于直接暴露在強風中,設計時除注意外形外還應注意強度、剛度校核及安全系數的選取,以免招致風災。
6、對玻璃幕墻的設計特別要注意按風環境最不利影響(如負風壓最大值)設計,并嚴格按施工規范施工,以避免大風吹落玻璃扎傷行人或汽車等,造成傷亡事故。
7、對高層建筑施工腳手架、塔吊、垂直運輸井架等,安裝使用要考慮風影響。
8、高層建筑設置廣告牌要根據風環境嚴密策劃、認真計算,同時,要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應制訂相關標準,嚴格管理。
眾所周知,整體風荷載是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必需考慮的;而局部風荷載則對外墻面上的覆面設計、搭蓋物、觀光電梯、屋頂設計及周邊風環境的設計起決定作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就所引證的大量實驗數據充分說明:高層建筑及其群體期望建成后有一個良好的風環境,在規劃設計伊始,一定要根據具體設計方案,認真進行模型的風洞試驗,獲取包括其周邊建筑物、構筑物干擾影響在內的真實風壓分布數據,并經論證、修改設計,反復試驗直至獲得較為滿意的風壓分布數據后方付諸實施,以免留下遺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對廈門的高層建筑做一些實測,積累基礎數據,以供規劃設計參考采用。在此呼吁規劃、設計的決策者們,在高層建筑外形設計與布局時,請給子孫后代留下一個舒適、安逸的風環境!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