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分析》第二輪摸底測試卷
特別推薦:第二輪
點擊查看:201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各科目》第二輪摸底測試卷匯總
案例一:
某大城市規劃建設的高速公路,4車道,全長80km,設計行車速度80km/h,路基寬度24.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5處,跨河特大橋1座(1750m),大橋5座(共1640m),隧道4座(共3800m),其中單洞長隧道(2400m)。公路位于規劃未建成區,起點接城市環路,沿線為山嶺重丘區、相對高差50-300m,線路穿嶺跨河,沿山谷行進,過山間盆地,有支線通向旅游區。該公路征用土地 640hm2,其中農田150 hm2,林地300 hm2,草坡和未利用地140 hm2,其余為水塘、宅基地等,土石方量864萬m3,有高填方段2400m。項目總投資38億元。該項目所在區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蓋率約 40%,包括人工森林和天然林。公路沿線農業發達,村莊較密集,穿越2個村莊,附近有2個較大鄉鎮,另有山岳型風景名勝區和農業觀光區各1處。
根據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問題(參考答案均為原大綱所給出的):
1.說明工程概況介紹部分有關生態影響的工程分析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1)隧道名稱、規模、建設地點、施工方式、棄渣場設置點位及環境類型,占地特點;隧道上方及周邊環境;隧道地質巖性及地下水疏水狀態;景觀影響。
(2)大橋和特大橋的名稱、規模、點位;跨河大橋的施工方式,河流水體功能,可能的影響。
(3)高填方路段占地合理性分析,占地類型,占地基本農田情況。
(4)邊坡防護;主要為深挖路段,棄渣場設置及其占地類型、數量、環境影響。
(5)主要取土場設置及其恢復設計;公路采石場及砂石料場情況。
(參考答案點評:本題實際上抓住重點工程及主要臨時工程就可以順著來解答了。大綱提供的該參考答案給出了5個主要方面的工程分析內容,但仍然是不完整的。首先應給出工程的基本情況,包括線路長度、走向、路基高度及寬度、工程挖方量、填方量、互通式立交,收費站及服務區設置情況;工程永久占地、臨時占地情況。這些也都是與生態影響有關的內容。)
2.說明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的主要內容及生態環境現狀調查主要采用的方法。
(1)森林調查:類型、面積、覆蓋率、生物量、組成的物種等;評價生物量損失、物種影響、有無重要保護物種、有無重要功能要求(如水源林等)。
(2)農業生態調查與評價:占地類型、面積、占用基本農田數量、農業土地生產力、農業土地質量。
(3)水土流失調查與評價:侵蝕面積、程度、侵蝕量及損失,發展趨勢及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工程與水土流失關系。、
(4)景觀資源調查與評價;公路沿線景觀敏感點段,主要景觀保護目標及保護要求,公路建設與重要景觀景點的關系。
本項目現狀調查方法有:現場資料收集、分析,規劃圖件收集;植被樣方調查,主要調查物種、覆蓋率及生物量;現場勘察景觀敏感點段;也可利用衛星遙感信息測算植被覆蓋率、地形地貌及各類生態系統面積、水土流失情況等。
(參考答案點評: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首先要弄清工程沿線影響范圍內的生態功能區劃情況、沿線生態系統類型,識別生態保護目標及要求。根據題意,本工程沿線生態系統類型有森林生態系統(人工林和天然林),農田生態系統、草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分別給出應重點調查的內容。除大綱提供的答案外,森林還需要調查清楚森林分類經營區劃情況,森林郁閉度、主要樹種及生長情況、估算其森林蓄積量。景觀資源應調查該山岳型風景名勝區等級、主管部門、建設時間,景區規劃及保護要求等基本情況。)
3.簡要說明該項目評價的重點和評價中需注意的問題。
本工程評價的重點是生態環境影響(含水土流失問題)、噪聲影響(略)。
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1)對森林植被影響及可能對重要物種的影響;
(2)森林生態系統切割(森林生境切割)與阻隔導致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3)農業占地和占用基本農田問題;
(4)取土場、棄渣場等非永久占地的復墾與生態恢復(植被重建);
(5)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
(6)景觀美學評價;
(7)噪聲敏感點的監測、影響評價及保護措施;
(8)水環境尤其是水源保護問題(跨河大橋段)
(參考答案點評:一般情況下,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主要有生態影響和噪聲影響兩個方面。生態影響主要表現在施工期,由于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對植被的破壞及其引發的水土流失,噪聲影響主要是營運期交通噪聲。對于評價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按大綱提供的參考答案來答,很容易遺漏。其實,可以按施工期和營運期需關注的內容分別來答,結合項目特點和題干所給的項目區環境特征,抓住生態系統類型及敏感保護目標,該題就比較好答。如施工期,施工作業對森林植被及野生動物有不利影響;占地對農田及農業生產、土壤有不利影響,特別是對基本農田的占用;施工期取土場及取土作業、工程開挖及棄渣對生態有不利影響;施工作業破壞山丘區的地形地貌及植被,容易導致水土流失,需要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營運期,公路切割與阻隔影響野生動物通行;車輛營運噪聲影響靠近公路的居民生活,需要進行監測、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運輸危險品車輛在經過跨越河流的橋梁段發生事故時,容易導致河流水環境污染。抓住敏感保護目標,就不會忘記題干給出的風景名勝區和農業觀光區的影響與保護。)
案例二:
某段高速公路2005年建成通車,建設單位申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該項目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完成環境影響評價的報批手續,在初步設計和實際建設中對線路走向和具體的建設工程內容有少量調整。該段高速公路全長50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設1104米特大橋一座,中小橋若干座,特大橋橋面設排水孔;雙洞單向隧道2座,單洞長3200米,互通式立交1處,分離式立交1處,服務區1處,取土場8處,棄渣場20處,共征用土地206公頃,公路所經地區為山嶺重丘區,其中通過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的線路長度5公里,特大橋從A城市的集中式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邊界跨越。由于線路偏移,聲環境敏感點由原來的12處變為6處,其中4處與環評審批時一致,8個取土場有2個分布在水土流失重點監督區,有1個在重點治理區,棄渣場均分布在沿線的溝壑,服務區靠近一人口約2000人的村莊,設有1.5噸/小時燃煤鍋爐一座,煙囪高度20米,服務區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放到服務區外沖溝,經過100米匯入經該村的小河上游,公路沿線部分敏感點情況見下表:
| 名稱 | 與路肩距離(m) | 與路肩高差(m) | 臨路戶數 | 臨路情況 |
| 上灣村 | 168 | 8 | 10 | 側向公路,有圍墻 |
| 青龍坪村 | 68 | 3 | 6 | 面向公路,主要為二層樓,位于隧道出口處 |
| 英雄中學 | 90 | 2 | 面向公路,二層樓房 | |
| 馬蘭村 | 180 | ―6 | 1 | 村莊大,周圍綠化好,樹木高大,枝葉茂密 |
| 牟家村 | 102 | 0 | 3 | 面向公路 |
| 樓前村 | 68 | 4 | 5 | 平房,面向公路 |
回答以下問題:
1.簡要給出本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調查的重點內容。
(1)工程占地造成的植被損失情況。通過調查公路沿線的生態環境狀況,包括植被類型及分布、生長狀況,進行必要的估算或測算。
(2)調查野生動物分布及活動情況,調查是否設置生物通道,并分析生物通道設置的合理性。
(3)調查公路經過水土流失重點監督區、重點治理區段及高填深挖路段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情況、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效果。
(5)調查取土場和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情況,特別是分布在重點監督區的2個取土場和重點治理區的1個取土場的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情況,棄在溝壑內的20個棄渣場是否采取工程與生態治理措施。
(6)調查隧道、特大橋、互通式立交等重點工程造成的生態影響及恢復情況。
(7)工程生態補償及生物通道設置情況。
2.指出本項目水環境影響調查需關注的問題?
(1)調查工程施工期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調查工程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有效性。
(2)分析工程運營期可能發生的水環境風險,調查是否有應急預案。
(3)工程特大橋設排水孔不可行。此特大橋跨越A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邊界,一旦發生運輸危險品車輛事故,很容易污染水源,應設置導水設施,將橋面徑流導至保護區外處理。
(4)調查流經服務區附近村莊的小河的水環境功能及利用情況,調查服務區廢水經化糞池后匯入小河造成的水環境影響。
3.根據表中信息,指出不需要采取隔聲措施的敏感點。
上灣村、馬蘭村。
4.指出英雄中學噪聲監測布點應注意的問題。
在與公路與英雄中學之間,垂直公路從路肩開始,在距離20m、40m、60m、80m、英雄中學教學樓前及教室內設噪聲監測點。在一樓和二樓的教室均應進行監測。
5.說明本項目運營期存在的環境風險隱患。
主要是運輸危險品的車輛在行駛到特大橋路段時發生事故,危險品大量泄漏進入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造成水質污染,危及城市供水。
6.從環保角度考慮,對服務區設施提出改進建議。
(1)服務區廢水應經化糞池后,再進行必要的生化處理,處理后的水盡可能用于綠化、沖廁等。
(2)燃煤鍋爐煙囪高度應增高到25米。(這實際上是在考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關于煙囪高度的有關規定。不同規模的鍋爐,要求設置的排氣筒高度也不同,需要注意。)
(本題為2006年環評師案例中考出的生態驗收方面的案例。2005年驗收案例考題是一個工業項目,主要考試內容是水資源利用及污水分流問題、第一類污染物的識別與監測布點位置;驗收監測范圍及布點原則、清潔下水監測與利用等內容重金屬監測方面的內容。)
案例三:
甲乙兩地擬對一雙回線路450公里的500KV輸變電工程進行改建,以完善區域電網結構,線路長度增加220公里,兼有緊湊型桿塔和鼓型排列塔,新建變電所、開關站各5座。新增線路沿線60%為平原或漫崗區,其余為山丘區。沿線區域有自然保護區1處、風景名勝區1處、歷史文化城鎮一座,涉及村莊20個,學校、醫院各3處,跨越2條河流、1條鐵路和3條公路。
1.識別輸變電工程主要環境影響因素。
(1)施工期:施工噪聲、生活污水(以COD、SS和油類為主)、施工揚塵(TSP、PM10)、土地占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拆遷安置、施工垃圾。
(2)運行期: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場、變電所主變噪聲、輸電線路電暈產生的可聽噪聲、變電所生活污水、油污水、生態與景觀影響。
(如果問的是污染因子,則主要從施工噪聲、揚塵、施工污水,運行期的電磁影響、無線電干擾、噪聲及變電所污水方面考慮)
2.如何確定輸變電工程的評價范圍?
(1)生態影響評價范圍,首先根據工程特性與環境特征確定各環境因素的評價等級,然后確定評價的范圍。
(2)工頻電磁場:變電站及開關站為所址中心半徑500m區域,輸電線路為線路走廊兩側30m帶狀區域。
(3)無線電干擾:變電站及開關站為圍墻外2000m區域,輸電線路為線路走廊帶兩側2000m帶狀區域。
(4)噪聲影響:變電站及開關站為圍墻外100m范圍,輸電線路為線路走廊(線路兩側導線投影外各20m區域)帶兩側各30m帶狀區域。
3.輸變電工程分析的基本內容?
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總平面布置、技術經濟指標、路徑方案、施工工藝、桿塔和基礎、與既有交通設施的交叉跨越、工程占地類型與面積、污染源分析及可能造成的不利環境影響。
4.輸變電工程現狀監測內容、監測布點原則是什么?
(1)變電站
監測通過類比監測既有線路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場強度、高頻段綜合場強、無線電干擾場強。
在變電站周圍四個方位分別設置一條向外輻射的監測線,以圍墻為起點,測點間距5-10m,依次測到140m或190m為止。
在高壓進出線的兩個垂直方向,以圍墻為起點,2m間距,設置8個監測點,測量頻率為0.5MHZ,此外,在距離圍墻20m處各加測一點,測量頻率為0.15 MHZ、0.25 MHZ、0.5 MHZ、1.0 MHZ、1.5 MHZ、3.0 MHZ、6.0 MHZ、10 MHZ、15 MHZ、30 MHZ。
(2)輸電線路
工頻電場監測以檔距中央導線馳垂最大處線路中心的地面投影點為測試原點,沿垂直于線路方向進行,測點間距為2.5-5m,順序測到邊相導線地面投影點外50m處止。
無線電干擾測量在上述路徑上以2m為間距設點測量,測量12點位。
5.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是什么?
(1)工頻電磁場、無線電干擾及噪聲的影響,特別是對沿線城鎮、村莊、學校、醫院、廣播及通訊設備的影響。
(2)對生態環境及自然景觀的影響,主要是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基本農田的不利影響。
案例四:
某地擬在近海建一混合碼頭,設計油品泊位3個,煤炭泊位2個,散雜貨泊位3個。碼頭所在近海一帶現狀以水產養殖業為主。擬建工程占用陸域面積 270公頃,同時,需填海造地10公頃。征地無拆遷,但防護距離范圍內是否有居民尚需調查。除港池疏浚約600萬方外,陸地工程挖方量60萬方,填方量 157萬方。距碼頭占地區8公里有一省級自然保護區、距碼頭10公里的海域有一島礁旅游渡假風景區。
問題:
1、在工程分析中,除交代主體工程基本情況外,還需說明哪些問題?
還需交代輔助工程、附屬工程、配套工程、環保工程或依托工程,包括陸地運輸道路、岸上儲罐、供水、供電、通訊、生活辦公場所、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
工程分析中應說明生產營運方式與過程,各類污染物的產生環節、主要污染物產生量與排放量,擬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等。
2、工程建設生態影響應考慮哪些方面?
生態影響需考慮陸地生態影響與近岸海域生態影響。
陸地生態影響保護工程占地及土石方填挖作業造成的土地利用格局的改變、植被損失、水土流失,對周邊敏感生態保護目標―省級自然保護區、島礁旅游渡假區等的不利影響。
近岸海域生態影響主要是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包括港池疏浚及產生的懸浮物質、船舶運輸及其排放的噪聲等污染物對海洋生物的不利影響;運輸油品的船舶發生溢油事故產生的環境風險或污染影響。
3、在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中,環境保護目標除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外,還應關注哪些?
關注工程占地區自然植被、野生動物、有無保護物種,重要群落或生態系統;關注近岸海域環境功能、海水水質現狀、海洋保護動物、重要經濟魚類等海洋生物資源現狀、海水養殖等。
4、簡述工程施工期可能對近岸海域造成的影響。
主要是碼頭工程填海造地施工及港池疏浚作業影響,包括施工期產生的施工污水、生活污水排放的影響,港池疏浚產生的懸浮物、噪聲、含油污水對近岸海域水質及海洋生物將造成不良影響。其次,施工期揚塵、固體廢物對海域的影響等。
5、簡要分析營運期的環境風險因素。
主要是陸地油罐及運輸油品的船舶發生油品泄漏、著火,不僅會造成安全事故,也將破壞、污染環境,特別是海洋生態環境。
此外,國際運輸運輸船舶需關注外來物種引進的生態風險問題
案例五:
某地擬建一常年存欄3000頭的養豬場一處,選址處于A城西北方向的城郊,距城市中心區距離約20公里。場址區大部分為農田、有少量的農田防護林及灌草叢,養豬場采取半封閉式養殖,沖洗豬舍的廢水設置污水處理站就地處理后排入Q河,Q河為非飲用水源地,豬糞由附近農民拉走肥田。該地區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
1.簡述項目選址是否合理。
本項目擬選場址處于城市主導風向的上風向,不合理。由于養豬場存在較為明顯的水環境污染、空氣污染,并容易孳生病源生物等,選址時應遠離城市及居民集中居住區,并處于主導風向的下風向。
2.確定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點。
(1)項目選址的環境合理性分析
(2)施工期生態影響
(3)水環境影響評價
(4)環境空氣質量影響
(5)衛生防護距離等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性
(6)公眾參與
3.對環境空氣影響的主要因子有哪些?計算衛生防護距離可選擇哪些因子?
(1)主要是豬場糞便及尿液揮發的惡臭及惡臭氣體,包括硫化氫、氨、糞臭素等。
(2)計算衛生防護距離可選擇硫化氫。
(本題主要考的是惡臭污染問題。因為養豬場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是惡臭,也是居民在心理上最關心的。在TJ36-97《工業企業衛生設計標準》中硫化氫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01mg/m3,是氨氣濃度的1/20,而且養豬場主要惡臭成分是硫化氫。)
4.本項目污染治理應關注哪些因素?
(1)豬場糞便及尿液及其惡臭污染的治理及其綜合利用。
(2)沖洗豬舍廢水的處理。
(3)營運期切實做好衛生防疫。
(4)做好公眾參與,設置足夠的衛生防護距離,防止造成群體性事件。
5.給出衛生防護距離的計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參數的來源及意義。
衛生防護距離采用(GB/T 13201-91)《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Qc /Cm=[(BLC+0.25r2)0.5LD]/A 公式中參數來源及意義如下:
Cm-標準濃度限值,mg/m3;
L-工業企業所需衛生防護距離,m;
r-有害氣體無組織排放源所在生產單元的等效半徑,m。根據該生產單元占地面積S(m2)計算,r=(S/π)0.5;
A.B、C、D-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系數,無因次,根據工業企業所在地區近五年平均風速及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源構成類別從《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的表中查取。
Qc-工業企業有害氣體無組織排放量可以達到的控制水平,kg/h。
1.養豬場選址時應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1)擬建場址周邊是否有城鎮、村莊等集中居民區,場址是否位于居民集中居住區的下風向,并有足夠的衛生防護距離;
(2)場址附近是否有風景名勝區、公園等居民旅游、觀光、休閑、渡假區等敏感保護目標,養豬場與這些敏感保護目標最好有山體或森林相隔;
(3)豬場污水排放是否會影響到當地具有飲用功能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水體,包括地表水體和地下水;
(4)是否符合城市發展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
(固體廢物選址有相應的標準或規范要求,考試時容易在選址方面出題。但任何一個項目的建設,其選址都很重要。需要慎重考慮。)
2.本項目在項目概況及分析中應交代清楚哪些內容?
(1)交代項目基本情況,包括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單位、建設規模等;
(2)交代項目地理位置(題目給出場址與城市中心區的距離,應說清養豬場與城市建成區邊緣的實際距離),占地面積、類型,項目技術經濟指標及工程量、工程平面布局及其合理性,工程總投資,環境保護投資及建設內容;
(3)養殖場配套及附屬設施、飼料來源與加工情況;
(4)養殖場供水水源、水量及排水水量與去向,納污水體功能等;
(5)豬場主要污染物產生環節、源強(如,日產生量)、排放方式及工程設計中擬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3.給出營運期環境管理基本要求。
(1)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或組織,職責與制度健全、明確,管理程序科學;
(2)污水處理設施須穩定、有效運行,避免污水未經處理排入附近水體,同時,要加強環境監測,監測養豬場排水對Q河水體是否造成污染;
(3)監測養豬場空氣污染情況,特別是定期監測下風向集中居民區空氣質量;
(4)監督糞便及尿液及時處理、處置或綜合利用,日清日潔,減少污染;
(5)消除產生病源生物及疫情的條件,發現隱患及時處置;
(6)自覺接受當地環境保護及衛生防疫等部門的監督管理與技術指導。
4.在影響分析與評價中,除水環境影響、環境空氣影響外,還應關注哪些方面?
(1)關注以糞便為主的固體廢物處理不當的污染問題;
(2)關注可能發生疫情的問題,或疫情發生時的應急處理;
(3)關注蚊蠅孳生等公共衛生問題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
(4)關注施工期的生態影響。
5.豬場糞便處理是否存在問題?
(1)糞便由附近農民拉走肥田雖然是一種處置方案,但存在不能及時拉走或不能完全拉走而造成污染的問題。
(2)建設單位應采取措施徹底解決糞便污染,選擇應急安全衛生填埋場或處置場所。
(我國全國各地均有養殖業,養豬、養牛、養雞、養鴨或其他特種養殖等不斷向規?;?、集約化、現代化方向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與影響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很多環評單位也經常做這樣的項目。應該引起應試者的注意。
案例六:
某城擬在近郊集中開發一處集商貿與住宅一體的大型建設工程,四星級賓館一處,住宅樓11棟,大型商場一處。賓館和商場均擬建造大面積玻璃幕墻,建中央空調系統,設有地上和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配備有小型洗車場。建垃圾轉運站一處。工程需對一所既有城郊小學進行改建,并新建一社區衛生院。開發區有干線公路與主城相隔,供水、供電均可由城市既有供水網和電網提供,但城市熱電廠管網近期不能延伸到此開發區,需建一鍋爐房對開發區集中供熱。占用農田 80畝、果園18畝和菜地40畝,拆遷居民70戶。
問題:
1.指出地上停車場營運期環境影響,需要調查哪些方面的資料。
(1)汽車發動及行駛所排放的尾氣影響社區環境空氣質量;
(2)車輛發動與行駛產生發動機噪聲、行駛噪聲、鳴笛噪聲影響;
(3)調查停車場面積、車位數量,停車高峰和低谷期,主要車輛類型或發動機類型,油耗,怠速狀態下不同類型車輛(主要是發動機)尾氣的最大排放量,常規天氣條件,包括風向、風速、降水等。
2.指出地下車庫的環境影響問題。
(1)施工時大量開挖土石方,一方面需車輛大量運輸,加劇車輛噪聲與尾氣的環境污染,二是對地下水會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淺層地下水,三是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誘發地表塌方。同時,還會造成噪聲及空氣的污染。
(2)營運期,車輛尾氣污染問題。車庫集中了較多的車輛,在發動時會排放較多的尾氣,對地下車庫監管人員不利。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區域環境空氣的污染。要弄清車庫面積,車位數,車庫換氣系數、機動車消耗單位燃料大氣污染物排放系數,高峰時車流量、平均車流量等。
(3)車輛發動及進出車庫產生的振動與噪聲影響問題。
(4)洗車廢水污染與處理問題。年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最小耗水量,日平均耗水量??赏ㄟ^類比調查獲得相應的數據、資料。
3.在開發項目建設投入營運后,除常規環境影響外,還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影響?
(1)光污染,玻璃幕墻反光,暈眩導致行人,影響駕車司機視線,導致交通事故,反光還容易加劇夏季的熱污染。
(2)本項目擬建垃圾轉運站一處,垃圾堆存存在惡臭影響,以及蚊蠅衛生問題。需要充分考慮其選址及運行期的環境管理問題。
(3)局地氣候及高樓風問題,小氣候的形成,可造成局地通風不暢,而又可能造成局部污染增加或污染物的聚集與擴散問題。
(4)社會影響。學校、醫院的通道、安全消防通道的保證。
(5)空調影響,噪聲與排風問題。
4.對于擬建的集中供熱鍋爐,需考慮哪些問題?
(1)鍋爐情況,需確定鍋爐的類型及燃料種類、裝機容量;
(2)污染物排放要求,不能超過規定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速率;
(3)根據實際情況,在燃油和燃氣能夠保障的情況下,鍋爐燃料盡可能選擇燃油和燃氣等清潔燃料;
(4)煙筒高度要求,應高出附近200米半徑范圍內最高建設物高度3米以上。
(5)根據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的要求,設置監測孔或安裝有線監測設備。
案例七:
某城市根據當地資源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擬規劃一工業開發區,以能源重化工為主,規劃用地面積10km2,現委托你所在機構進行該工業園區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該城北部以一條河流與另一城市相隔,該河流為兩城市的飲用水源。該城西南方向有較大面積的農田,且均為基本農田,農田西南有山脈一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城市在未來十年內將由現在的30萬人口發展到45萬人,城市總體發展方向為沿江向東西兩個方向展開。近期擬建設污水處理廠一座,位于城市東南方向16km處,用于處理城市污水和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后的污水盡可能作為中水回用,少量排入北部河流城市下游段。在城市規劃中預留了三處工業開發區,分別為城市東東南方向15公里處(A區)、東南方向20公里處(B區)、南東南方向17公里處(C區),分別發展能源重化工業、輕工紡織業和機械加工業,但未明確哪一區塊用于發展能源重化工業。三處工業區規劃實施需搬遷9個村莊近10000人。開發區集中配套建設相應的供水、供電、交通和通訊設施。該區域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春季常有來自西北方向的大風,年降水量560mm,蒸發量4300mm,冬季較為寒冷。
問題:
1.請給出三處工業開發區分別適宜于發展哪類工業,并說明理由。
(1)A區適合發展機械加工業、B區適合發展輕工紡織業、C區適合發展能源重化工業。
(2)根據工業用地的布局原則,污染重的工業宜遠離城市,并處于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污染輕的可布置的城市的近郊區。從污染輕重來看,能源重化工業污染最重,其次是機械加工、輕工紡織業。
2.污水處理廠位置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1)合理。
(2)處于城市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與城市距離適中,位于城市工業集中區,處理后的中水便于回用。
3.指出能源重化工開發區規劃分析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闡明并分析規劃編制的背景、規劃的目標、規劃對象、規劃內容、實施方案,及其與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規劃的關系;
(2)進行規劃的協調性分析,即分析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如環境保護規劃、其他兩個工業開發區的規劃的協調性;
(3)規劃實施限制因素分析;
(4)對規劃提出的有關方案進行初步的篩選;
(5)對與本規劃有關的配套工程進行簡要說明與分析。
4.指出該能源重化工開發區環境影響評價要素及主要指標
(1)水環境影響指標,規劃開發區主要河流水質指標,包括PH、水溫、COD、BOD、DO、SS、氨氮等常規指標及與開發區規劃建設項目有關的特征指標。
(2)環境空氣影響指標,TSP、PM10、SO2、NO2、Pb、F、O3.B[?]P及與開發區有關的特征污染物指標。
(3)噪聲影響指標,區域環境噪聲及主要噪聲源噪聲。
(4)固體廢物影響指標,固體廢物產生的種類、數量、成分,處理處置方式等。
(5)生態影響指標,土壤類型、生態系統類型、主要野生動植物及生境條件、主要生態問題及原因、生態演變趨勢。
(6)風險。需識別風險源、風險發生的因素、危害等。
5.從區域發展層次,該能源重化工開發區環評需考慮哪些宏觀因素?
(1)與城市發展規劃及其他相關規劃的協調性
(2)與環境功能的協調性
(3)與其他兩處工業開發區的協調性
(4)區域環境承載力
(5)進入該開發區的相關工業企業類型與產業鏈關系的協調性
(6)節能減排、總量控制與清潔生產
案例八:
某地擬對一山區河流進行水電梯級開發,河流長度約380km,河床坡降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流域面積4萬km2,農田相對較少,且分散,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對外交通不發達。河流中經濟魚類較多,山丘植被均為次生林,野生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流域內有自然保護區3處(其中,國家級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一處),風景名勝區5處,但均為山丘區,從規劃報告來看,水庫淹沒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影響不突出。規劃報告提供了三個開發建設方案。規劃創造從工程經濟技術角度推薦了自上而下建設“一庫七級”水電站方案,開發方式既有引水或也有堤壩式,還有混合式。規劃方案實施后需遷移人口5 萬人,涉及2個縣的9個鄉鎮21個村。
1.生態環境現狀調查主要內容
(1)自然環境現狀調查,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及擬開發河流水文特征調查;
(2)陸生生物多樣性調查,包括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落及生態系統類型、結構、功能、現狀問題及原因演替趨勢調查分析;
(3)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包括重要經濟魚類的“三場”調查,重要餌料生物的調查,洄游性魚類特性調查;
(3)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之等級、功能區劃、保護對象及其價值,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是本規劃生態現狀調查的重點對象。
2.給出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與評價指標
(1)主要生態保護目標有:保護流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陸生、水生生態環境及重要物種的棲息地,重點保護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保護生物的群落結構及種群密度,維護區域生產力,盡可能保持流域景觀生態體系。
(2)評價指標以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可選取重要野生動植物物種是否消失,規劃建設項目與重要生境的區位關系及可能受到的影響,規劃工程對珍稀保護物種的影響,分析、評價是否會因本規劃實施而發生陸生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變化,分析與流域內生態保護規劃的協調程度,工程建設土石方工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3.生態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
(1)陸生生態:主要從流域生態完整性、流域生物多樣性、對局地氣候、對環境敏感對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影響方式、程度與范圍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對規劃方案可能影響的珍稀、保護陸生動植物進行評價。
(2)水生生態:分析評價區域內水域生態條件、水生生物組成特點、種群數量以及下游河段中水生生物及魚類的影響,重點是重要經濟魚類三場及珍稀、洄游性魚類的調查及影響評價。
(3)水土流失與地質災害:分析評價區水土流失現狀、成因及危害,預測分析規劃實施各建設項目對水土流失的影響,評價水庫建成導致大規模地質災害的可能性,以及施工區,特別是渣場布置的環境可行性。
4.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總體上需充分考慮哪些因素?
(1)規劃實施可能對相關區域、流域生態系統產生的整體性影響;
(2)規劃實施可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累積性或疊加影響;
(3)規劃實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
5.規劃實施后的不利影響主要有哪些方面?
(1)水資源影響:有水量與水質兩個方面,主要是水資源的重新分配及其影響,水質污染影響;
(2)生態影響:陸生生態與水生生態影響,特別是對陸生珍稀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影響;水文情勢變化對水生生物,特別是重要經濟魚類的影響;
(3)水土流失與地質災害:規劃實施后由于淹沒及沖蝕等造成的水土流失與地質災害影響;
(4)社會環境影響:主要是移民安置產生的不利影響,對區域能源結構、交通、當地居民的生產與生活、人群健康、宗教信仰、后備土地資源等的影響。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