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評師《法律法規》模擬題:單項選擇
一、單項選擇題(各題的備選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每題1分,共10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 )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采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
A.設區的市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B.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D.設區的市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 ),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A.建設污染環境的項目
B.大型建設項目
C.中小型建設項目
D.一切建設項目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 )并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A.預審
B.審查
C.備案
D.核準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批準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
A.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
B.處以罰款
C.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并處罰款
D.給予行政處分和罰款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單位,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及時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 )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A.當地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
B.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
C.當地人民政府
D.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
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
A.責令重新安裝使用,并處罰款
B.責令重新安裝使用
C.處以罰款并通報批評
D.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治理
7.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在國務院、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不得建設( )。
A.污染環境的工業生產設施
B.任何設施
C.工業生產設施
D.旅游設施
8.( )中關于環境保護的規定是制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依據。
A.《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B.《刑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D.《憲法》
9.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 )。
A.地方環境質量標準
B.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C.地方環境標準
D.地方環境基準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防治污染的設施( )。
A.不得拆除
B.不得閑置
C.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
D.不得擅自拆除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環境影響評價必須( ),綜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項目實施后對各種環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A.客觀、公開、公正
B.科學、客觀、公正
C.公開、公正、公平
D.客觀、公正、獨立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應當( )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寫該規劃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
A.在規劃實施過程中
B.在規劃編制完成后
C.在規劃編制前
D.在規劃編制過程中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的具體范圍,由( )規定,報國務院批準。
A.國務院有關部門
B.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C.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國務院有關部門
D.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
14.政府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單獨發布或與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發布的環境保護規范性文件。下列文件屬于政府部門規章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B.《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
C.《排污費征收管理條例》
D.《遼寧省排污費管理辦法》
15.《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辦法》規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之日起( )內,會同專項規劃審批機關召集有關部門代表和老師組成審查小組,對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并在審查小組提出書面審查意見之日起( )內將審查意見提交專項規劃審批機關。
A.30日 10日
B.20日 10日
C.30日 15日
D.60日 15日
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規劃實施后,編制機關應當及時組織環境影響的( ),并將評價結果報告審批機關;發現有明顯不良環境影響的,應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
A.后評價
B.跟蹤評價
C.質量評價
D.綜合評價
1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規劃編制機關應當認真考慮有關單位、老師和公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的意見,并應當在( )附具對意見采納或者不采納的說明。
A.編制的規劃方案中
B.報送審查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
C.公眾參與意見中
D.老師審查意見中
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 )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
A.國家
B.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C.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D.國務院及國務院有關部門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規定:建設單位報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附具對有關單位、老師和公眾的意見( )的說明。
A.采納
B.采納或者不采納
C.不采納
D.接受情況
20.《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定: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不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 )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其中,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的,建設單位應當在( )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A.開工前辦理營業執照前
B.開工后辦理營業執照前
C.開工前辦理營業執照后
D.開工后辦理營業執照后
2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 )、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A.性質
B.性質、規模
C.性質、規模、地點
D.性質、地點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準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原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之日起( )內,將審核意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A. 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2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后,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 )。
A.運行
B.投入試運行
C.投產
D.啟動
2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 )內,完成驗收。
A.30日
B.40日
C.20日
D.45日
2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接受委托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應當經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合格后,頒發資質證書,按照資質證書規定的( ),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服務,并對評價結論負責。
A.考核等級
B.審核評價范圍
C.考核審查等級和評價范圍
D.審核等級和評價范圍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的單位,必須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對海洋環境進行科學調查,根據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合理選址,( )。
A.編報環境影響報告書
B.編報環境影響報告表
C.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D.填報環境影響登記卡
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化和防止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及( )。
A.轉基因藥物
B.轉基因植物
C.動物生產激素
D.植物生產激素
2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由鼓勵、限制和淘汰三類目錄組成。不屬于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是( )。
A.許可類
B.允許類
C.提倡類
D.支持類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濱海濕地,是指低潮時水深淺于( )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濕地帶。
A.6 m
B.5 m
C.4 m
D.3 m
3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 )。
A.投入使用
B.銷售給落后地區
C.投入試生產
D.轉移給無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
3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所稱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 ),進行跟蹤監測的( )。
A.對策和措施方法與制度
B.對策和措施方法或制度
C.對策方法與制度
D.措施方法或制度
3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 ),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向( )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
A.上報審批前上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B.上報審批后 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
C.上報審批前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
D.上報審批前 同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 )經中華人民
共和國過境轉移危險廢物。
A.禁止
B.限制
C.不允許
D.避免
34.《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規定:在辦理核設施選址審批手續前,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 )審查批準;未經批準,有關部門不
得辦理核設施選址批準文件。
A.國務院
B.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C.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
D.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核設施行政主管部門
35.《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規定:規劃編制機關在報送審批( )時,應當將環境影響報告書一并附送規劃審批機關審查。
A.綜合性規劃草案和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草案
B.綜合性規劃草案
C.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草案
D.專項規劃草案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所稱資源化,是指( )。
A.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
B.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
C.將廢物直接作為產品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
D.將廢物直接作為原料進行利用或者對廢物進行再生利用
37.《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規定:對于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一律不再實行( ),區別不同情況實行( )。
A.核準制審批制和備案制
B.備案制核準制和審批制
C.預審制核準制和備案制
D.審批制核準制和備案制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對環境有( )的規劃實施后,( )應當及時組織環境影響的跟蹤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報告審批機關;發現有明顯不良環境影響的,應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
A.重大影響環評單位
B.重大影響編制機關
C.一定影響環評單位
D.較大影響編制機關
39.《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規定:( )應當根據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場所選址規劃,提供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場所的建設用地,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放射性固體廢物的處置。
A.有關地方人民政府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D.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4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 ),并兼顧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充分考慮( )需要。
A.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城鄉居民生活用水
B.生活用水生態環境用水
C.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生態環境用水
D.居民用水城鄉居民生活用水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 ) 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船。
A.制造
B.銷售
C.制造、銷售或者進口
D.進口
4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規劃審批機關對依法應當編寫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說明而未編寫的規劃草案,依法應當附送環境影響報告書而未附送的專項規劃草案,違法予以批準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 )。
A.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B.當地人民政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C.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D.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43.《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定:發展循環經濟應當在( ) 前提下,按照減量化優先的原則實施。
A.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和保護環境的
B.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
C.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和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
D.技術可靠、經濟合理、優化資源、保護環境的
44.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 ),應當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
A.流域規劃
B.自然資源開發指導性專項規劃
C.畜牧業開發專項指導性規劃
D.土地利用規劃
4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 )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其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采取無害化處置措施。
A.企業事業單位
B.工業企業
C.產生固廢的工業企業
D.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工業企業
46.《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所稱節約能源(簡稱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 )。
A.有用能
B.動能
C.能量
D.能源
47.標志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從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擴展到規劃影響評價的是( )。
A.《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B.《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4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除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單位、老師和公眾的意見。
A.報批
B.批復
C.審核
D.復核
49.《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規定:國家對草原保護、建設、利用實行( )。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編制全國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
A.分地域規劃制度
B.分流域規劃制度
C.統一規劃制度
D.地方規劃制度
50.《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的,必須經( )批準,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
A.省級文物行政部門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當地人民政府
D.當地文物行政部門
5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所稱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生物質能和電力、熱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 )的各種資源。
A.有用能
B.動能
C.能量
D.能源
5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規定:已經沙化的土地范圍內的鐵路、公路、河流和水渠兩側,城鎮、村莊、廠礦和水庫周圍,實行單位治理責任制,由( )下達治理責任書,由責任單位負責組織造林種草或者采取其他治理措施。
A.沙化土地保護區主管部門
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各級地方人民政府
5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得( )。
A.參觀
B.搬遷
C.拆除
D.占用
5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須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依照有關( )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并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 )。
A.土地管理 森林植被恢復費
B.土地管理 林地恢復費
C.土地資源管理 森林植被恢復費
D.土地資源管理 林地恢復費
55.《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關閉礦山,必須提出( )及有關采掘工程、不安全隱患、土地復墾利用、環境保護的資料,并按照國家規定報請審查批準。
A.礦山閉坑報告
B.礦山閉坑申請
C.礦山關閉報告
D.關閉礦山申請
5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所稱的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 )等。
A.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
B.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
C.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場
D.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小區
5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規定:在( )修建鐵路、公路、水工程,開辦礦山企業、電力企業和其他大中型工業企業,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必須有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A.山區、丘陵區、風沙區
B.山區
C.丘陵區
D.風沙區
5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應當在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區和水域,劃定( ),加強對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管理。
A.自然保護區
B.野生動物保護區
C.野生動物一級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二級保護區
D.野生動物屬地
59.《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禁止出售、收購( )或者其產品。
A.野生動物
B.地方保護野生動物
C.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D.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60.《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規定:橋梁和棧橋的梁底必須( )設計洪水位,并按照( )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設計洪水位由河道主管機關根據防洪規劃確定。
A.高于 防洪和航運
B.高于 防洪或航運
C.低于 防洪和航運
D.等于 防洪或航運
6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規定:防洪區是指洪水泛濫可能淹及的地區,分為( )。
A.洪泛區和防洪保護區
B.洪泛區、蓄洪區和防洪保護區
C.洪泛區、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
D.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
6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有關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中,根據( )劃定。
A.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
B.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才.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
D.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
63.《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 )。
A.緩沖區
B.實驗區
C.核心區
D.外圍保護地帶
64.《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提出: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貯存、處置設施,應當遠離( ),與工廠、企業等工作場所有適當的安全防護距離,并符合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
A.居(村)民居住區和水源保護區
B.居(村)民居住區
C.水源保護區
D.居(村)民居住區、水源保護區和交通干道
65.《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所稱重大危險源,是指生產、運輸、使用、儲存危險化學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 )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A. 等于臨界量
B.超過臨界量
C.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
D.小于臨界量
66.《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規定:建設港口、碼頭,應當設置與其吞吐能力和貨物種類相適應的( )。港口、油碼頭、化學危險品碼頭,應當配備海上重大污染損害事故應急( )。
A.防污設施 設備和器材
B.廢物處理措施 裝備
C.廢物處理處置能力 設備和器材
D.廢物處理能力 裝備
67.《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規定:國家鼓勵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活動。公眾參與實行( )的原則。
A.公開、公正、廣泛
B.公正、客觀、廣泛
C.公平、客觀、便利
D.公開、平等、廣泛和便利
68.《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提出:在環境容量有限、自然資源供給不足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實行( ),堅持環境優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同時率先完成排污總量削減任務,做到增產減污。
A.優化開發
B.重點開發
C.限制開發
D.禁止開發
69.《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提出:要積極發展環保產業。要加快環保產業的( )產業體系建設。
A.國際化、標準化、現代化
B.國產化、標準化
C.標準化、現代化
D.國產化、標準化、現代化
7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 )組織建設、經濟綜合宏觀調控、環境保護、水行政等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A.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各級人民政府
D.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71.《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規定: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所回收的反饋意見的原始資料( )。
A.存檔5年以上,以備查閱
B.存檔
C.妥善保存
D.存檔備查
7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 )。
A.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
B.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三級保護區
C.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
D.一級保護區和其他等級保護區
73.根據《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國家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是:“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 )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 )的約束性指標。
A.20% 10%
B.10% 20%
C.20% 20%
D.10% 10%
74.《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所稱循環經濟,是指在( )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
A.生產、流通和消費等
B.生產和消費等
C.生產和流通等
D.生產加工和消費利用等
75.《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規定: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再次登記時,應提供( )。
A.相應專業類別的繼續教育和參加業務培訓的證明
B.相應專業類別的繼續教育或參加業務培訓的證明
C.相應專業類別的繼續教育的證明
D.參加業務培訓的證明
76.《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規定:國家對落后的耗能過高的用能產品、設備和生產工藝實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生產工藝的目錄和實施辦法,由( )制定并公布。
A.國務院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
B.國務院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
C.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部門
D.國務院有關部門
77.《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規定:禁止開墾草原。對水土流失嚴重、有沙化趨勢、需要改善生態環境的已墾草原,應當有計劃、有步驟地( );已造成沙化、鹽堿化、石漠化的,應當( )。
A.退耕還草限期治理
B.修復治理
C.恢復生態限期治理
D.退耕還草治理
7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未依法重新報批或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的,由有權審批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 )。
A.責令停止建設,并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B.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手續
C.責令停止建設,并對建設單位負責人予以行政處分
D.貢令停止建設
79.《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辦法》規定:項目申報單位在向項目核準機關報送申請報告時,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附送的文件中包括( )。
A.環境影響報告表
B.環境影響報告書
C.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意見
D.環境影響登記表
80.《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規定:乙級評價機構在資質證書有效期內應當主持編制完成至少( )項環境影響報告書或環境影響報告表;其中,評價范圍為環境影響報告表的評價機構,在資質證書有效期內應當主持編制完成至少( )項環境影響報告表。
A.5 5
B.5 3
C.4 3
D.3 3
8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成熟的用材林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取擇伐、皆伐和漸伐方式,( )應當嚴格控制,并在采伐的( )內完成更新造林。
A.漸伐當年或者次年
B.擇伐當年或者次年
C.皆伐當年或者次年
D.皆伐當年
8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由( ) 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
A.國務院
B.環境保護部
C.國土資源部
D.地方人民政府
8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規定:評價機構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評價資質的,除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其評價資質外,評價機構在( )不得再次申請評價資質。
A.撤銷、三年內
B.取消、二年內
C.吊銷、三年內
D.注銷、二年內
8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建設涉及環境敏感區的項目,應當嚴格按照本名錄確定其環境影響評價類別,( )環境影響評價類別。
A.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
B.不得提高或者降低
C.不得提高
D.不得降低
85.我國目前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 )。
A. 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86.《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跨行業、復合型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類別按( )的確定。
A.環評審批機構意見
B.行業主管部門預審意見
C.其中單項等級最高
D.其中單項等級最低
87.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自接到試生產申請之日起30日內,( )對申請試生產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并做出審查決定。
A.組織
B.組織或委托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C.委托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D.組織或委托其他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8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準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 )批準。
A.同級人民政府
B.上一級人民政府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D.省級人民政府
8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規定:開辦礦山企業、電力企業和其他大中型工業企業,排棄的剝離表土、矸石、尾礦、廢渣等必須堆放在規定的專門存放地,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庫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因采礦和建設使植被受到破壞的,必須采取措施恢復( ),防止水土流失。
A.表土層和植被
B.表土層
C.植被
D.表土層或植被
90.《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規定: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的規定,對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實施( )管理。
A.多層次
B.分級
C.分類
D.現場監測或實際調查
91.《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規定: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單位轉產、停產、停業或者解散的,應當編制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報( ) 備案。
A.設區的市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
B.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
C.縣級以上公安部門
D.所在地環境保護部門
9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各級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機構,根據各自的職責,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實施( )。
A.監督管理
B.統一監督管理
C.監控管理
D.統一監控管理
93.《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登記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實行定期登記制度。登記有效期為( )年,有效期滿前,應按有關規定辦理再次登記。( )對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的登記和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業務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A.3人事部指定的機構
B.3人事部或其委托機構
C.3人事部
D.4人事部
9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 )相當的耕地。
A.數量和質量
B.數量
C.質量
D.數量或質量
95.建設項目對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保護部門在審批時,應當征求( ) 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A.司級
B.上級
C.省級
D.當地
9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對交通運輸噪聲污染防治的規定,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禁止制造、銷售或者進口超過規定的噪聲限值的汽車
B.在城市范圍內行駛的機動車輛的消聲器和喇叭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要求
C.機動車輛在城市范圍內行駛,必須按照規定使用聲響裝置
D.警車、消防車、工程搶險車、救護車等機動車輛安裝、使用警報器,必須符合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9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有關規定,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是( )。
A.規劃區范圍、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模
B.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C.基本農田和綠化用地
D.野生動物保護
E.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9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禁止在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 )的灘地和岸坡堆放、存貯固體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
A.最高水位線以下
B.最低水位線以下
C.最高水位線以上
D.最低水位線以上
9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定:( ),應當在該規劃草案報送審批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單位、老師和公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草案的意見。
A.可能造成不良環境影響的規劃
B.可能造成不良環境影響并直接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規劃
C.直接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規劃
D.軍用機場建設規劃
E.危廢設施建設規劃
100.《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規定:對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環境影響登記表的( ),由建設項目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其試生產申請,并將其審查決定報送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A.海洋工程建設項目
B.所有建設項目
C.非核設施建設項目
D.核設施建設項目
E.海岸工程建設項目
參考答案:
1.C 2.A 3.A 4.C 5.D 6.A 7.A 8.D 9.B 10.C
11.A 12.D 13.D 14.B 15.A 16.B 17.B 18.A 19.B 20.A
21.C 22.A 23.B 24。A 25.C 26.A 27.D 28.B 29.A 30.D
31.A 32.C 33.A 34.B 35.D 36.D 37.D 38.B 39.A 40.C
41.C 42.A 43.C 44.C 45.A 46.D 47.C 48.A49.C 50.B
51.A 52.B 53.C 54.A 55.A 56.B 57.A 58.A 59.C 60.A
61.D 62.A 63.C 64.D 65.C 66.A 67.D 68.A 69.D 70.D
71.D 72.A 73.A 74.A 75.B 76.B 77.A 78.13 79.C 80.A
81.C 82.A 83.B 84.A 85.D 86.C 87.B 88.A 89.A 90.C
91.13 92.A 93.C 94.A 95.A 96.A 97.D 98.A 99.B l00.C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題庫:歷年真題回顧+2025年思維導圖2025-06-13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考前學習方法:真題題庫在線刷2025-05-16
- 202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試題2023-10-09
- 2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8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技法模擬試題2023-10-06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導則模擬試題2023-10-05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案例模擬試題2023-10-04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法規模擬試題2023-10-03
- 2024年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練習題2023-09-29
- 2024年環境評價工程師試題2023-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