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3)
61. 夜間偶然突發的噪聲(如短促鳴笛聲),按照《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其峰值不準超過( C )dB(A)。
A 10
B 12
C 15
D 20
62. 我國現行的《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規定了城市( C )類區域的環境噪聲最高限值。
A 3
B 4
C 5
D 6
63. 對于一般的公路建設項目,其兩側( B )m滿足一級評價的范圍要求。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64. 《鐵路邊界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中有關規定說明,鐵路邊界系指距鐵路外軌軌道中心線( B )處。
A 25m
B 30m
C 35m
D 40m
65. 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標準分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
A 排入GB3838中Ⅳ、Ⅴ類水域污水執行三級標準
B 排入GB3838中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的污水執行二級標準
C 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三類標準
D 排入GB3097中二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一類標準
66.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依據我國地下水水質現狀、人體健康基準值及地下水質量保護目標,并參照了生活飲用水、工業、農業用水水質最低要求,將地下水質量總共劃分為五類,其中( A )地下水反映地下水化學組成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適用于各種用途。
A Ⅰ類
B Ⅱ類
C Ⅲ類
D Ⅳ類
67. 水環境影響評價中,對現有污染源進行調查時,無論是點源還是非點源,最恰當搜集資料的方式是( C )。
A 均以現場調查和現場測試為主
B 以現場調查和現場測試為主,搜集現有資料為輔
C 以搜集現有資料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時才進行實測
D 只依據現有資料
68. 水深大于10m且分層期大于( B )的湖庫可視為分層湖庫。
A 20天
B 30天
C 35天
D 40天
6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對pH值的監測分析方法是( C )。
A 碘量法
B 溫度計法
C 玻璃電極法
D 電化學探頭法
70. 下列關于地面水環境現狀點污染源調查原則的有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B )。
A 點源污染調查的過程中一般應以搜集現有資料為主
B 點污染源調查的過程中一般同時還要求進行現場調查與測試
C 調查的簡繁程度可根據評價級別及其與建設項目的關系而略有不同
D 通過收集或實測以取得污染源資料時,應注意其與受納水域的水文、水質特點之間的關系,以便了解這些污染物在水體中的自凈情況
71. 按建設項目排污口附近的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可將河流與河口劃分為大河、中河和小河,其中大河是指流量在( B )以上的河流。
A 100m3/s
B 150m3/s
C 180m3/s
D 200m3/s
72.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不適用于( B )。
A 現有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B 區域大氣總量控制
C 新建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D 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73.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不同的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下應該選擇不同的擴散模式,下列關于大氣環境影響常用預測模式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點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風速為2m/s情況下的一次排放濃度預測可以用有風點源擴散模式
B 點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風速為1m/s情況下的一次排放濃度預測可以用有風點源擴散模式
C 點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風速為0.5m/s情況下的一次排放濃度預測可以用小風點源擴散模式
D 點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風速為0.2m/s情況下的一次排放濃度預測可以用小風點源擴散模式
74.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中僅對6項氣態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濃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標準規定之列的是( D )。
A 鉛、汞
B 氟及其化合物
C 二氧化硫
D 顆粒物
75. 現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對排氣筒的高度作了相應的規定。排氣筒高度除須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標準之外,還應高出周圍200m半徑范圍的建筑( B ),不能達到該要求的排氣筒,應按其高度對應的表列排放速率標準值的( B )執行。
A 3m,25%
B 5m,50%
C 7m,75%
D 10m,80%
76. 下列關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規定的常規大氣監測項目的監測方法和頻次說法錯誤的是( C )。
A NO2和O3的分析都可使用化學發光法
B 凡進行小時平均采樣的,采樣時間均至少45分鐘
C 凡進行日平均采樣的,采樣時間均至少18小時
D 一氧化碳的分析方法為非分散紅外法
77. 對于大氣一級評價項目,按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規定,其現狀監測不得少于二期,其監測季節分別為( A )。
A 夏季、冬季
B 夏季、秋季
C 春季、夏季
D 春季、秋季
78. 在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評價范圍的確定中,除以項目的級別為主要依據外,還應考慮評價邊界外有關區域對評價區的影響,當評價區擴大到界外區域時,各方位的界外區域的邊長大致為評價區域邊長的( A )倍。
A 0.5
B 1
C 1.5
D 2
79. 如果符合可直接使用的氣象臺(站)有高空探空資料,對于大氣環境一、二級評價項目,可酌情調查有關距該氣象臺(站)地面( B )高度以下的風和氣溫資料。
A 1200m
B 1500m
C 1700m
D 2000m
80. 在進行監測布點時,在評價區內應按以( A )為主兼顧均布性的原則布點。
A 環境功能區
B 規劃功能區
C 同心圓放射狀
D 散點狀
81. 大氣環境影響評價中,經過對建設項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選擇( D )主要污染物,計算其等標排放量。
A 1~2
B 2~3
C 2~4
D 1~3
82. 通過判讀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衛星相片,從整體上了解一個區域的環境特點的環境現狀調查方法是( D )。
A 類比調查法
B 現場調查法
C 收集資料法
D 遙感的方法
83. 所有的建設項目均應分析( B )所產生的環境影響。
A 建設過程
B 生產運行階段
C 服務期滿階段
D 退役階段
84. 對于建設項目中個別評價工作等級低于( D )的單項影響評價,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簡單的敘述、分析或不作敘述、分析。
A 第四級
B 第一級
C 第二級
D 第三級
85. 2000年4月,第九屆全國人大第十五次常委會,通過修訂的( B ),闡明了“超標即違法”的思想,使環境標準在環境管理中的地位進一步明確。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試行) 》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C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86. 地方環境標準由( B )組織制訂、審批、發布。
A 國家環保總局
B 省級人民政府
C 地市級人民政府
D 縣級人民政府
87.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中規定的環境監測中最常見的三種方法不包括( B )。
A 分析方法
B 檢驗方法
C 測定方法
D 采樣方法
88.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中,報告書的全部內容包括( D )方面。
A 7個
B 8個
C 9個
D 10個
89. 環境影響評價按( B )分別劃分評價等級。
A 生態要素
B 環境要素
C 當地法律法規要求
D 相關環境標準
90. 在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B )以理論計算為基礎,比較簡單。
A 系統分析法
B 物料平衡計算法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2020年-2025年)2025-07-06
- 環評師考試題庫: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真題及答案解析(4科目),附歷年真題2025-07-04
- 8題全!2025年環評師考試案例分析真題及解析已更新!2025-07-04
- 【真題發布】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真題與答案2025-07-04
- 不定項選擇題真題已更新!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6-20
- 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單項選擇題部分已更新!2025-06-20
- 真題更新!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版)2025-06-20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6月14日2科目全)2025-06-19
- 單項選擇題更新!2025年環評師導則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6-18
- 2025年環評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及答案解析-不定項選擇題更新!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