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師考試:2012年《案例分析》真題(四)


第四題
某擬建銅礦主要礦物成為為黃鐵礦、黃銅礦。該礦山所在區域為低山丘陵,年平均降雨量2800MM,且年內分配不均。礦山所在區域賦存地下水分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兩大類,前者賦存于溝谷兩側的殘坡積層和沖洪積層中,地下水量貧乏,與露天采場礦坑涌水關系不大,后者主要賦存于礦區出露最廣的千枚巖地層中,與露天采場礦坑涌水關系密切。
擬定的礦山開發方案如下:
1、采用露天開采方式,開采規模5000t/d。
2、露天采場采坑最終占地面積為50.3h┫,坑底標高-192m,坑口標高72m。采坑廢石和礦石均采用汽車運輸方式分別送往廢石場和選礦廠。采坑廢水通過管道送往廢石廠廢水調節庫。
3、選礦廠設粗碎站、破碎車間、磨浮車間、脫水車間和尾礦輸送系統等設施,礦石經破碎、球磨和浮選加工后得鋼精礦、硫精礦產品,產生的尾礦以尾礦漿(固體濃度25%)的形式,通過沿地表鋪設的壓力管道輸送至3km外的尾礦庫,尾礦輸送環節可能發生管道破裂尾礦漿泄露事故。
4、廢石場位于露天采場北側的溝谷,占地面積125.9h┫,總庫容1400×104m³。設攔擋壩、廢水調節庫(位于攔擋壩下游)和廢水處理站等設施,廢水處理達標后排入附近地表水體。
5、尾礦庫位于露天采場西北面1.6km處的溝谷,占地面積99h┫,總庫容3131×104m³。尾礦漿在尾礦床澄清,尾礦庫溢流清水優先經回水泵站回用于選礦廠,剩余部分經處理達標后外排。
問題:
1.指出影響采坑廢水產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減少產生量的具體措施。
2.給出廢石場廢水的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廢水處理方法。
3.針對尾礦輸送環節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4.給出廢石場(含廢水調節庫)地下水污染監控監測點布設要求。
第四題
露天銅礦采選【估分:6分】
1、 指出影響采坑廢水產生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減少產生量的具體措施。【估分:0分】
主要因素:(1)地表徑流;(2)降雨;(3)地下水補給。
措施:(1)在采場周邊設置圍堰,防治地表徑流流入采坑;(2)在采坑上加遮雨布,防止降雨入坑;(3)采取堵水措施,防止地下水入坑。
【評論:估計答得不夠準確,影響因素應該把“量”表出來。如:地表徑流流入量、降雨強度及礦坑面積、地下水補給量等。】
2、 給出廢石場廢水主要污染物和可行的廢水處理方法。【估分:2分】
主要污染物:銅、鐵、硫、懸浮物、COD、BOD
廢水處理方法:沉淀、化學處理,A/O處理。
3、 針對尾礦輸送環節可能的泄漏事故,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估分:4分】
(1)采用優質管道材料和優良的加工工藝;
(2)加強監測和監督管理;
(3)制定應急預案。
4、 給出廢石場(含廢水調節庫)地下水污染監控監測點布設要求。【估分:0分】
布設至少7個點每層。其中廢石場、廢水調節庫上游、兩側各1個測點,下游4個測點。
【答成現狀水質監測布點了】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2020年-2025年)2025-07-06
- 環評師考試題庫: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真題及答案解析(4科目),附歷年真題2025-07-04
- 8題全!2025年環評師考試案例分析真題及解析已更新!2025-07-04
- 【真題發布】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真題與答案2025-07-04
- 不定項選擇題真題已更新!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6-20
- 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單項選擇題部分已更新!2025-06-20
- 真題更新!2025年環評師技術方法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版)2025-06-20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6月14日2科目全)2025-06-19
- 單項選擇題更新!2025年環評師導則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06-18
- 2025年環評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及答案解析-不定項選擇題更新!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