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境影響評價師歷年試題 > 環評師考試:2009年《案例分析》真題

環評師考試:2009年《案例分析》真題

更新時間:2013-03-18 10:07:07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環境影響評價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為了使各位考生順利通過2013年環評工程師考試,環球網校為廣大考生提供了08年至12年考試真題,愿助您順利通過考試。

  環評師考試:2009年《案例分析》真題

  第一題:

  擬建生產規模 8×106t/a 的露天鐵礦位于山區,露天開采界內分布有大量灌木,周邊有耕地。露天采場北 800m 處有一村莊,生活用水取用淺層地下水,采礦前需清理地表,剝離大量巖土。生產工藝為采礦-選礦-精礦外運。露天采場平均地下溢水量為 12500m3/a,用泵疏干送選礦廠使用,礦廠年排出尾礦 3.06×104m3,屬第 I 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尾礦庫選在距離采場南 1000m的溝谷內,該溝谷東西走向,縱深較長,匯水面積 15km2,溝底縱坡較平緩,有少量耕地,溝谷兩側坡較陡,生長較茂密的灌木,有一自北向南的河流從溝口外1000m 處經過,河流沿岸主要為耕地。溝口附近有一依山傍水的村莊,現有 20戶居民。尾礦壩設在溝口,初期壩高為 55m 的堆石壩,后期利用尾礦分臺階逐級筑壩,最終壩高 140m,壩址下設置滲水收集池。尾礦壩滲水和澄清水回用于生產,不外排。尾礦庫現有符合防洪標準的庫內、外排洪設施。為保障尾礦筑壩安全,生產運行時需保持灘長大于 100m 的尾礦干灘。

  問題:

  1、應從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巖石剝離引起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1)地表清理,破壞植被,區域改變土地利用格局對植被(灌木)生物量、生產力、物種、覆蓋率的影響

  2)地表清理,破壞耕地,對農業生產力的影響;(源自-非污染導則)

  3)由于巖土剝離,改變地表應力,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4)由于對區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改變,改變動物生境,對動物種類、數量及活動的影響

  5)廢石堆存對景觀影響

  6)剝離廢石堆存產生的破壞植被、水土流失

  7)地表清理,破壞地表植,將被加劇區域水土流失程度

  2、露天采場運營期的主要水環境影響有哪些?

  1)露天礦長大量涌水,有可能導致北面 800米的村莊生活用淺層地下水的水量,水位和水質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需要調查區域內水文地質狀況,地下水含水層的徑流補給排泄條件,含水層構造等,確定其影響程度;

  2)選礦廠用水,產生污水排放,對周邊地表水的危害;

  3)尾礦成清水原則上不外排,但是對其在生產事故過程中產生的事故泄露必須進行分析,評價其風險外排情況下對周邊地表水,特別是 1000米外河流的影響。

  3、給出尾礦庫區植被現狀調查的內容。

  1)植被覆蓋率,高度,蓋度;

  2)種類,優勢種及其分布,進行植物樣方調查,樣地收割調查,調查其生物量,生產力;

  3)珍稀植物調查,看是否有,如果有的話,其數量,種類,分布情況

  4)運用遙感等手段從宏觀上調查區域植被分布情況

  4、簡述運營期間尾礦庫對環境的主要影響。

  1)尾礦堆存過程中機械噪聲對區域聲環境的影響

  2)風吹產生形成揚塵的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

  3)滲濾液處理不當對地表水、地下水的影響

  4)風險事故下,潰壩對下游居民安全的影響

  5)由于尾礦堆存而誘發地質災害

  6)對區域景觀協調性、真實性、自然性的影響

  7)占用土地,對區域土地利用格局及區域植被完整性的影響

  5、尾礦庫是否涉及居民搬遷,說明理由。

  尾礦庫涉及居民搬遷。尾礦庫谷口有 20戶居民,在尾礦庫的下游,一旦發生潰壩,將對這 20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脅,因此該處居民必須搬遷。

  第二題:

  擬對某連接 A、B 兩市的二級公路進行改擴建,該二級公路于 2002 年建成通車,目前公路兩側主要為農業區,沿線分布有多處村莊、學校。公路跨越 X河和 Y 河,跨越 X 河的橋梁下游 3km 處為 A 市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Y 河為III 類水體。改擴建工程主線采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線路充分利用現有二級公路進行改擴建,部分路段無法利用將廢棄,改建工程仍在原橋處跨越 X 河和 Y 河,水中設有橋墩,新建一處服務區和兩條三級公路標準的連接線,沿線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

  問題:

  1、列出本工程主要環境保護目標

  公路兩側的農田、沿途分布的村莊、學校、Y河(Ⅲ類水體)、X河及其下游的飲用水水源地。

  2、現有二級公路環境影響回顧性調查應重點關注哪些內容?

 ?、呕仡櫾壒返慕ㄔO與環評過程,回顧原環評預測的影響是否發生,提出的預防措施是否有效;

 ?、苹仡櫾返沫h保竣工驗收情況以及提出的整個建議落實情況及其效果;

  ⑶通過公眾參與和調查,回顧原公路運行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分析原措施存在的問題積及效果;

 ?、韧ㄟ^以上回顧分析,提出本次擴建需要解決的主要環境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3、為減少對河流水環境的影響,改擴建工程施工期應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強施工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2)加強對橋墩打樁大量泥渣的抽吸,盡可能將所產生的泥渣輸送到岸上統一處理,防治大量泥渣順流而下,影響水中生物和下游取水口;

  3)好像還寫了一條加強水上施工機械的維護,防治油污進入水中;

  4)加強岸上施工和人員管理,對于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設置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才能外排,嚴禁將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和施工廢渣等就近傾倒水體,必須統一外運處理。

  4、為確保運營期間飲用水水源安全,對跨越 X 河的橋梁需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盘岣邩蛄航ㄔO的安全等級;

 ?、葡拗仆ㄟ^橋梁的車速,并設警示標志和監控設施;(此條應該是管理措施)

  ⑶設置橋面徑流引導設施,防止污水排入水中,并在安全地帶設事故池,將泄露的?;芬胖潦鹿食靥幹?,防止排入水中;

 ?、葮蛎嬖O置防撞裝置。

  5、結合本工程特點,提出保護沿線耕地的主要措施。

 ?、懦浞掷迷新肪€,將廢棄路段的路基作為擴建路段的填方,減少取土量,對能復墾的路段,復墾為補償新占用的農田;

  ⑵盡量避開農田,特別是基本農田,確需占用農田的,必須按照"占補平衡"的原則,開墾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進行補償,所占農田的耕作層需先剝離,用于新開墾或改良耕地;

 ?、鞘┕ぶ袘湛s邊坡,減少耕地的占用面積;

  ⑷取、棄土場應盡量避開耕地,確需在耕地內取土的,應保護好耕作層,控制取土深度,并盡快恢復為耕地。

 ?、杀M量采用低路基或以橋、隧代路基方案,減少土石方量和耕地的占用

  第三題:

  某水電樞紐工程為西南地區 A 河梯級開發中的一級,水庫具有日調節功能。水庫淹沒和永久占地 15km2(含耕地 263 公頃,其中 247 公頃為基本農田),臨時占地 239 公頃,其中基本農田 50 公頃,其余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臨時占地在施工結束后進行生態恢復。工程建設需搬遷安置移民 2700 人,分五處集中安置點安置,生產安置 3960 人,擬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安置。經土地平衡分析,僅可新增高質量 160 公頃,用于補償工程所占用基本農田。工程影響區生態環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河谷植被主要為灌草叢和灌木叢,水庫淹沒線以下有 36 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樞紐建設區及周邊為糧食高產區。河流坡降大,庫區入庫河流生態環境良好,魚類資源豐富,以適應流水生態環境的魚類為主,其中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魚類,卵苗需長距離順水漂流孵化,庫區內分布有該魚類集中產卵場。

  問題:

  1、列出運營期水文情勢變化對庫區產生的主要生態環境影響。

 ?、潘w流速變化的影響。工程營運期庫區由原來的河流生態系統變為水庫生態系統,由于庫區水體流速變緩,急流性魚類將不適宜在庫區生活,被迫向庫尾上游移動,而喜歡在緩流或靜水中生活的魚類將增加,原來流水生態的魚將會減少,魚類種群結構發生改變;洄游魚類的卵苗沒有順水卵化的條件,也將使該魚類減少。

 ?、扑蛔兓挠绊憽K惶Ц?,淹沒大量農田和植被,特別是淹沒較多的基本農田和 36棵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使得該地區植被面積和生物量減少,將造成造成農田生態及糧食的減少,造成國家保護植物生境的損失。

  ⑶水質變化的影響。如果庫區清理較差,容易造成庫區水質下降,甚至惡化,進而影響庫區水域生態環境,影響魚類及餌料生物的生活;

 ?、人疁刈兓挠绊?。庫區水體溫度也將發生一定的變化,甚至水溫出現分層現象,改變了原河流水體中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的生活環境;

 ?、赡嗌澈孔兓挠绊憽I嫌喂鼣y著泥沙的水流不斷入庫,在造成庫區泥沙不斷淤積的同時,水體中泥沙含量也將發生變化,進而改變了原水生生物的環境。

  ⑹改變了庫區本地特有洄游性魚類的集中產卵場,甚至造成產卵場的破壞;

 ?、伺c原河道相比,庫區水量增多、水體面積擴大,庫岸受到長期浸泡,容易引發塌方、滑坡地質災害,進而影響庫區生態環境。

  2、說明本工程建設對魚類的影響。

  (1)施工期對魚類的影響,主要是施工作業造成局部河段水文情勢改變,特別是施工期庫區清理、施工作業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施工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進入

  河道,對魚類生境造成不良影響。

  (2)營運期對魚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過程中,擾動水體,改變魚類原有生境,對其的分布、活動、數量的不利影響;

  2)大壩建設后,形成庫區及減脫水段區,造成庫區及減脫水段水文、水溫、泥沙情勢改變,進而改變魚類原有生境,對其的分布、種類、數量、生活習性及三場(產卵場、越冬場、索餌場)的影響;

  3)大壩洄游性魚類產卵造成阻隔,改變其生活習性,破壞其產卵場,對其的分布、種類、數量、生活習性的影響;

  4)大壩建成后,形成減脫水段,使得魚類生境部分喪失,對其分布、數量、產卵、覓食的影響;

  3、本工程臨時占地的生態恢復應注意什么問題?提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保護措施。

  1)做好表土分層開挖,分層保管,分層填埋,做好表層土恢復工作,并適當施肥,盡快恢復土壤耕作能力,同時恢復農業生產;

  2)對不具備耕作條件的臨時站地,采用高產,耐貧瘠,生長快,固氮等高產植被作物進行恢復,盡快恢復表面植被;

  3)如不能全部恢復,對損失的部分,必須由建設單位開墾出質量和數量相當的耕地,如做不到,必須繳納土地恢復費,由有關部門來開墾。另外,36株二級保護植物應在生態環境條件相似的地區異地種植。

  4、按照基本農田"占補平衡"的原則,本工程還應采取什么措施?

  1)盡量減少工程永久占地、減少占用基本農田

  2)優化臨時占地類型,盡量不占基本農田

  3)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及時恢復為耕地

  4)進行異地生態補償,在其他區域進行開墾土地,補償本項目占用的基本農田。

  第四題:

  依托現有聯合站新建一片油田,設計年產油 3×105 噸,原油通過新建 70公里管線輸送至聯合站。聯合站原有 3 臺 A 型 10 t/h 燃氣伴熱加熱爐,2 用 1 備;2 臺 4 t/h 燃煤供暖爐,1 用 1 備。預留新建 1 個 5×104 立方米原油儲罐和 2 臺 B 型 10 t/h 燃氣伴熱加熱爐。所用天然氣不含硫。設施有非甲烷總烴排放。新管線有 5 公里,沿途兩側分布稀疏灌草,1 公里外有稀疏胡楊林。環評中生態評價范圍含油田開發區域、聯合站及周邊、輸油管線中心線兩側300 米。環評批復盡量減少植被破壞,注意復綠,聯合站不增加 SO2 排放總量。工程擬申請環保驗收,環保設施與環評批復一致,年產油達 2×105 噸。聯合站沒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種有變化。與胡楊林分布區相距 1 公里的管線處在建設階段被劃入省級胡楊林自然保護區。

  問題:

  1、本工程運行工況是否滿足竣工環保驗收調查要求?說明理由。

 ?、艥M足竣工環保驗收調查要求。

  ⑵根據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的要求,對于此類工程,在工程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即可開展驗收調查工作。對于生態類項目,驗收技術規范規定,只有公路、鐵路、等線性工程和港口項目,才要求生產符合達到近期預測生產能力的 75%以上的情況進行,生產能力達不到設計能力 75%的,可以調整工況達到設計能力 75%以上再進行驗收調查。確實無法達到設計能力 75%以上的,驗收調查在主體工程運行穩定,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條件下進行,并注明調查工況,按設計能力對主要環境影響進行分析。

  2、確定本工程生態環境驗收調查范圍,說明理由。

 ?、膨炇照{查的范圍為環評中生態評價范圍含油田開發區域、聯合站及周邊、輸油管線中心線兩側 300米。此外還應增加距管線外 1公里的省級胡楊林保護區。

  ⑵根據"生態影響類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規定,驗收調查范圍原則上與環評文件的評價范圍一致;當工程實際建設內容發生變更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項目建設的實際生態影響和其他影響時,根據工程變更和工程實際影響情況,結合現場勘察對調查范圍進行適當調整。

  3、為判斷聯合站大氣污染是否達標排放,應至少設置哪些監測點位,說明理由。

  1)新建原油儲罐無組織排放,上風向 2-10米內一個參照點,下風向 2-10米內 4個監控點。;

  2)2臺新建 B型燃氣鍋爐,進出口設監測點,測其進出氣污染物濃度

  3)聯合站內部分新建設置的非甲烷總聽排放,上風行 2-10米內一個參照點,下風向 2-10米內 4個監控點;

  4)4 t/h原油燃煤鍋爐,因為使用煤種改變,有可能導致排放濃度變化,因此必須對此鍋爐進行監測,進出口設點測 SO2和顆粒物濃度。

  4、聯合站的 SO2 排放總量能否滿足環評批復要求?說明理由。

 ?、挪荒艽_定 SO2排放總量是否滿足環評批復要求。

  ⑵因為聯合站雖然沒有增加用煤量,但煤的種類以改變,不能確定 SO2的排放量。

  5、在進行生態保護措施及其有效性調查時,除落實環評及其批復文件的要求外,還應開展哪些工作?求(更換煤種后),存在的問題是否整改;

  1)開展公眾意見調查,調查在項目施工期和試運行期間有無產生污染環境問題和公眾對項目環保工作的總體滿意程度等;

  2)針對項目在施工和試運行期間產生的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提出補救措施落實投資概算;

  3)對 1公里被劃入胡楊林保護區的管線沿線區域進行重點調查,分析其存在的生態隱患,提出可行的對策。

  第五題:

  擬建年產電子元件 144 萬件的電子元件廠,該廠年生產 300 天,每天 1 班,每班 8 小時,各車間的廠房高 12m,廢氣處理裝置的排氣筒均設置在廠房外側,配套建設車間廢水預處理設施和全廠污水處理站。噴滌和烘干車間的單件產品二甲苯產生量為 5g,產生的含二甲苯廢氣為吸收過濾后外排,凈化效率 80%,排氣量 9375m3/h,排氣筒高 15m,各車間生產廢水均經預處理后送該廠污水處理站,污水處理站出水達標后排入廠南 1km 處的小河。

  

  (注:二甲苯《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排放標準:排氣筒高度 15m,最高允許排放速率是 1.0kg/h,最大允許排放濃度為 70mg/m3)

  問題:

  1、該廠二甲苯的排放是否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要求,簡述理由。

  1440000÷300÷8=600(件/h)

  600×5×(1-80%)=600(g/h)=0.6(Kg/h)

  600×103÷9375=64(mg/m3)

  二甲苯的排放不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要求廠房高 12米,排氣筒高 15米,排氣筒沒有高出廠房 5米,按《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排放速率按 50%即 0.5kg/h執行,因此雖然排放濃度達標,但排放速率不達標,故不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要求。

  2、計算污水處理站進水中 COD 濃度及污水處理站 COD 去除率。

  70×200+6×450+3×70=16910(g/h)

  60×80=4800(g/h)

  16910÷80=211.375(mg/L)

  (16910-4800)÷16910=0.716=71.6%

  進水中 COD濃度為 211.375mg/L,COD除去率為 71.6%。

  3、指出該廠廢水處理方案存在的問題。

  由于總鎳、六價鉻屬于第一類污染物,必須在車間排口達標排放,而該處理方案中,雖然總排口全部達標,但經車間預處理后,化學鍍鎳、涂裝廢水中總鎳仍然超標,涂裝、電鍍廢水中六價鉻仍然超標,因此這兩項仍屬超標排放,必須使這兩項在車間預處理后的車間排放口達到規定排放標準。

  4、進行水環境影響評價時,需要哪幾方面的現狀資料?

 ?、攀芗{水體的功能,水域的規模,與項目評價因子的本地值;

  ⑵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因子、污染物排放濃度

  ⑶和項目污染因子相關的同一水域其他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

 ?、任廴疚锱欧趴偭靠刂浦笜?。

  第六題:

  西北某市為地形平坦干旱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 400mm,主導風向西北風。該市東南工業區 A 熱電廠現有 5×75 t/h 循環流化床鍋爐和 4×12MW 抽凝式機組,供水水源為自備井,SO2 現狀排量為 1093.6 t/a。擬淘汰 A 熱電廠現有鍋爐和機組,新建 2×670 t/h 煤粉爐和 2×200MW 抽凝式發電機組,設計年運行 5500 小時,設計煤種含硫 0.90%,配套雙室四電場靜電除塵器,采用低氧燃燒,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脫硫率 90%。建設一座高 180m 的煙囪,煙囪出口內徑 6.5m,標志煙氣量為 424.6m3/s,出口溫度 45℃,SO2 排放濃度 200mg/Nm3,NOx 排放濃度 400mg/Nm3,工程投產后,將同時關閉本市現有部分小鍋爐,相應減少 SO2 排放量 362.6 t/a。經過估算模式計算,新建工程的 SO2 最大小時地面濃度為 0.1057mg/m3,出現距離為下風向 1098m,NOx 的 D10%為 37000m。現有工程停用檢修期間,某敏感點 X 處的 SO2 環境現狀監測小時濃度值為0.021~0.031mg/m3,逐時氣象條件下,預測新建工程對 X 處的 SO2 最大小時濃度貢獻值為 0.065mg/m3。城市供水水源包括城市建成區北部的地下水源和位于城市建成區西北部15km 的中型水庫。該市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 8×104m3/d,污水處理后外排。(注:SO2 小時濃度二級標準 0.50mg/m3,NO2 小時濃度二級標準 0.24mg/m3,排放的 NOx 全部轉化為 NO2)

  問題:

  1、計算出本項目實施后全廠 SO2 排放量和區域 SO2 排放增減量。

  200×424.6×5500×3600×10-9=1681.416(t/a)

  1681.416-1093.6-362.6=225.216(t/a)

  全廠排放 1681.416 t/a,區域增加排放 225.216 t/a。

  2、給出判定本項目大氣評價等級的 Pmax 和 D10%。

  如果不考慮運動過程的衰減,則:

  NO2的最大地面濃度:400×0.1057÷200=0.2114(mg/m3)

  PSO2=0.1057/0.5=0.2114=21.14%

  PNO2=0.2115/0.24=0.8815=88.08%

  Pmax(SO2,NO2)=88.08%

  則 D10%=37000m

  3、確定本項目大氣評價等級和范圍。

  本項目大氣評價為一級,因 D10%為 37km,大于 25km,因此評價范圍取邊長為50km的矩形區域。

  4、計算 X 處的 SO2 最終影響預測結果(不計關閉現有小鍋爐貢獻值)。

  對環境空氣敏感區的影響分析,應考慮預測值和同點位的現狀背景值的最大值的疊加影響;對最大地面濃度,計算最終影響時則用背景值的平均值進行疊加。

  0.031+0.065=0.096(mg/m3)

  5、給出本項目供水水源的優先順序。

  由于該項目地處西部缺水少雨地區,該項目供水水源有限選用污水廠的中水,將水庫的水作為備用水源,禁止開采地下水。

  第七題:

  某離子膜燒堿和聚氯乙烯(PVC)項目位于規劃工業區。離子膜燒堿裝置以原鹽為原料生產氯氣、氫氣和燒堿。為使離子膜裝置運行穩定,在廠區設置三臺容積為 50m3 的液氯儲罐,液氯儲存單元屬于重大危險源。

  問題:

  1、給出 VCM 生產過程中總汞的平衡圖。

  2、說明本項目廢水排放監控應考慮的主要污染物及監控部位。

  3、識別液氯儲存單元風險類型,給出風險源項分析內容。

  4、在 VCM 生產單元氯元素投入、產出平衡計算中,投入項應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第八題

  問題:

  1、垃圾填埋場存在的環境問題。

  1)敞開式調節池惡臭污染;

  2)場內生活污水部處理直排河流,不正確,應場內處理達標排放;

  3)場內滲濾液直接用槽罐車運到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不正確,根據最新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凡排入二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滲濾液,必須在場內處理,使其中的重金屬離子污染物等達到本標準數值,然后才可外運處理,不可以直接送城市污水處理廠。

  2、列出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惡臭因子

  H2S,NH3

  3、除垃圾貯存池和垃圾輸送設施外,本工程產生惡臭的環節還有哪些?

  4、給出貯存、輸送系統的控制惡臭的措施

  1)對惡臭產生環節,如儲存池加蓋密閉;

  2)調整場內工序,減少垃圾在儲存池中的儲存量,縮短儲存周期

  3)采用生物過濾池等處理技術,對惡臭凈化

  5、簡要分析焚燒爐渣、焚燒飛灰固化處置措施的可行性。

 編輯推薦:

2013環評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歷年真題匯總

2012年環評師考試網校輔導通過率近90%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備考經驗心得

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考指南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環境影響評價師資格查詢

環境影響評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環境影響評價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境影響評價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