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境影響評價師模擬試題 > 2013年環評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試題三

2013年環評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試題三

更新時間:2013-03-15 13:40:52 來源:|0 瀏覽0收藏0

環境影響評價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為了使各位考生更好的掌握環評師各章節知識點,環球網校為廣大考生提供了大量各科相關輔導資料和模擬試題,愿助您順利通過2013年環評師

  2013年環評師考試:案例分析模擬試題三

  試題一:某新建公路,全長120公里,位于平原地區,路基寬度28米,全線共有特大橋1座,大橋2座,中橋小橋60座,涵洞310道;互通立交匯處;分離立交14處,通道281道,天橋9座,項目總投資為60億元。

  根據環評現狀調查,公路沿線沒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單位,也無國家、省、市級重點保護的稀有動植物種群。公路經過區域為鄉村,無大中型企業,距公路中心線200米范圍內村莊50個,學校5個,在公路K100+70米處距公路中心線220米還有一鄉鎮醫院。

  問題:

  1、環評報告書中應設哪些專題?

  2、說明聲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判定評價等級并說明判定依據。

  3、說明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判定評價等級并說明判定依據。

  4、若公路特大橋所跨為某水庫,該水庫為規劃的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評價中應提出何種措施并說明理由。

  試題二:某地擬建一公路,全長116.8km,項目沿線經過5個鎮,10個村、2個工業區。所選路線跨越一級水源保護區、風景旅游區和一個自然保護區,跨過條河流和兩座山,周邊還包括超高壓變電站。沿線某些路段現有道路,將道路進行拓寬,標準路幅寬75m,主道雙向八車道,兩側加設輔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線8座 (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線、1座環形回頭匝道)、跨河橋梁1座、隧道300mm;改造現有立交、跨線4座,保留立交、跨線2座。

  項目沿線雖近的村莊距擬建公路300m,建設過程中拆遷房屋121288m2,臨時建筑19344m2,征地面積13萬畝。全程棄土點10個,取土點11個,有高填方段3000m。項目總投資45億元。項目選址區氣候冬夏季有明顯差異,夏季氣候濕潤多雨,冬季干旱、風沙大;降雨年內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問題:

  1項目噪聲評價范圍是多少?為什么?

  2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3本項目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方法與內容?

  4該項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內容?

  5本項目竣工后環境保護驗收調查的重點是什么?

  試題三:擬建思小高速公路是我國西南通往南亞大陸的國際通道的主要路段,有一段線路必須經過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在自然保護區內的里程為 18.522km,其中有4.722km的路段所在區域經調整后由核心區劃為實驗區。路域環境中發育著熱帶雨林等珍貴植被類型,生長著山白蘭等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棲息有亞洲象等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本項目線路總長97.8km,設計行車速度60km/h,路基寬度22.5m,全程有互通式立交6處,分離式立交3處,跨河大橋57座(11602.88 m),中橋143座(9 752.5m),小橋38座(1149m),單洞長隧道16道(10080 m),涵洞132道(1149m),服務區3處,收費站8處。該公路征用土地8.1萬畝,土石方數量3801.441×70059.817km3,項日總投資38億元。

  該項目穿越多個村莊,K40+150經過普文河。

  問題:

  1、本項目的環境影響是什么?

  2、本項目的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有哪些?

  3、本項目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4、本項目評價工作重點和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5、確定本項目生態環境敏感目標:

  6、簡要說明生態環境保護慮采取的措施:

  試題四:滇東南地區某山嶺重丘區高速公路工程,全長62.05km,其中山嶺區長18.9km,設計行程速度60km/h,路基寬22. 5m;重丘區43.15 km,設計行程速度80km/h,路基寬24.5m。主要工程數量如下;土方287.5×103m3,石方320.4×103m3,特大橋5座,大橋20座,隧道5座,長4740m,立體交叉9處,永久占地291.79hm2,拆遷建筑物10300m2,拆遷戶數58戶,210人。沿途永久占用土地包括水田19.9hm2,荒地70.3hm2,經濟林0.56hm2,橙雜林68.2hm2,河溝水體10.89hm2,道路1.09hm2,臨時占用旱地1.04hm2,荒地125.2hm2,該項目選線橫跨南盤江,在項目起點K3.0~K4.5處,經過作為當地水源地的豐收水庫集水范圍。

  問題:

  1、該項目的主要環境影響有哪些?評價重點是什么?

  2、如何進行該項目的水土流失預測?

  3、生態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4、項目主要環境風險有哪些?如何評價?

  5、主要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如何確定?

  6、該公路竣工通車前具備哪些條件方可進行環保驗收?應提交什么文件?

  參考答案:

  (一)  1、答:總論、工程概況、自然社會環境概況、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含生態、水、環境空氣、聲環境)、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含生態、水、環境空氣、聲環境)、社會環境預測評述、污染防治措施及經濟技術論證、環境監測計劃、環境經濟損益分析、公眾參與、替代方案、替代方案及工程選線的合理性論證、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與建議。

  2、答:聲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為公路中心線兩側200米以內范圍,并包含公路K100+70米處距公路中心線220米的鄉鎮醫院;本項目屬新建的大、中型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前后噪聲級預計有較顯著提高(噪聲級增量大于5dB),因此根據《聲環境導則》應按一級評價進行工作。

  3、答: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為公路中心線兩側300采以內的范圍,并包括涉及的取土場、臨時用地等,工程影響范圍大于50平方公里。項目為線性工程,路線部分在平原區展布,生物量、生物物種多樣性減少均小于50%,項目的建設不會引起生物量大幅度減少和物種銳減。因此根據《非污染生態影響導則》應按二級評價進行工作。

  4、答:應提出公路改線避讓水源地的措施。理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在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二)  1、項目噪聲評價范圍是多少?為什么?

  答:本項目噪聲評價范圍取道路兩側500m。

  由于項目沿線較遠處才有聲敏感點,項目噪聲評價范圍應適當放寬到敏感區附近,可取道路中心線兩側500m范圍內。

  2、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答:本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影響:

  (1)生態環境影響:施工可能導致沿途生物量減少(尤其是自然保護區段),改變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觀影響(尤其是途經風景旅游區段)。

  (2)水土流失:取土點、棄土點、橋梁基礎作業、水庫旁路基建設、房屋拆遷等容易發生水土流失并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3)水環境影響:施工人員產生的施工廢水、橋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對水質造成負面影響,在途徑水源保護區路段施工時需特別注意。

  (4)聲環境影響:建筑拆遷等施工噪聲會對施工區周圍居民區等聲敏感點造成影響。

  (5)施工揚塵和固體廢物也會對施工區周圍的大氣環境、水環境等造成影響。

  3、本項目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方法與內容?

  答:項目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

  (1)自然環境調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態系統調查:自然保護區及沿途評價范圍內動、植物種(特別是珍稀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生活習性、生境條件、繁殖和遷徙行為的規律;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特點、結構及環境服務功能;與其他生態系統關系及生態限制因素等。

  (3)區域社會經濟狀況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資源利用現狀等。

  (4)敏感保護目標調查。

  (5)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環境規劃調查。

  (6)區域生態環境歷史變遷情況、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自然災害等。

  主要調查方法有資料收集、文獻調研、現場考察、遙感解譯、老師訪談等。

  4、該項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內容?

  答:該項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內容如下:

  (1)工程概況:介紹項目名稱、工程項目設計等。

  (2)施工規劃:介紹工程的施工規劃。

  (3)生態環境影響源強分析:根據調查結果,從生態完整性和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對項目建設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源強進行分析,盡可能給出定量數據。如占地、植被破壞量、水土流失量等。注意分析生態環境影響時要考慮區分臨時影響和永久影響、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而且要同替代方案或推薦方案對比分析,工程選線、選址方案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很大差異。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項目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主要污染物廢水、廢氣、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和噪聲源強,以及其他風險問題。

  建設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揚塵、施工噪聲。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主要根據施工人數和施工人員每天的用水定額來計算;施工揚塵與施工噪聲可采用類比法來計算。

  運行期工程分析的注意內容包括公路噪聲和汽車尾氣對周圍環境敏感點的影響,同時考慮公路車輛泄漏和事故風險影響源強。

  5、本項目竣工后環境保護驗收調查的重點是什么?

  答:本項目竣工后需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調查的重點為水土流失危害、景觀影響、水源區水環境影響、土地資源占用量、生物多樣性損失、聲環境影響。調查施工過程中是否采取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三)  1、本項目的工程環境影響是什么?

  施工期的環境影響

  ①噪聲:公路地基處理、路基填筑、橋梁施工、路面施工等機械運行噪聲;

  ②環境空氣:路基施工、道路施工引起的揚塵:路面施工產生的瀝青煙。

  ③水環境:施工機械的含油污水;施工營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橋梁施工對水體的污染;雨水對建筑材料堆放的沖刷對水體的污染。

  ④生態環境:路基施工使植被遭到破壞,農田、林地被占用,地表裸露,增加水土流失,工程占地將減少當地的耕地、林地、園地等面積;施工對自然保護區、植被及野生動植物的不利影響。

  ⑤社會環境:居民搬遷;交通不便。

  運營期的環境影晌

  ①噪聲:汽車運行產生的噪聲

  ②空氣環境:汽車尾氣;路面揚塵

  ③水環境:路面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危險品運輸泄漏事故對水體的污染

  ④生態環境:植被未完全恢復,水土流失依然存在,公路阻隔影響動物棲息環境。

  ⑤社會環境:

  2、本項目的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有哪些?

  按生態環境: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植被、珍稀植物、珍稀動物、野生動物通道等;

  水環境:重點為K40-I-50普文河水質,服務區、收費站處污水排放;

  社會環境:受拆遷影響的居民生活質量、土地利用、城鎮規劃:

  聲環境、環境空氣:居民點、學校等。

  3、本項目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主要內容

  (1)自然環境調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態系統調查:自然保護區及沿途評價范圍內動、植物種(特別是珍稀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生活習性、生境條件、繁殖和遷徙行為的規律;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特點、結構及環境服務功能;與其他生態系統關系及生態限制因素等。

  (3)區域社會經濟狀況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資源利用現狀等。

  (4)敏感保護目標調查。

  (5)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環境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調查。

  (6)區域生態環境歷史變遷情況、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自然災害等。

  二、生態環境現狀調查方法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方法包括:

  (1)收集現有資料。

  (2)收集各級政府部門有關土地利用、自然資源、自然保護區、珍稀和瀕危物種保護的規劃或規定、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功能規劃、生態功能規劃及國內國際確認的有特殊意義的棲息地和珍稀、瀕危物種等資料,并熟悉國際有關規定等資料。

  (3)野外調查。

  (4)收集遙感資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并進行野外定位驗證。

  (5)訪問老師,解決調查和評價種高度專業化的問題和疑難問題。

  (6)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觀測。如候鳥遷徙等。

  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內容包括自然環境、生態系統、區域資源和社會經濟狀況調查,區域敏感保護目標,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發展規劃和環境規劃,區域生態環境歷史變遷情況,豐要生態環境問題及自然災害等。

  4、本項目評價工作重點和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評價重點:

  ①為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詳細調查沿線生態現狀

  ②本項目實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③提出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

  本項目需經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界內,與現行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相沖突。環境影響評價時,為了執行相關法律,在路線布設確實無法避開的前提條件下,由公路建設的業主單位提出申請,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管部門同意,對其功能區劃分調整為實驗區并同意建設后,該公路項目方可穿越。因此,該項目在評價期間是認真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

  5、確定本項目生態環境敏感目標:

  (1)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所在區域是由原來的核心區劃歸為實驗區的,發育著熱帶雨林等珍貴植被類型,生長著山白蘭等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棲息有亞洲象等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2)天然植被保存較好的區域

  (3)珍希植物(含區域特有種)

  (4)珍稀動物,如亞洲象等

  6、簡要說明生態環境保護應采取的措施;

  對減少環境影響的措施分別從設計期、施工期和營運期三個時段提出。

  1)在設計期貫徹“環保選線”理念,進行路線方案優化,經過論證最終選擇對自然保擴區影響小的方案。同時對公路沿線陸域范圍內的野生保護植物進行調查,記錄受保護植物的名稱、保護級別、類別、分布地理位置、分布數量。對受保護動物亞洲象應調查活動棲息場所,特別是活動或飲水路線等,為保護措施提供依據。

  2)施工期,依據現場調查結果,提出生態監理制度。對受保護植物提出移栽保護或保護遺傳因子的措施,使被保護的野生植物在施工期的影響減低到最低限度。增設動物通道或增加橋隧比例的措施,從而減少對動物的阻隔。

  3)營運期,在自然保護區路段設禁鳴措施,對公路路側坡面、中央分隔帶、互通立交區、服務與管理區、取棄土場等處的綠化或植被恢復措施,并強調在植被恢復時只能選取當地植物,以保證生態安全。

  (四)  該項目的主要環境影響有哪些?評價重點是什么?

  答:該項目的主要環境影響:

  (1)運營期的噪聲影響。

  (2)運營期的汽車尾氣影響。

  (3)施工期的揚塵、水士流失影響。

  (4)水環境影響:項目部分路段經過水源地,施工過程以及運營期風險情況下會對飲用水源水質造成影響。

  (5)生態環境影響:工程建設造成的植被破壞等。

  (6)景觀影響。

  評價重點:運營期機動車輛對沿線主要環境敏感點的大氣環境、聲環境以及對飲用水源水庫的環境風險。

  2、如何進行該項目的水土流失預測?

  答:項目的水土流失預測時段為施丁期,結合公路設計、實地調查以及當地水文資料,采用美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確定不同施工階段土壤侵蝕模數和受侵蝕面積,計算得到水土流失量。或者根據當地的實際水土流失觀測資料對不同坡度和路段的水土流失進行預測。

  3、生態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答:本項目生態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如下:

  (1)對農業(耕地、果園)的影響。

  (2)對沿線植被、動物影響。

  (3)水土流失的影響。

  (4)搬遷、占地等是否影響當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

  (5)調查確定沿線是否有風景區或者文物保護區等敏感區域以及是否造成影響。

  4、項目主要環境風險有哪些?如何評價?

  答:項目主要環境風險:

  (1)施工過程中環保措施沒有落實導致施工場地周圍生態環境、水環境嚴重惡化。

  (2)危險品運輸風險:公路投入運營后,存在由于交通事故、儲罐老化破裂、橋梁坍塌等導致車運危險品泄露人河流或水庫從而影響水質的風險。

  (3)隧道施工期爆破作業的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評價:依據技術導則規定的風險評價原則,進行風險值計算,風險可接受分析采用最大可信災害事故風險值R與同行業可接受風險水平RL比較:

  R≤RL則認為本項目的建設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R>RL則對該項目需要采取降低事故風險的措施,以達到可接受水平,否則項目的建設是不可接受的。

  5、主要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如何確定?

  答:主要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根據國家環保局《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的分級依據確定。

  大氣、地表水、噪聲的評價等級均分三級:

  (1)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等級根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圍地形的復雜程度以及當地應執行的環境質量標準等因素進行劃分。

  (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根據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各種受納污水的地面水域的規模以及對它的水質要求進行劃分。

  (3)噪聲環境影響評價的等級根據按投資額劃分的建設項目規模,噪聲源種類及數量、項目建設前后噪聲級的變化程度,建設項目噪聲有影響范圍內的環境保護目標、環境噪聲標準和人口分布進行劃分。

  6、該公路竣工通車前應具備哪些條件方可進行環保驗收?應提交什么文件?

  答:該公路竣工通車前環保驗收的主要內容如下:

  (1)建設前期環境保護審查、審批手續完各,技術資料與環境保護檔案資料齊全。

  (2)水土保持措施、敏感區的道路兩側噪聲防護措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已按要求建成或者落實,安裝符合標準,經負荷試車檢測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適應主體工程的需要。

  (3)建成水庫段的地表徑流截排措施、水庫段危險車輛禁行標識。

  (4)具備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轉的條件,包括:經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健全的崗位操作規程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原料、動力供應落實,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5)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和設計文件中提出的標準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6)各項生態保護措施按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規定的要求落實,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受到破壞并可恢復的環境已按規定采取了恢復措施。

  (7)環境監測項目、點位、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符合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有關規定的要求。

  (8)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提出需對環境保護敏感點進行環境影響驗證,對清潔生產進行指標考核,對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工程環境監理的,已按規定要求完成。

  (9)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要求建設單位采取措施削減其他設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設項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關部門采取“區域削減”措施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的,其相應措施得到落實。

  應提交以下驗收材料:(1)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或調查報告:(2)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或調查表;(3)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

編輯推薦:

2013環評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歷年真題匯總

2012年環評師考試網校輔導通過率近90%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備考經驗心得

          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報考指南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環境影響評價師資格查詢

環境影響評價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環境影響評價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境影響評價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