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案例分析》講義(87)


第三十二講
4.9主要生態調查指標
a)永久占地:包括占地類型、占地面積,重點是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的數量等;
b)臨時占地:包括便道、站場、施工營地等的數量、恢復措施和恢復效果等;
c)取、棄土場:包括取、棄土場的位置、占地面積、占地類型、土石方數量、與公路的距離、采取的恢復措施及恢復效果;
d)固體廢物的類型、數量、去向及處置方式;
e)工程防護和水土流失:包括主體工程和取、棄土場所采取的防護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數量及實施效果、公路用地范圍內擾動面積的治理率等;
f)綠化工程:包括綠化方案、綠化面積、綠化投資、綠化植物的種類、數量、重點區域(包括互通立交、邊坡、取、棄土場、服務區、收費站、管理處等)景觀綠化、公路用地范圍內的綠化率等;
g)河流水系、水利設施、農業灌溉系統:公路用地范圍內擾動的河流水系、水利設施及農業灌溉系統的分布狀況及相應的防護措施,改溝改河工程的數量、投資等;
h) 其他生態指標:每公里平均土石方量、公路工程特有的生態保護措施等。
4.10生態影響調查與分析
自然環境概況
(1)調查公路所在區域內自然環境基本特征,包括區域氣象氣候因素、 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土地利用、土壤類型和性質、水土流失、動植物資源、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的分布和生理生態習性、歷史演化情況及發展趨勢等。
(2)調查公路所在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敏感目標歷史和現狀情況等,并應對不良地質狀況做出必要說明。
4.11一般生態影響調查與分析
(1)根據工程建設前后影響區域內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的變化情況,結合工程采取的保護措施,分析工程建設對野生動植物生存的影響及保護措施的有效性。
(2)結合公路綠化工程及重點區域景觀綠化情況,分析公路用地范圍內植被類型、數量、覆蓋率的變化情況。
(3)分析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濕地、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歷史遺產地、地質剖面等生態敏感區的影響,并提供工程與敏感目標的相對位置關系圖,必要時提供圖片輔助說明調查分析結果。
(4) 分析公路主體工程和取、棄土場、施工營地、站場、便道在施工期及運營期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采取的保護措施及其實施效果。
(5) 公路工程建設及運營造成水生生物生存環境變化時,應調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的減免、補償措施的落實情況,分析對水生生物生存的影響。
(6) 分析公路建設對沿線生態敏感區生態完整性的影響。
權威老師主講2012年度環評師課程 環評師考試論壇學員交流熱烈討論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