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環評《導則與標準》-工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1)


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lesson$
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確保紡織工業穩定發展,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特編制本規劃,作為紡織工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規劃期為2009-2011年。
一、紡織工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紡織工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從上游纖維原料加工到服裝、家用、產業用終端產品制造不斷完善的產業體系。生產持續較快增長,產品出口大幅增加,結構調整取得進展,對就業和惠農的貢獻突出。2007年,紡織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8126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6.9%,占全國GDP的3.3%。紡織工業約30%的產品銷往國際市場,國際市場占有率連續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2007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1756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2.3倍,年均增長18.7%,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4.4%,占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的30%。產品應用范圍已擴大到航空、航天、水利、農業、交通、醫療等眾多領域。全行業吸納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人,其中80%為農民工;消化農業提供的棉、毛、麻、絲天然纖維近1000萬噸,惠及1億農民。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紡織服裝生產大國。但是,紡織工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也日漸凸顯。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高技術、功能性纖維和復合材料開發滯后,高性能紡織機械裝備主要依靠進口;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紡織工業能力的80%集中在沿海地區,出口市場近50%集中在歐盟、美國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紡織工業能耗、水耗、廢水排放量分別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總水耗、總廢水排放量的4.3%、8.5%和10%;產能規模盲目擴張,部分行業產能過剩。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紡織工業造成嚴重影響,市場供求失衡,企業經營困難、虧損增加,吸納就業人數下降,我國紡織工業陷入多年未見的困境。
應該看到,我國紡織工業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產品在國際市場具有比較優勢,國內市場需求還有很大潛力,紡織工業發展仍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國內外市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自主品牌建設,促進紡織工業持續健康運行,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
權威老師主講2012年度環評師課程 環評師考試論壇學員交流熱烈討論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