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環評《導則與標準》-工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49)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lesson$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通過采取積極的信貸措施,穩定造船訂單,化解經營風險,確保船舶工業平穩較快發展;通過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大型船舶企業綜合實力,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通過加快自主創新,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建設造船強國和實施海洋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穩定造船訂單,保持生產增長。積極應對推遲接船和棄船風險,防止出現大量撤單問題,力爭船舶企業按期完成訂單任務,保持生產平穩較快增長。
加強政策引導,擴大船舶需求。調整優化運力結構,淘汰落后老舊船舶,擴大船舶市場需求。
推進結構調整,整合造船資源。實施兼并重組,整合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裝備生產資源,發展大型企業集團,促進船舶制造業和配套業協調發展。
加快自主創新,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強關鍵技術和新產品研究開發,提高船用配套設備水平,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規劃目標
1.船舶生產穩定增長。今后三年船舶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力爭2011年造船產量達到5000萬噸,船用低速柴油機產量達到1200萬馬力。
2.市場份額逐步擴大。2011年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5%以上,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市場占有率達到20%,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占有率達到10%。
3.配套能力明顯增強。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產的船用配套設備的平均裝船率達到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機、中速柴油機、甲板機械等配套設備的國內市場滿足率達到80%以上。
4.結構調整取得進展。大型船舶企業集團在高端船舶市場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若干個專業化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初具規模,一批船用配套設備生產企業發展壯大,環渤海灣、長江口和珠江口成為世界級造船基地。
5.研發水平顯著提高。三大主流船型研發設計實現系列化、標準化,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船型,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開發取得突破。
6.發展質量明顯改善。骨干船舶企業基本建立現代造船模式,三大主流船型平均建造周期縮短到10個月以內,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三年累計降低15%,鋼材利用率顯著提高。
權威老師主講2012年度環評師課程 環評師考試論壇學員交流熱烈討論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