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污染物排放標準-1
四、污染物排放標準
(一)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三章)58
★名詞術語
①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指設施處理后排氣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時濃度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或指無處理設施排氣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時濃度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
②最高允許排放速率:指一定高度的排氣筒任何1小時排放污染物的質量不得超過的限值。
③無組織排放:指大氣污染物不經過排氣筒的無規則排放。
④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為判別無組織排放是否超過標準而設立的監測點。
⑤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指監控點的污染物濃度在任何1小時的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
⑥污染源:指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設施或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建筑構造。
⑦單位周界:指單位與外界環境接界的邊界。
⑧無組織排放源:指設置于露天環境中具有無組織排放的設施,或具有無組織排放的建筑構造。露天煤場和干灰場屬無組織排放源。
⑨排氣筒高度:指自排氣筒(或其主體建筑構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氣筒出口處的高度。
1.掌握本標準的適用范圍;
(1)概述:我國現有的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中,綜合性排放標準與行業性排放標準不交叉執行,有專項排放標準的執行相應的專項排放標準。
(2)本標準的適用范圍:適用于現有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及其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2.熟悉本標準的指標體系;
本標準規定了33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設置了三項指標:
(1)通過排氣筒排放廢氣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2)通過排氣筒排放的廢氣,按排氣筒高度規定的最高允許排放速率,任何排氣筒必須同時遵守上述兩項指標,超過其中任何一項均為超標排放。
(3)以無組織方式排放的廢氣,規定無組織排放的監控點及相應的監控濃度限制。
3.掌握排放速率標準分級;
我國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原則之一是根據環境功能區域的不同,分別制定不同級別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該標準對排放濃度未劃分級別,僅對排放速率進行分級。
主要考慮處于不同功能區域的污染源的污染治理要求基本相同,并避免使標準過于復雜化。
該標準規定最高允許排放速率,現有污染源分一、二、三級,新污染源分二、三級。按污染源所在的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類別,執行相應級別的排放速率標準。即:位于一類區的污染源執行一級標準(一類區禁止新、擴建污染源,一類區現有污染源改建執行現有污染源的一級標準),位于二類區的污染源執行二級標準,位于三類區的污染源執行三級標準。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