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環評師復習指導:土壤環境質量分類


根據土壤應用功能和保護目標,劃分為三類:
I類
主要適用于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原有背景重金屬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茶園、牧場和其他保護地區的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這一類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基本上處于自然背景水平,不致使植物體發生過多的積累,并使植物含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自然保護區土壤應保持自然背景水平,納入I類環境質量要求;但某些自然保護區(如地質遺跡類型),原有背景重金屬含量較高,則可除外,不納入I類要求。為了防止土壤對地面水或地下水源的污染,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的土壤按I類土壤環境質量來要求。對于其他一些要求土壤保持自然背景水平的保護地區土壤,也按I類要求。
II類
主要適用于一般農田、蔬菜地、茶園、果園、牧場等土壤,土壤質量基本上不對植物和環境造成危害和污染。這一類土壤中的有害物質(污染物)對植物生長不會有不良的影響,植物體的可食部分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對土壤生物特性不致惡化,對地面水、地下水不致造成污染。一般農田、蔬菜地、果園等土壤納入II類土壤環境質量要求。
鑒于一些植物莖葉對有害物質富集能力較強,有可能使茶葉或牧草超過茶葉衛生標準或飼料衛生標準,可根據茶葉、牧草中有害物質殘留量,確定茶園、牧場土壤納入I類或II類土壤環境質量。
III類
主要適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礦產附近等地的農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質量基本上不對植物和環境造成危害和污染。III類盡管規定標準值較寬,但也是要求土壤中的污染物對植物和環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一般說來,林地土壤中污染物不進入食物鏈,樹木耐污染能力較強,故納入III類環境質量要求。原生高背景值土壤、礦產附近等地土壤中的有害物質雖含量較高,但這些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活性較低,一般不造成對農田作物(蔬菜除外)和環境的危害和污染,可納入III類;若監測有危害或污染,則不可采用II類。
土壤一植物體系,包括農產品衛生質量和作物生長兩個方面。農作物提供的糧食、蔬菜、水果,按食品衛生標準為準;國家已制訂的有Cd、Hg、As、Cu、Pb、Cr、Zn、六六六、滴滴涕。飼料按飼料衛生標準為準。茶葉按茶葉衛生標準為準。作物生長受到不良的影響,按減產10%以上為準。 土壤一微生物體系主要是反映土壤肥力特征的。土壤微生物數量或土壤酶活性強度歷來被視為評價土壤活性或肥力的主要依據。土壤中的有毒物質是否對微生物產生不良的效應,微生物計數指數按出現的變化>50%和生化指標按出現的變化>250,I/0為準。
土壤一水體系,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兩個方面,以不引起水體次生污染為原則,按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生活飲用水標準為準。
通過上述三個體系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質數量與土壤、植物、水環境效應的關系研究,可以獲得各個體系的臨界濃度值或稱環境基準值,取其最小值為土壤環境基準值,再結合社會經濟、技術等情況,經綜合考慮確定標準值。
2011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網絡遠程輔導方案
課程將全部采用寬頻教學,現在報名,立即上課
2011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招生簡章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