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復習精選(16)
(二)基本原則
——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建立健全脆弱區生態監測與預警體系,以科學監測、合理評估和預警服務為手段,強化“環境準入”,科學指導脆弱區生態保育與產業發展活動,促進脆弱區的生態恢復。
——分區推進,分類指導。按照區域生態特點,優化資源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以科技促保護,以保護促發展,維護生態脆弱區自然生態平衡。
——強化監管,適度開發。強化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堅持適度開發,積極引導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特色產業發展,保護和恢復脆弱區生態系統,是維護區域生態系統完整性、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在明確區域分布、地理環境特點、重點生態問題和成因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應對戰略,分期分批開展,逐步推進,積極探索生態脆弱區保護的多樣化模式,形成生態脆弱區保護格局。
(三)規劃期限規劃的基準年為2008 年。規劃期為2009~2020 年。
(五)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到2020 年,在生態脆弱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政策保障體系、生態監測預警體系和資源開發監管執法體系;生態脆弱區40%以上適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退化生態系統基本得到恢復,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區域可更新資源不斷增值,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穩步提高;生態產業成為脆弱區的主導產業,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有序、協調,區域經濟、社會、生態復合系統結構基本合理,系統服務功能呈現持續、穩定態勢;生態文明融入社會各個層面,民眾參與生態保護的意識明顯增強,人與自然基本和諧。
2、階段目標
(1)近期(2009~2015 年)目標明確生態脆弱區空間分布、重要生態問題及其成因和壓力,初步建立起有利于生態脆弱區保護和建設的政策法規體系、監測預警體系和長效監管機制;研究構建生態脆弱區產業準入機制,全面限制有損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的產業擴張,防止因人為過度干擾所產生新的生態退化。到2015 年,生態脆弱區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到100%,新增治理面積達到30%以上;生態產業示范已在生態脆弱區全面開展。
(2)中遠期(2016~2020 年)目標生態脆弱區生態退化趨勢已得到基本遏止,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緩減,生態系統基本處于健康、穩定發展狀態。到2020 年,生態脆弱區40%以上適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退化生態系統已得到基本恢復,可更新資源不斷增值,生態產業已基本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并呈現持續、強勁的發展態勢,區域生態環境已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更多信息請訪問: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論壇
·2010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網絡遠程輔導方案
·課程將全部采用寬頻教學,現在報名,立即上課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問答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