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復習:生態破壞及其原因


生態破壞及其原因
“生態破壞”一般指人為原因引起的生態退化,主要包括過度采伐、亂捕濫獵、刀耕火種、亂砍濫伐、過度放牧、不合理引進物種、過度開墾、戰爭等。
1.亂捕濫獵,過度采挖珍稀動植物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很多地區不顧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超載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進行采挖、捕獵,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和強度,對許多動植物資源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野人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現在我國的人參產地已經很難找到成片的野人參了。我國許多中草藥,一旦被證實對某種疾病有治療作用,原料植物就會很快被采挖一空。物種的進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現在的物種不可能退化成過去的物種,物種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現。
據國際捕鯨協會報道,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6萬頭鯨被殺(平均每小時3頭),其中俄羅斯和日本的捕鯨數占總捕鯨數的95%。例如藍鯨,是從古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在半個世紀前還有30萬頭之多,今天只剩下了大約2000頭;非洲的犀牛,是世界上極為珍稀的動物之一,由于犀牛角的價格大幅度上升,甚至比黃金還貴,捕殺犀牛的行為加劇,致使黑犀牛的數量已銳減了90%,處于滅絕的邊緣。
據估計,目前世界平均每天有一個物種消失,到2000年,地球物種的15%-20%將會消失,人為因素造成的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近2000年來,已知有139種鳥類、110種哺乳動物絕滅了,其中近1/3的物種是在近幾十年中消失的。現在還有600多種大型動物面臨絕滅的危險。在我國,大約有398種脊椎動物瀕危,占中國脊椎動物總數的7.7%左右。
2.亂砍濫伐,過度放牧
在整個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過程中,森林起著重要的樞紐和核心作用,它的分布最廣、組成最復雜、結構最完整、生物生產力也最高。森林和環境經過長時期的相互作用和適應,不但推動了自身的生長、繁衍,同時也對周圍環境產生深刻的影響。森林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增加濕度、凈化空氣、減弱噪音,與人類的生存發展、自然界生態系統的穩態息息相關。可是,人類在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思想的指引下,對森林進行收割式的采伐。據估計,原來地球上森林面積有76億hm2,森林覆蓋率為60%。目前世界上共有林地38.26億hm2,占陸地總面積的28.5%。開發較晚的大陸如北莢,當第一批殖民地到達時,美國的大西洋沿岸至密西西比河之間約有17億hm2森林,目前只剩下0.1億hm2。南美的亞馬遜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木材蓄積量占世界總量的45%。然而,自60年代開始,這片森林就被大規模砍伐。僅1966年-1975年,就毀掉森林1100多萬hm2。這片森林大部分處于巴西境內,大肆毀壞亞馬遜林區的后果,使巴西全國的森林覆蓋率從80%迅速減少至40%。如果大規模的毀林不加制止,在30年后,亞馬遜地區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帶之一。過度放牧是草原生態系統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原生態系統中,草作為生產者,為草原上動物的存活提供了物質和能量基礎,也為草原生態系統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而人類只顧眼前的利益,只求畜牧業的發展,不管草場的承載力,致使草的利用速度大大超過了更新速度,草原生態系統漸漸地衰弱、瓦解,變成了荒漠、沙地。我國天然草場約50億畝,其中,荒漠和荒漠化草原草場為9億畝,高寒草場20億畝,這些草場的產草量很低,需要60-70畝,甚至上百畝才能牧養一只羊。剩下的20多億畝草場,由干放牧不合理,已有1/3退化和沙化,還約有10億畝草場因缺水而難于利用。森林和草原是初級生產的承擔者,森林、草原的破壞,不僅減少了固定太陽輻射的總能量,也使異養生物的棲息地受到損壞,以致它們大量逃亡,生命力弱的物種便會滅絕。
3.毀林、毀草造田,過度墾荒,圍湖造田
人口的飛速增長,使糧食短缺成為日益顯著的難題。因此,人類大規模地毀林、毀草造田。然而,不合理地開荒、耕作,引起大規模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風沙肆虐。恩格斯說過:“莢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的不毛之地。”我國的榆林地區解放前還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和肥嫩的草場,但是由于毀林開荒,破壞了生態系統的平衡,結果沒有多長時間,就由沙漠生態系統代替了森林生態系統,沙漠淹沒了榆林,榆林只得向南搬遷,現在的榆林已經是第三次南遷了。
4.不合理地引進物種
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通過選擇、淘汰、競爭和適應,形成了與其周圍環境及其他生物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當一個生態系統中的物種侵入另一個生態系統之后,侵入者既有可能夭折,也有可能在沒有天敵制約的環境里迅速繁殖,使被侵入的生態系統失去穩態而解體。在自然狀態下,由于有沙漠、高山、大海的阻擋,生物很難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去。現在由于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生物遷移比過去要容易得多,由此釀成的生物災害在地球上也屢見不鮮。一個著名的例子是:1859年,有個好事者從英國帶了24只家兔放到澳大利亞墨爾本動物園中。后來一場大火燒毀了兔籠,幸存的家兔竄入田野。偏巧,澳洲溫和干燥的氣候和豐富的青草十分適合這些兔子生存,特別是澳洲沒有高等食肉動物,家兔基本上沒有天敵,于是這些幸存者便以驚人的速度繁殖起來。現在澳大利亞有野生兔子40億只,它們與綿羊爭飼料,嚴重地破壞了草原,給澳大利亞畜牧業造成了重大損失。上述生物入侵的例子告誡我們:人類千萬不要盲目地破壞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生態系統的穩態,因為一個物種無論是滅絕或是過量繁殖,都會危及與它相關的幾十個物種的生存,進而造成生態系統穩態的破壞。
網校環境影響評價師頻道>>> 2010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招生簡章>>> 考后學員交流反饋>>>
?2010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網絡遠程輔導方案
?課程將全部采用寬頻教學,現在報名,立即上課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問答
最新資訊
- 環評工程師備考經驗:2026年環評工程師考試全年學習計劃來襲!2025-08-21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法規+導則+技法)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真題與考前資料對比2025-07-04
- 2025年環評師考試真題考情分析(4科目)2025-07-04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內含7個章節)2025-06-11
- 考前資料:2025年環評師考試思維導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2025-06-10
- 考前資料:2025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師速記口訣2025-06-10